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中国首部反映老年人婚恋的图书。
人是情感动物。情感需要慰藉,需要交流,需要互动。老年人走着人生的末途,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更需要在倾诉中咀嚼人生况味。本书带您走进老人的情爱世界,记录他们的坎坷寻爱历程,以访谈口述形式讲述了老年人在婚恋问题上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是一曲人生暮年的颂歌。
图书 | 银发爱情(当代中国老人情感调查实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十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中国首部反映老年人婚恋的图书。 人是情感动物。情感需要慰藉,需要交流,需要互动。老年人走着人生的末途,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更需要在倾诉中咀嚼人生况味。本书带您走进老人的情爱世界,记录他们的坎坷寻爱历程,以访谈口述形式讲述了老年人在婚恋问题上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是一曲人生暮年的颂歌。 目录 第一篇 孤独老人情感口述实录 我为什么不愿离婚/2 为何爱情总是擦肩而过/5 七年寻爱梦难圆/8 打倒我的再婚“敌人”/11 在爱的渴望中老去/14 为了爱寻找爱/16 敢恨敢爱的农村老太/19 他要我做永远的“地下女友”/22 思念是一种说不出的痛/24 相识容易相爱难/26 我的忧伤不能触及/28 我为什么有了外遇/30 此情只待成追忆;/33 两次离婚是我的错吗/35 爱情曾经回来过/38 今生只爱一个人/40 谢谢你给我的爱/43 恋爱从60岁开始/46 晚情危机/48 第二篇 单身老人婚恋调查报告 第一章单身老人生活素描/52 第二章勇敢地爱一回/58 第三章想说爱你不容易/61 第四章银发同居族快乐并痛着/68 第五章 到哪里找单身好老头/74 第六章前卫版黄昏恋引争议/76 第七章再婚离幸福有多远/82 第八章打开幸福锁的金钥匙/87 第九章举起维权利剑/95 第十章爱是老人的二次生命/99 第三篇 专家针对老人再婚支招 问题再婚老人如何相处/104 问题我找后老伴儿女反对怎么办/105 问题我想再婚如何向儿女开口/107 问题 找后老伴如何防止上当受骗/108 问题丧偶老人如何调整心态/109 问题单身老人怎样征婚/111 问题我想再婚又个白心灵受伤怎么办/112 问题选择后老伴应看重对方哪几个方面/113 问题我想找后老伴个白人说闲话怎么办/114 问题我如何走出前老伴的影子/115 问题我想找个年轻漂亮的后老伴行吗/117 问题随便找个老伴打发日子对不对/118 问题老人再婚有必要婚检吗/119 问题想再婚卟白财产纠纷怎么办/120 问题离婚时个人财产怎样分割/120 问题再婚不领证行吗/121 问题我能继承后老伴的遗产吗/122 问题老年人如何办理复婚手续/123 问题老人再婚还办登记手续吗/123 问题老人再婚有利还是有弊/124 问题老年人如何享有财产所有权/125 问题婚前公证需准备哪些证件/126 第四篇 幸福老人追忆情爱经历 书为媒/128 新婚我怕入洞房/130 先结婚后恋爱/132 晚霞吻夕阳/134 我的老伴/136 浪漫彭玉演绎《浪漫的事》/138 山为媒/141 两幅画/142 在此等候/144 梅阡和他的三个妻子/146 战争岁月的婚礼/149 尴尬的初吻/151 雨中情靶场缘/152 爱在婚姻拐弯处/153 半个世纪的爱/155 幸福的秘诀/157 再婚鸳鸯/158 我的“续弦”故事/160 老马找了个小媳妇/162 爱就爱了/164 知心老伴/165 “七一”那天我结婚/166 由天气说到夫妻情/168 “保龄”夫妻/169 享受黄昏/171 红螺情缘/172 吻别/174 尘封半生的情书/176 三个妻子三样礼物/178 我给爱人买毽儿/181 善待老伴的牢骚/182 梧桐雨/184 恋不恋 由组织决定/186 初恋那年/188 一个吻等了20年/190 后记/192 试读章节 打倒我的再婚“敌人” 采访时间:2004年3月 采访地点:河北石家庄某小区 采访老人:从军(化名) 年 龄:68岁 原职业:老军人 在见到从军老人之前,笔者已通过朋友对他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老人是个军队转业干部,曾在部队干过参谋长,人很豪爽但颇有心计。见面后,老人风趣地向笔者讲述了他“智斗”儿女,和后老伴幸福结合的过程。 老伴去世后,我一个人生活过得很难,就想找个后老伴。我和儿女们商量,他们都不同意,主要是怕我找了后老伴,我的大房子和我每月数目不少的退休金落人别人之手。他们只看到钱了,根本就没想到我的难处。世间的父女情,母子情,能替代夫妻情吗?世界上有多少儿女喜欢倾听孤独老人的怀旧唠叨,看得懂老年人对迟暮婚恋的渴望?