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情画意总关禅/一缕禅丝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禅,这东西究竟是什么?千百年间佛门弟子研修参究禅的真谛,红尘大众揣测探寻禅的奥妙。丹霞烧佛、南泉斩猫、德山呵祖。棒喝之间,颗颗心有沉,有浮。大千禅世,一片禅心。对于这个字,不着一字,自见本心,即可了然彻悟。本书为你带来古典文学中关于禅的释义,让你从古典诗歌中去体会它的真正内涵。

内容推荐

佛门中的人常说,禅是以心传心,不可言说的,“说出来便是错”。但假若杜口不言,世人又怎能知道禅的要义呢?本书的作者怀着这样的想法,开口说禅,提笔写禅,详尽地介绍了诗歌画卷中的禅的基本含义、修行方法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方面面,更遴选了多则最具代表性的禅门公案。这些小巧的故事背后,蕴含着人生至理,禅门精义,细细揣摩一番,若能会心微笑,便是对禅之一道,有所契悟。

目录

推门而入的新娘(自序)/2

第一辑

晚年惟好静/6

归来煮白石/8

人闲桂花落/10

虚心能自持/12

终日题诗诗不成/14

书册埋头何日了/16

君自故乡来/18

蜀僧抱绿绮/20

须知诸相皆非相/22

等闲识得东风面/24

空山不见人/26

云在青天水在瓶/28

松风生小轩/30

只见山僧不见公/32

春江水暖鸭先知/34

柳暗花明又一村/36

利门名路两无凭/38

不识庐山真面目/40

有时直上孤峰顶/42

逢人不说人间事/44

花非花,雾非雾/46

性本爱丘山/48

禅房花木深/50

涧水无声绕竹流/52

莫笑风尘满病颜/54

白雨跳珠乱入船/56

花易凋零草易生/58

最是橙黄橘绿时/60

孤帆远影碧空尽/62

隔断红尘三十里/64

日落山水静/66

松下问童子/68

结庐在人境/70

一山门作两山门/72

不敢高声语/74

荷叶罗裙一色裁/76

若言琴上有琴声/78

毕竟西湖六月中/80

夜来风雨声/82

泉眼无声惜细流/84

明月松间照/86

无上甚深微妙法/88

相送柴门月色新/90

笔下有千年/92

牵驴饮江水/94

敢将禅事问禅翁/96

天阶夜色凉如水/98

问渠那得清如许/100

一生几许伤心事/102

第二辑

法本法无法/104

航海西来意/106

菩提本无树/108

一池荷叶衣无尽/110

切忌从他觅/112

幸为福田衣下僧/114

扬子江头浪最深/116

闲到心闲始是闲/118

若解捉老鼠/120

诸恶莫作/122

日日是好日/124

日用事无别/126

吾心似秋月/128

人成即佛成/130

莫把是非来辨我/132

学道无端学画龙/134

大地山河一片雪/136

一喻以喻空/138

一朵菡萏莲/140

已到岸人休恋筏/142

退步原来是向前/144

芒鞋踏破岭头云/146

寒山月华白/148

白云深处老僧多/150

月明抚掌归/152

身是菩提树/154

哭月狂猿岭上飞/156

佛说原来怨是亲/158

自觉一生如梦幻/160

万法本闲人自闹/162

吾有一躯佛/164

桥流水不流/166

我话山居不记年/168

有物先天地/170

丫环女子画娥眉/172

忏尽情禅空色相/174

若无闲事挂心头/176

莫论人情与道情/178

闲云不系从舒卷/180

滇边山色俱无那/182

试读章节

画家形迹:马麟,南宋画家。著名画家马远之子。擅画山水人物、花卉,与马远画风相近而柔美过之。代表作《静听松风图》等。

读画片语:深山流水间,古松两株,老干横偃如虬龙盘空,一禅者憩坐于松根上,倾首凝神谛听着林中风声。其全神贯注的神态,令读画人似乎也听到了抑扬回荡的松声禅意。

清风明月,从来都是引发禅意诗情的好景物。

空林松风,又都是进入禅地画境的最佳路径。

人在年少的时候,心中想的念的追的求的,都是功名前途,富

