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滨逊漂流记(全译插图本)/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写了一个人神奇的经历:鲁滨孙有很好的生活和庄园,然而,他不安于现状,要出去闯一番新天地。船遇到风浪,一船人都沉入海中,他却幸存下来,来到一个从没有人到过的荒岛,成了岛的主人,一晃就是二三十年……故事离奇传神,惊心动魄,妙景无限!

内容推荐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航海探险小说的先驱。  

笛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报刊文学之父"。

美国《生活》杂志于1985年在百万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活动,最后推选出的20种"最佳书"中,《鲁滨逊漂流记》排名第二。

试读章节

我生于一六三二年,在约克市的一户好人家,不过原籍不在当地。我父亲是从不来梅来的外国人,他起先定居在赫尔。他靠做买卖着实挣了一份产业,后来收掉买卖,住在约克,他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我母亲姓鲁滨逊,娘家是当地的望族,母姓成了我的名字,所以我叫鲁滨逊·克罗伊茨奈尔;但是在英国,字往往被读错了音。我们现在被叫做,不,我们一家子管自己叫,而且把姓也写作,克鲁索,所以我的伙伴们也总是这么叫我。

我有两个哥哥,一个是驻扎在佛兰达的英国步兵团中校:这个团先前由赫赫有名的洛克哈特上校指挥;我大哥在敦刻尔克同西班牙人交战中阵亡。至于我二哥的遭遇,我始终一无所知,就像我的父母亲后来对我的遭遇一无所知那样。

我是家里第三个儿子,又没有学过任何行当,脑子里很早就塞满了胡思乱想。我父亲年纪大,老谋深算,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在当地的免费学校里,总的来说,都让我获得了足够的教育,本来打算安排我学法律。但是,除了航海以外,我对别的一概都不乐意干。我的这个爱好使我不但斩钉截铁地违抗我父亲的意愿,而且还顶撞他的命令,以及把我母亲和其他朋友的一切请求和劝告当作耳边风;看来这种偏执的性格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不幸,终于使我未来的生活直接落到悲惨的境地。

我父亲是个聪明而稳重的人,早就察觉我的打算,对我提出了认真而高明的劝告,要我打消航海的念头。有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书房--他被痛风病所困,一直呆在书房里--就这个题目给了我热切的劝告。他问我,除了爱好闯荡以外,我还有什么理由要撇下父亲的家和我出生的地方呢,我在这儿可能得到很好的推荐,而且不乏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积攒财富,过自在欢乐的日子的光明前景。他告诉我,出海去历险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走投无路、只得孤注一掷的;另一种是野心勃勃、财大气粗的。他们不惜冒险一搏,以图出人头地;他们撇开通常的路子,另有作为,使自己成名。这两种人不是远比我高,就是远比我低,而我是处在中间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处在平民生活的高层。他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已经发现,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状态,是最适宜于人类幸福的状态,既不必像干力气活的人那样去经受种种艰难困苦、辛劳和痛苦,也不必像上层人士那样被骄傲、奢侈、欲望和忌妒所困扰。他告诉我,我只要凭一件事情就可以断定,这种状态是幸福的。这就是,这是其他一切人都羡慕的人的处境。国王们生来就有种种重大的事情要处理,常常哀叹那些事情所造成的叫人无法忍受的后果,希望他们被安排在两个极端的当中,被安排在卑贱和伟大的中间;聪明人在祈祷的时候,既不要求贫穷,也不要求富足,证明这正是他真正的幸福标准。

