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昆虫记/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你绝不要以为它只是一本简单的科普小册子。它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经典著作。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昆虫记》,以最质朴的深刻和最真实的感动,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它向我们证明了,真实的是永远美丽的!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目录

导读/1

第一章 蜘蛛的故事/1

彩带园蛛的天罗地网/1

黏网捕虫,百发百中/5

园蛛狩猎记/10

近视眼蜘蛛的电报线/17

第二章 毛毛虫的故事/24

松毛虫:怪圈进行曲/24

我为虫虫,虫虫为我/30

大孔雀蛾之夜/38

第三章 乡间音乐会/51

寓言里的蝉/51

蝉的歌声从哪儿来/56

田野蟋蟀:先做窝,再唱歌/62

绿色蝈蝈儿/70

萤火虫:晚会灯光师/75

第四章 荒石园中的猎手/82

螳螂捕食/82

朗格多克蝎子/90

蝎子的毒液/96

第五章 毛虫的杀手/101

黄翅飞蝗泥蜂/10l

砂泥蜂/106

第六章 妙手裁剪师/116

切叶蜂/116

第七章 挖地道的蜂/122

隧蜂/122

蚊子强盗:隧蜂的劲敌/125

看门老妈妈/128

泥蜂/133

第八章 捕蜘蛛的蜂/140

蛛蜂/140

长腹蜂/148

第九章 有趣的实验/155

石蜂/155

红蚂蚁/161

本能与辨别力/171

第十章 食粪一族/179

它的名字叫圣甲虫/179

第十一章 昆虫的乐园/185

荒石园/185

池塘/190

试读章节

         彩带园蛛的天罗地网

说起聪明人干的坏事,少不了捕鸟这个鬼把戏。用一些线、几个桩子和四根杆子,在一片空地上一左一右地撑起两张土黄色的网就够了。捕鸟人躲在灌木丛中的小屋里,只等时机一到,一拉手中的长线,两张网“刷”的一声应声落下,就像百叶窗一样将鸟儿关起来。

为了诱惑飞鸟,还得在空地上放些笼子,装上各种耳尖的小鸟。这些鸟儿一听到远处有同类飞来,就会迫不及待地啾啾叫起来,呼唤它们:“快来啊快来、等等我啊等等我!”叫得最欢的桑贝(Sambe,音译)鸟儿,总是又蹦又跳,扑棱着翅膀,好像自由得很,谁知道它原来像个囚犯一样,被系在一根桩子上。它叫着、挣扎着,终于筋疲力尽地趴下了,不愿再白费功夫。可是捕鸟人总有办法叫它不得安生,自己却不必走出小屋半步。他们只消用一根长长的丝线拉一拉装在枢轴上的一个小吊杆,就能让鸟儿飞起来,再掉下去;拽一下,鸟儿就得飞一次。

一个暖洋洋的秋日上午,捕鸟人等啊等。突然,笼子里一阵骚动。燕雀们高叫着:

“来了!来了!品克!品克!”

天空中隐约出现了什么东西。是桑贝鸟!快,它们来了!这些笨蛋,它们一头扑向布满陷阱的地面。埋伏在一旁的捕鸟人飞快地一拉绳子,左右包围,一群鸟儿统统落网。

人类的血液里还流淌着兽性。捕鸟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开始宰杀。他们用大拇指顶住猎物的心脏,将它们憋死,然后打开它们的脑袋,用绳穿着它们的鼻孔,十二只一串地拿到市场上去卖。这些可怜的小小的鸟儿们啊!

论起这种邪门的狡猾劲,园蛛丝毫不比猎人们差。如果耐心观察一下它巧夺天工的蜘蛛网,你会发现它的聪明甚至超过了人类。为了吃几只没头苍蝇,它练就了多么娴熟完美的技艺啊!世上再没有别的动物,把填饱肚皮这件事干得如此巧妙,如此地富有灵感。您如果读了下面对它的描述,再好好想一想,肯定也会像我一样表示钦佩的。

论颜色,这种园蛛是南部蜘蛛中最漂亮的一种。在它胖乎乎的肚皮上,隆起一个榛子大小的包,结结实实的,那是贮存蜘蛛丝的仓库,上面一道黄、一道黑、一道银白,像系了条彩色的腰带,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绰号叫彩带园蛛。在彩带园蛛圆胖的肚子周围伸出八条长长的腿,就像轮条从轮轴辐射开来,腿上一圈圈的尽是些深深浅浅的棕色圆环。