贵情爱的事情,只有到了中年之后,进入了生命的秋冬季节,苦

难坎坷经历了,繁华事物见识过。渐渐的,就有些倦了烦了,开

始去想一些生命的根本事理。

于是,诗人文士们不可回避地就进入了禅。

于是,“静坐山松下,听风一壶茶”便成为疗苦的良药妙方。

于是,“君问穷通理”时,便答他一声“渔歌入浦深”了事。P6-7

序言

傍晚,我在一片废墟上散步。

这里本来是一个村庄,叫万寿村。一个冬天有雾的早上,我在居住的七楼听到一片咚咚咣咣的敲打声,后来又夹杂着轰轰的爆破声。等雾散了,我从楼上望下看,发现这个村庄正在变成废墟。现在,废墟上已经长满了茂盛的蒿藤,连村子周边村民们过去种的菜地,也杂草没膝了。

我并非一个废墟爱好者。我到这里散步,多是下午或傍晚。那时一天即将过去,我开始感到累,对工作的态度也开始厌倦。在这没了人迹的废墟上,就有了都市中难得的安谧和视野。在废墟上行走,我必须时时注意脚下,不由自主地将头垂下去。那些残砖断壁,那些被主人迁徙时拦腰斩断了的竹子和树木,它们在根部又都发出了新的枝芽。在这里,我常常会发现一些在街市或公园里看不到的东西,会陷入腐朽和新生、无常与永恒之类的沉思。

手机响了。一个朋友说他上午曾到我的住处找我,但敲了半天的门却无人应,问我是否在家?正要做答,我的手机也没了电,只好作罢。但心中一动,竟想到了贾岛的“僧敲月下门”,而后又想到了阿难,以及关于他“推门而入”的一段公案。

佛经记载,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又是佛陀的同父异母弟弟,常随佛陀左右,号称多闻第一。但佛陀在世时,他还没有悟道。所以,当佛陀入寂后大迦叶召集第一次佛典结集时,曾拒绝阿难参加。他对阿难说,来参加结集的比丘,都是悟了道的罗汉,你要想参加,除非你能从大门的锁孔中进到洞窑里来。大迦叶的话让阿难惭愧不已。但他毕竟跟随佛陀多年,善根深厚。回到住处后他就彻夜禅坐参究,到天亮时他想躺下休息一下,就在身体刚刚沾到床铺的时候,如火灼背,蓦然猛醒。于是他迎着早上初升的太阳,大步走到结集圣会的洞窑门前,伸出双手,推门而入。大迦叶看到阿难如此气象地走了进来,便知他已经悟了什么禁令,什么封锁,那都是你自己心头的铁枷,你只要伸出双手一推,就解决了。事情就这么简单。

阿难推门而入,升座成为结集圣会的主讲人,复述了佛的教导,于是有了佛典的最初结集和流传。大迦叶圆寂后,阿难继承衣钵,成为“以心传心”禅法的第二代祖师。后来,禅自菩提达摩传来东土,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崭新的“中国禅”,这也算是推门而入的又一个结果。

在我的意识里,禅是母性的。她包含一切,孕育一切。她不会老,像一位气质空灵的新娘,虽容颜半遮,但永远鲜亮可人,给人喜悦和希望。犹如我脚下的这片废墟,它们真实无遮地呈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缘散而灭,缘至而生。在生和灭的轮回中,它们是诗,是画,是一首大音稀声的歌谣。

这本书,也算是一次“推门而入”。对于禅诗偈语,因多年习读,我还熟悉。但对于中国的画,特别是古代的画,我却陌生,是一个真正的外行。在我遥遥张望时,曾想逃,想退却。但当我知道不能退不能逃时,就索性推门而入,将其担当起来。我不是阿难那样的圣者,无法说出佛法中的山河大地,但我知道我一旦入得门来,就再也不用怕那扇门了。 现在,我是门的主人。

南北

2005年8月18日成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情画意总关禅/一缕禅丝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15870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2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2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