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楼男性(红楼人物百家言)
内容
编辑推荐

“红楼人物百家言”是一套有关人物人物评论的资料汇编,共6种7册,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四位主要人物单独成册,其他人物列入“红楼男性”、“红楼女性”(分上下两册)。丛书将历代关于红楼人物的评论资料汇于一册,并将资料分类汇编,撰写类序,有助于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相关资料,从总体上对红楼人物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书后附有研究论著目录和评论家索引。

本卷遵循丛书总体要求,共选录有关47位红楼男性人物的评论文字,除41人单列之外,另6人列入“其他人物”;选录文字的先后之序,以人物属帝王臣民,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尊卑长幼主仆等为序,最后列僧、道,并适当考虑与贾宝玉的亲疏关系。

内容推荐

“红楼人物百家言”丛书是一套有关红楼人物评论的资料汇编,共六种七册。丛书将历代关于红楼人物的评论资料汇于一册,并进行分类汇编,撰写类序,有助于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相关资料,从总体上对红楼人物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书后附有研究论著目录和评论家索引。

目录

前言

北静王

贾代化

贾代善

贾代儒

贾敬

贾赦

贾政

贾珍

贾琮

贾琏

贾珠

贾环

贾瑞

贾蓉

贾兰

贾芸

贾蔷

薛蟠

薛蝌

林如海

贾雨村

甄士隐

甄宝玉

泰业

秦钟

孙绍祖

卜世仁

柳湘莲

倪二

蒋玉函

板儿

石呆子

焦大

茗烟

包勇

潘又安

冷子兴

空空道人

一僧一道

张道士

王一贴

其他人物

研究论著目录

评论家索引

编后说明

试读章节

贾代儒

确实名如其人,贾代儒虽然以儒自居,然而却是“假儒”、“歹儒”、“呆儒”,离真儒远矣。他何以道貌岸然、附庸风雅、迂腐不堪,盖揭八股取士之害也。更有人将其附会为投靠金人的范文程之流,可谓离题远矣。

“岸然道貌”(二知道人)——名义(青山山农)——徒“袭儒名”(王墀)——即“歹儒”、“呆儒”(杜世杰)

◇“岸然道貌”(二知道人)

贾府家塾,一群兔之烟花寨也。自薛蟠来学后,挥金如土,引诱生徒,袖可断焉,桃将馀矣,玷污函丈,不忍胜言。而贾代儒俨然而师长也者,高悬绛帐,土木形骸,既不能拒薛蟠于前,而一堂中四处各坐,八目勾留,又复漫无觉察,顾岸然道貌,自居为有德之人,是直在醉梦中耳。睹其孙盗嫂不成,终为情死,天岂或爽其报施耶?

《红楼梦说梦》,《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1963年)第100页

◇名义(青山山农)

贾代儒,以儒为名,必其自命为真儒也者,顾儒亦不同。居仁由义。孔孟之儒;笺经注礼,马郑之儒。主敬存诚,程朱之儒;明心见性,陆王之儒。若沾沾然以八股为事,其自命居何等也。无以名之,名之为贾代儒而已。

《红楼梦考评六种》(1992年)第870页

◇徒“袭儒名”(王墀)

翩翩风雅袭儒名,泾渭何从辨浊清?昏暮乞怜遭粪溺,薰莸到底未分明。

《增刻红楼梦图咏》,《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1963年)第535页

◇即“歹儒”、“呆儒”(杜世杰)

在金人来说,要想使洪承畴投降,就要打破洪承畴的守礼完节观念,因此作者又安排贾代儒骂李道人一段文字。代读歹,歹儒即文奸,指范文程之流。范文程投靠金人,帮助金人灭明,洪承畴被缚,金人首先派范文程去劝降。范文程的话一定是违礼背忠,劝洪承畴投降,所以贾代儒除骂李道人,又要烧风月宝鉴。可笑代儒,不怨犬孙无学识,反骂李仙是妖道,真呆儒也!