他叮嘱我注意这个情况,我就会老是察觉,人生的种种苦难几乎被人类中高层的和低层的分尽了,而受害者中要数中间阶层的最少。他们不像高层的或者低层的人那样经历那么多荣辱沉浮,而且他们既同那些生活不自检点、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的人不一样,也同卖力气、做苦力、缺吃少穿、饮食低劣或者吃不饱的人不一样。那两种人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造成身心失调的后果,但是中间阶层在身心方面都不会轻易害上那么多疾病。他们的生活被认为具有一切优点,会得到一切享受;只有中产之家才能获得平静和富裕:中间阶层的生活会带来节制、适中、安静、健康、友好的往来、一切令人愉快的娱乐和一切吸引人的乐趣,叫人感到幸福。人们这样毫不张扬、顺顺当当地度过一生,舒舒服服地走过人世,既不被体力劳动,也不被脑力劳动所困扰,不必为每天填饱肚子被迫去过被奴役的生活,或者被种种叫人焦头烂额的境遇所骚扰,这种骚扰剥夺了心灵的平静和肉体的休息。他们不会被忌妒的火焰或者暗中追求重大成就的烈火似的欲望所焚烧,而是在自在的境遇中风平浪静地走过人世,明智地品尝丝毫不带苦味的甜蜜生活,感受到那是幸福的生活,而且根据每天的经历更明智地品味这种生活。

P1-3

序言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小说。它出版于1719年,280多年以来,不仅早已飞出了英伦三岛,而且以种种不同文字的形式飞到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成为外国文学名著中的名花异葩。它是一部雅俗共赏、老少成宜的书。不同年纪、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会兴味盎然地沉醉在本书中,各有所得。年轻的读者,不用说,自然会被书中飘洋过海、遭遇海难、陷身荒岛的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做着有朝一日自己也离家出走、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闯荡的美梦。但是,在学识渊博、目光犀利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眼中,此书像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床,展示着种种社会学的、经济学的和文学的资源。譬如说,杰出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就赞扬本书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革命导师马克思就采用书中的情节来阐明他的经济学理论;以《尤利西斯》一书名满全球的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称鲁滨逊·克鲁索为"英国的尤利西斯",在他的身上发现了"大英帝国殖民开拓者的真正原型……",还说"克鲁索身上完整地体现着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品质:男子汉的独立精神,无意识的残酷,缓慢而有效的智力,性冷淡,讲究实际,头脑清醒的宗教信仰,精明的沉默寡言"(以上诸例引自多琳·罗伯茨教授的"新经典丛书"版《鲁滨逊·克鲁索》序)。至于在文学领域里,《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不知衍生了多少文学作品,其中有仿作和改编为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它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迄今波澜滚滚,绵绵不绝。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构思,来自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亲身经历。塞尔扣克原是一艘船上的海员。1704年9月,因同船长失和,他被放逐到离智利400英里之遥的胡安费尔南德斯岛三个岛中最大的一个岛上达4年4个月之久。不过,他登岛的时候,是带着盛有工具的工具箱的。1709年2月,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塞尔扣克和鲁滨逊都被说成有捕山羊和以羊皮为衣的经历,也都被猫骚扰过;他们也都驯养过山羊和同猫作伴,还都抽时间向上帝祈祷过。但是,笛福在其他方面并未借助塞尔扣克的经历;他却丰富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突出了鲁滨逊克服困难、制造工具的强烈的求生存欲望和抵制孤独的坚韧性格,拓深了作品内涵,使一段只能引起一时轰动的海员的历险活动,变成一部意义深远的文学名著。笛福到底有什么"点石成金"的手段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简单地叙述他的生平。