他们自以为只要关心老人冷暖,老人有吃有穿,就是尊老、敬老、爱老,就是尽了孝道。可他们压根儿感受不到单身老人终日过着萧瑟的日子有多寂寞,有多无奈! 我曾看过一则爱情幽默,说的是有位老鳏夫想找个伴,可又不敢直接说明。他只对儿子暗示说:“晚上一个人睡真冷啊!”这问题好办,儿子给他买了一个暖水袋。老头接过暖水袋苦笑说:“我背痒时没人搔痒怎么办?’’这更简单,儿子为老头买来一根搔背杆。老头无奈,一时找不出借口续弦,心中闷闷不乐。不久后,老人得知自己的孙子即将结婚,儿子为其张罗忙得不可开交。他叹道:“给他买一个暖水袋和一根搔背杆得了。”这个爱情幽默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一些子女对老年人再婚的态度。 当我找老伴的想法遭到儿女反对后,我没有因此妥协,而是和儿女们进行了一场“智斗”。我心想,你们反对你们的,我找我的,我枪林弹雨都经过,还“斗”不过你们几个小子辈。 从此,我就请别人帮助给我介绍后老伴。一开始见了几个都不合适,后来,我在上老年大学时认识了一个同为丧偶的蒋老太。我们都在学书法,爱好相同,性格脾气也相投,就“恋”上了。一来二去地感情越来越好。就在这时,我的三个儿女听到了什么风声,就凑在一起回家找我“兴师问罪”。他们来到那天,正好蒋老太也在我的书房里练书法。当时,我怕和儿女吵起来让蒋老太尴尬,立马来了个“笑容计”。儿女一进门,我就笑着对他们说: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老年大学的同学蒋阿姨,正在和我一块儿练习书法。蒋老太也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他们本是气冲冲地来要“说法”,一看我们两人这态度,一时无话可说。他们不说话,我也不提找老伴的事,只是和蒋老太在书房里“装模作样”地探讨起书法来。他们在家里待了一会儿,一个个悻悻而去。 这以后,我和蒋老太的感情越来越深,我俩打算领证结婚,但是儿女们老反对也不是办法。于是乎,我针对他们想继承我财产的心理,用起了“离间计”。我先把大儿子找来,告诉他:你弟弟和妹妹已同意我找后老伴,我已答应,在我立的遗嘱中,我将给他们一定数量的财产。我的底牌是谁同意我再婚,谁就会继承到财产,你看怎么办?老大一听,立马表示同意我再婚。就这样,我采取“离间计”与“各个击破”相结合的战术,很快把三个“敌人”给制服了。 我结婚那天,我的三个子女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婚礼。现在,他们对我和后老伴都不错。其实,在我的遗嘱中,我早就把每个子女应得到的一份遗产写得清清楚楚。为了防止我先过世,后老伴的日子不好过,我也给她留下了一笔生活费。P.11-13 序言 为老人们唱一首恋歌 北京社会报总编辑王小娥 由马全祥(鲁风)和塘萍编著的《银发爱情——当代中国老人情感调查实录》即将付梓出版,两位著者都是我们《北京社会报》的编辑,嘱我作序,我只好勉为其难。说实话,我只是写这篇短文之前翻看了一下大样,公务繁冗,无暇细阅——说不得也;但是我主报社笔政,算是两位著者的领导——又推不得也。所以叫做勉为其难,只好谈一下我的想法,算是“代序”。 老年丧偶,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伤痛。从一个特定意义上说,老年人是肯定会丧偶的。因为世上很少有夫妻同年同月同日走到人生终点的。丧偶之后的再婚,是一个原先被人们忽略、近年来才逐渐引起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两性相吸,两情相悦,本来是很平常也很正常的事情,之所以也成了“问题”,只因为是“老年人”。中国传统的观念中,老人似乎是不可以谈婚论嫁的。老年人谈婚论嫁,于礼有悖、于理不通、于情有碍、于子女有不和。种种陈旧的观念,使老年人的婚恋成了禁区。曾几何时,传统观念的桎梏,使老年人再婚成为子女们难以启齿不敢示人的“家丑”;教化所由,很多老人也深深藏起自己的真情,一任无边无际的落寞情怀陪伴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教化酿制的悲剧。 我以为,丧偶再续,是多数老年人的愿望。因为,儿女承欢之情和含饴弄孙之乐,都不抵老来无伴的孤寂与落寞。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个“伴”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在强大的传统观念制约下,多少老人藏起心底的爱,关上情感的门,默默承受着形单影只的折磨。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老年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宝贵财富,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却很少顾及这些“财富”的情感生活,很少尊重老年人对生活做出的自己的选择。 