《红楼梦考释>(1995年)第42页

P10-11

序言

《红楼梦》为“闺阁昭传”,但也必不可免地写到男性,并且它的中心人物正是那位“衔玉而生”的公子,即石头——贾宝玉。所以,《红楼梦》中有关男性的描写也不容忽视。事实上两百余年来“红学”有关男性人物的论述已是大量而突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今和后世《红楼梦》阅读研究基础的“一半”,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红学”有关男性人物的研究,除贾宝玉因“总一园之首(看)”,为“诸艳之冠(贯)”,研究论著独多,已在本丛书中单立汇为一卷,可以不论之外,其他男性人物形象也受到“红学”家这样那样的关注,受到各种各样的议论。这些议论与论述不仅是“红学”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有独立的认识与学术价值,因而丛书又设本卷以荟萃诸家之说。

《红楼梦》中的男性,虽然有作者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臭浊逼人”,但在实际的描写中,“女儿”并不都令人“清爽”,“男人”也并不都是“臭浊逼人”。如柳湘莲、石呆子等都是作者同情或心仪的人物,焦大甚至是“贾府的屈原”,即使贾政、贾瑞、贾琏等等也不是一味“臭浊”的罢!这使得读者专家见仁见智,而本卷之选也得以百里挑一,琳琅满目,有丰富的内容。

本卷所选,循旧、新“红学”之迹,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索隐《红楼梦》中男性人物形象的姓名、字号的深意、原型和影射对象。作者曾自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于时代的原因,对贾雨村、甄士隐等人物的命名确实别有深意。因此,脂砚斋以来的“红学”家们,从来就没停止过索隐和阐释。如日“假话,妙!实非,妙!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或日“贾雨村”即“假语存”、“假于村”、“假予忖”、“假寓纯”,又或日“贾假也,政正也,琏廉也,琮忠也,蓉容也,蔷祥也,芹勤也,以及敬也、赦也、珍也、瑞也,而皆贯以贾姓,令人失笑”等等,都是一时人的见解。

索隐派、考证派“红学”家都相信红楼人物有原型或有所影射,而各因阅历、知识等背景以及侧重点和解读方式的不同而自立一说,遂使某一人物的原型或影射对象言人人殊。如北静王的原型就有永璐说、平郡王福彭说、胤祥及弘晓父子两代怡亲王说、怡亲王允祥(即胤祥)说、恒王说、曹子建说、允禧与永璐的综合说等7种说法;贾赦的影射对象就有“睿王”说、“多尔衮”说、康熙帝说和“郑王与睿王”说等。甚至于同一历史人物在“红学”中可能成为不同男性的原型或影射对象。如贾赦的原型有曹频说、曹寅说,而贾政的原型也有曹频说、曹寅说。这些说法或系捕风捉影,牵强附会之谈,却不仅自古有之,而且至今还不断地产生出来,不容不予以特别的注意。

二、评价《红楼梦》男性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思想性格永远是小说人物形象研究的核心。旧红学的评点和杂论,虽然三言两语,不成系统,却因来自反复的阅读体验,往往能够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切中肯綮。如二知道人评贾政云:“贾政性本愚暗,乏治繁理剧之才,身为郎官,不过因人成事耳。即自公退食,亦不善理家人生产,食指日众,外强中干,阿家翁痴聋而已。”王希廉评贾政日:“贾政不肯使家人银钱,固是仁厚。但明知家业凋残,既不能选人清查,又不能亲自料理,真是毫无主意人。”他如“迂疏肤阔”、“侯门一腐儒”、“纯乎书腐气”、“庸人也”等等,无不击中要害。