1660年,笛福出生于伦敦。他父亲是个蜡烛制造商,所以他有着下层中产阶级的实际制作和经营的家庭背景。由乇家境不富裕,他没有上过大学,只有中学学历,但是练就一手清通而流利的文笔,他熟读《圣经》,受《圣经》强烈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也有所反映。在宗教信仰上,他属于不从国教者,换句话说,他的观点接近于清教徒。。1683年起,他开始从事商业活动,曾经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干过五花八门的行当,如贩卖亚麻布制品和针织品、货运业、海上保险业和砖瓦制造业等;并且积累了飘洋过海的经验。1692年,他因经手保险的商船在英法战争中受损失而破产并被判入狱。1702年,他出版了著名的冷嘲热讽的政治性小册子《对付新教徒最直截了当的办法》,抨击保守派对不从国教者的迫害。1703年,他被政府逮捕,被判罚戴枷站立三天。笛福为此写了一篇《立枷颂》,人们向他献花、祝贺并且当街出售这首诗,反而把这次事件变成胜利。后来,由于哈利议长的斡旋,他才被释放。作为从纽盖特监狱中被释放出来的条件,他从此以后为哈利写政治性小册子和当情报员。他是一个有惊人的充沛精力的人,为几份报纸和刊物撰稿,同时还写政治性小册子,一生发表了500多篇文章。从1704年到1713年这九年里,他独立主持了期刊《评论》刊物上的文章几乎全部出自他一人之手。那些文章影响了后来的报刊文章。

根据上面对笛福生平的简略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经历非常复杂和丰富。这给了他创作《鲁滨逊漂流记》充分的生活知识和素材。笛福写了三部有关鲁滨逊·克鲁索的书。第一部《鲁滨逊·克鲁索历险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是根据最初翻译此书的林琴南译本的书名沿传下来的),出版于1719年4月,书一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在9个月内再版五次。当年,他还写了一部续集《鲁滨逊·克鲁索再度历险》,也是小说,内容描写鲁滨逊的商船远航东南亚,直至俄罗斯的情节。1720年,他写了第三部《鲁滨逊·克鲁索严肃的宗教沉思》,通过鲁滨逊这个人物作宗教的沉思,严格地说,这说不上一部文学作品,所以不大为人道及。流传最广泛的始终是第一部。它在英国本土往往就以《鲁滨逊·克鲁索》的书名面世。

这部作品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我想,首先,应该归功于作者塑造的鲁滨逊·克鲁索这个形象。他先是被俘为奴,后来又船只失事,独自一人被困荒岛达20余年之久,受尽煎熬,但是始终毫不气馁,力争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在荒岛上的生活实际上是一幅人类进化的缩影:从野果采集、野兽捕猎和牲畜饲养、粮食种植到造工具、造器皿和造船,历经种种挫折,却百折不挠,是一个实干、苦干、巧干的人物的出色的典型。这样一个无畏的人物当然会博得读者的同情和喜爱。当然,他的这些行动是依靠从海船上取出来的工具完成的,这反而显得更具有可信性。

其次,鲁滨逊飘洋过海的经历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说,鲁滨逊,更确切地说,是笛福始终醉心于远洋贸易。不管是笛福,还是鲁滨逊,都是十足地道的商人,而且鲁滨逊的买卖还包括贩卖黑人。笛福在书中交代鲁滨逊这种行为的时候,口气平静,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反映了笛福身上的历史局限性的烙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反映了奴隶制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笛福作为一位有才能的作家,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的面貌。他描写鲁滨逊以荒岛主人自居的沾沾自喜的情景,这实际上是殖民者开疆拓土的心态的流露。由于笛福编织故事的手段高明,鲁滨逊作为航海者、工具制造者和商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情不自禁地进入故事,和鲁滨逊同欢乐、共患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共鸣。

以上的分析虽然简单,我想基本上说明了本书始终引人入胜的秘密。

由于笛福在英国文学和报刊文学上的成就,他曾被称为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除了《鲁滨逊漂流记》外,他还写了《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杰克上校》等作品,展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才能。但是,毫无疑问,是《鲁滨逊漂流记》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名声。(鹿金)

书评(媒体评论)

1986年入选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书目。

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美国专栏作家 费迪曼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遭受孤寂的拆磨。笛福象征性地描述了这种孤独,把鲁滨逊和上帝一起抛到了荒岛上,因此《鲁滨逊漂流记》其实是描述了一种普通人的经历感受的寓言故事,因为我们都是鲁滨逊,像鲁滨逊那样孤独是人的命运。--英国文学史家 艾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滨逊漂流记(全译插图本)/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笛福
译者 鹿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104021506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8.8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0
10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