这部书写的是老年人的婚恋生活,是老年人的读本;但是也应该成为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的读本。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正视老年人的婚恋,都应该成为老年人婚恋的支持者而不是反对者甚至阻碍者。而大量事实表明,恰恰是一些为人子女者,却在千方百计阻碍自己的父母再婚。这类事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 我们还未曾老,但我们注定也要老,注定也要面临今日老年人所要面临的一切。观念的变化,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着人们对老年人婚恋的认识,这是一个进步,也是老人们的福音。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扶老助残,是《北京社会报》重点报道内容之一,《北京社会报·老年周刊》有这样一个专栏,叫做“爱在黄昏”。这个专栏的主持人马全祥(鲁风)是一位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塘萍是一位作家,也是我们《北京社会报》的一名编辑。两个人合作编著的这本书,也是对我报数年来关注老年人生存状况的一个总结。 中国将在不远的将来面对社会老龄化问题,老年人的婚恋就更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本书以访谈口述形式讲述了老年人在婚恋问题上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是一曲人生暮年的颂歌。 人是情感动物。情感需要慰藉,需要交流,需要互动。老年人走着人生的末途,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更需要在倾诉中咀嚼人生况味。丧偶再续,两颗孤寂的心携手走进淡定从容的暮年,这是一首多么美丽而悠长的恋歌啊! 感谢两位著者,浅吟低唱,为老人们献上了一首黄昏恋歌。 2005年8月3日 于东四 后记 欢迎朋友们读读这本书 作为一名先睹为快的读者,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由18万字的文稿和13幅漫画式的插图组成。文字真实、亲切,插图生动、好看,应该说,会引起读者朋友的阅读兴味。 全书定位在“银发爱情”的着眼点上,关于“孤独老人情感口述实录”和“单身老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是当代中国老人情感的真实记录,能让读者从中获得感悟。而“幸福老人追忆情爱经历”,又能让人羡慕地读着夕阳里的甜美。书中特邀请专家给老人再婚问题支招,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服务性,老人再婚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专家们都能给予您满意的解答。 今天,世界都在关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而老人在晚年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又直接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每一位老人都渴望晚年安居,情感与心情,又是安居的前提。 这本书被列入了“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书中反映的真实情况和提出的问题,可以作为老年问题专家、学者的研究参考。我们欢迎更多的朋友们读读这本书,中老年朋友可以读,青年朋友也可以读读,了解一下老一辈人的婚姻、情感生活,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马占魁 2005年8月20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银发爱情(当代中国老人情感调查实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全祥//塘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龄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78286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9.6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6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