彩带园蛛一点也不挑食。只要能找到一个落脚点支起网子;它可以在任何有蝗虫跳跃、苍蝇盘旋、蜻蜓跳舞或蝴蝶飞过的地方安家。因为小溪边昆虫比较多,它通常喜欢牵着网跨过小溪,在两岸的灯芯草丛之间结网。有时也会来到蚱蜢最爱的草坡上,在常青灌木丛中轻轻松松地布一张网。

它的捕猎武器是一张巨大而垂直的网,边缘形状不一,因为地形分布不一样,但都靠几个系留点固定在邻近的枝桠上。那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搭建这座大厦的丝线是怎么得到的。

一整天蜷缩在柏叶丛中,到了晚上8点左右,蜘蛛夫人开始从隐居地出来,迈着庄严的步子向树梢踱去。在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它端坐着打量地形,寻思怎么铺设这张空中地图。它得考虑天气,夜里会不会下雨。突然,它的八只脚一齐张开,悬空掉下来,挂在一根从它的纺器里拉出来的丝线上。就像搓绳工一边后退一边把麻线从麻团里抽出来一样,园蛛靠坠落的重力抽出自己的丝。

它缓缓地拉长了这条活生生的铅锤线。我提着灯,清清楚楚地照见了“铅锤”,却不一定能照见丝。这个时候,乍一看,就好像这只大腹便便的蜘蛛凭空悬在了半空中,四手四脚地摊着,上无着下没落的。

到了离地面两英寸的地方,它忽然停下来,纺轴也不转了。只见它一个转身,抓住自己刚刚抽出来的丝,又原路往上爬,一边爬一边继续纺织。但是这一次由于体重起不了作用,它得用别的方法来抽丝:两只后腿左右开弓,飞快地从仓库里扯出一根丝,然后立刻扔到一边。

终于回到了起点,大约六英尺左右远的树梢。这时它已拥有一根双股线,两股丝线弯成一圈,松松垮垮地漂浮在空气中。它找个舒服的地儿,把自己身上的线头固定起来,然后开始坐等线圈的另一头被风吹起来挂到附近的枝杈上。

左等右等,不见动静,它还没有失去耐心,我这个看客却有些不耐烦了,便给它帮了个小忙。我用麦秸挑起飘浮的线圈,把它放到一根高度适中的细枝上。由我搭起的这座步行桥,看来还合园蛛的心意。当它感到丝线已经固定好了,便开始沿着这条丝缆来回不停地跑,每跑一趟便添上一股线。其实,有没有我出手相助,它最终都会完成这条“空中索道”——蜘蛛网框架的最重要一环。我叫它索道,是因为它的结构,虽然这条缆绳实在细得不能再细。乍一看,它像根单线;但定睛一瞧,就会发现它两端的线头如开花似的分出无数枝,来回多少次,便有多少个分叉。这一股股分叉的丝,粘在几个不同的点上,使两端更加牢不可破。

这条丝缆比这项工程的其他部分都结实得多,能用很长时间。经过一夜的狩猎行动,蜘蛛网一般都会被破坏,变得破破烂烂,第二天黄昏来临时又得重织。园蛛将旧网的残骸打扫干净,该扔的全扔掉,只留下这条缆绳,用来在老地方挂起一张新织的网。

千方百计地搭好这条缆绳,蜘蛛便拥有了一座丝桥,可以让它自由地穿行于两岸叶的海洋中。每次它从丝桥上往下滑一小段时,都会选个不同的落脚点,然后再沿着刚抽出的丝往回爬。就这样,丝缆的前后左右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斜线,将它和枝桠连成一体,然后用它们撑起另外一些不同方向的斜线。等这些交叉线多到够用时,园蛛就不用再靠下坠来抽丝了;它从这条网线爬到那条网线,沿途不忘用后脚把肚子里的丝拉出来。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直线的组合,横七竖八的,除了都保持在一个差不多垂直的平面上以外,没什么别的规律。这是一个非常不规则的多边形,而即将在它里面编织的蛛网,却是一个整齐精致得令人赞叹的杰作。

从蛛网的中心往下直至网的边缘,有一条大大的Z字形不透明的丝带。这是园蛛的商标,就像一位艺术家在一件作品上不无炫耀地签上自己的首字母缩写。“某某画(作)”,它在这件工艺品上最后一次穿梭时,像这样说着。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昆虫记/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法布尔
译者 向玲玲//张晓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32141
开本 32开
页数 19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4800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2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