新红学成立以来,人们开始参用西方文艺理论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建国以后,大陆红学界纷纷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剖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形象的分析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如学术界把贾政贴上“反面人物”的标签,称他是“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反面人物”、“一个思想僵滞、感情枯竭的人”、“死心塌地维护封建制度”等,虽多有偏颇,却不容过于偏废。但“文革”期间的“红学”,却不仅把《红楼梦》中的“男人”政治化,而且有许多是妖魔化了。如以贾政为“一个顽固的封建主义的卫道士”、“贾府里的孔‘圣人”、“封建末世的孔老二”、“一个不学无术的大草包”、“贾府的孔家店头目”、“克己复礼的顽固分子”,以孙绍祖为“骗子”、“中山狼”并与“批林(彪)”联系起来等等,就不仅明显受到政治的干扰,而且到了信口开河的地步,几无任何学术的价值。但为了尊重历史,本卷仍择其一二存之。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红学”也得以拨乱反正,《红楼梦》中男性形象被更多“红学家”作为活生生的人加以审视,注重剖析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矛盾冲突、分期和变化等。如论贾政的性格既冲突又统一,充满侍亲与孝子、爱家与报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论贾雨村是人不是魔,“具备狮子、狐狸和男子汉这三种品格”,是“一个有识有才而无行的人”、“一个雄壮的奸佞”、“儒雅的名利之徒”、“潇洒的奸诈小人”、“富有才干的投机商”、“性格复杂的典型人物”,指出其前期“应算是一个正人君子”,后期演变为“丑恶封建官僚”。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得以丰富,也更逼近原著和生活。显然,对红楼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三、研究男性人物形象在逝楼梦》叙事、主题、结构等方面的作用。这些方面始终受到学者的重视。如脂砚斋认为作者借一僧一道“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孙逊和詹丹先生则以为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这两个形象“展现了一种人生的基本态度,一种‘空’的观念”;王希廉认为写甄士隐是“借以叙述盛衰,警醒痴迷”,赵冈等则认为他是“整个故事的见证人”、“人物命运的预言者”、“作品中的代言人”等;王晓家等提出塑造秦钟是“正衬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利于宝玉性格的塑造”,“借秦钟之名,写贾宝玉之实”等。无疑,这些论述对认识《红楼梦》的叙事和结构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关《红楼梦》男性人物形象文化意蕴的探讨。新时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多的研究者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挖掘红楼男人的丰富意蕴,赋予他们以崭新的意义。如关四平、陈默等先生将柳湘莲的人生悲剧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清代文化的纵横交错点上,从曹雪芹的文化心态人手探索,诠解其中所寓含的两重文化意蕴:一是“呼唤豪侠精神,以侠气涤荡末世之邪恶,洗刷儒生之酸腐,补偿文人之心理”,二是“昭示人生归宿,以空门宣泄绝望之心态,皈依庄禅之境界,追求身心之自由”;陈洪先生认为一僧一道“成了人生、社会的批判者,成了全书某种批判精神的人格化体现”;林方直先生认为茗烟具有深层的生殖文化内涵,“许多并不是他本人所做所说所想的东西,而是作者在全书中安排的符号活动显示的”等等,都颇具启发的意义。

《红楼梦》男性人物形象研究是“红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促进、丰富着“红学”研究的发展。本卷遵循丛书总体要求,共选录有关47位红楼男性人物的评论文字,除41人单列之外,另6人列入“其他人物”;选录文字的先后之序,以人物属帝王臣民,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尊卑长幼主仆等为序,最后列僧、道,并适当考虑与贾宝玉的亲疏关系。有关人物凡选录两条以上者即单列;每一人物相关条文的分类,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凡重要之点都尽量单列出来,只求尽量贴近选录内容,不搞一刀切;仅选录一条的列为“其他人物”,置于本书正文的最后。选录中原文中的注释一律改为加括号说明。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本卷的选录肯定会有遗珠或偏宕之憾,排序、分类和类序也或有不当,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足,都一并盼读者不吝赐正。

编者

2005年5月15日于曲阜师大

后记

本丛书的编纂是以古今红学家辛勤的学术创造为基础的。但在选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成稿之后,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一看似简单的编纂工作其实不容易圆满实现,因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本丛书就历代红学原著选录,力求忠实于原著全文或全书的统一的思想,每一条文也都在题后括注了原作者姓名,文下标明了原文出处,以示对原作的尊重。但在实际上,由于节选本身的片断性、过程中难免的误读和技术处理上的有可能不当等原因,某些入选文字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足以全面准确反映原作基本观点。凡属此种情况,应当由选编者负责,而我们相信读者欲了解、评价某家某说之本意,或研究中使用该条文字,当能借助本书附录,查考原作原文;

二、本丛书各分册编者就其所见搜罗红学著作选录,能力条件所限,不仅难以就红学全部著作而比较取舍,即使对一家之红学也可能有遗珠之憾。从而节选文字有可能不是作者最重要的贡献,或因时过境迁,已不再反映作者今天的认识。凡属这些情况,本丛书编者预向有关作者致歉,希望在得到指教以后加以补正,同时提醒读者不应仅从本书选录评论文字对某家红学人物学进行整体评价;

三、本丛书编者自始就希望在选录、编排等各具体问题上得到原作者的指导,但因经费、精力等方面的限制,事前实难一一请教,因附本书初版寄意,恳请原作者诸贤,能就本书存在的问题不吝赐正,以便再版时改进;

四、本丛书于红学应是能有些用处的,但是除了上所述及,还会有其他不够完善的地方,深盼广大读者专家的关心与批评,能促使帮助本书进一步修订和提高,以更好服务于红学的发展。

祝红学更加繁荣昌盛!

杜贵晨

2005年10月25日于济南历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楼男性(红楼人物百家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贵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48568
开本 16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6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