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6位科学女性/成功女人修炼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不需要那顶绚烂夺目的桂冠,而是要拥有美丽的心灵。她们没有获得最高的荣誉,但她们仍然孜孜以求,她们用对科学的执著精神,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美丽的天空。

她们是千百年来最杰出的女性,她们为人类进步无私地奉献了一生。当与荣誉失之交臂时,她们依然乐观地笑对人生,让我们真切解读她们的心灵!

内容推荐

她们的生命因智慧与坚忍而精彩

她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坚忍与勇敢的性格;她们周身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为理想,她们追逐了一生;为真理,她们奋斗不息;为信念,她们不屈不挠;为人类,她们甘愿奉献一切。

为科学她们牺牲了一切,她们的科学成就推动了人类的智慧与世界的进步。

她们以一颗赤子之心历经艰难险阻,付出了难以想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她们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无上的荣誉遗忘。

她们是六位伟大的女性,对科学情有独钟,她们用自己的乐观笑对世间的一切。她们用一生的故事感动着我们。

她们是美丽的女性,不是因为她们有着美丽的外表,而是因为她们有一颗为科学甘愿付出一生精力的心灵。她们用生命与奋斗为天下女人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智慧与坚忍的故事。

目录

前言

1 埃米·诺椅——20世纪最优秀的女数学家

2 乔瑟琳·贝尔·伯勒尔——只留清气在人间

3 罗莎琳德·艾尔希·富兰克林——DNA研究的奠基者

4 吴健雄——物理学笫一夫人

5 丽丝·迈特纳——嫁给科学的女人

6 蕾切尔·卡逊——钟声为大地而鸣

后记

试读章节

   埃米·诺特

科学,是一种基础性的事物,她是那样纯洁无瑕,人们会全力并真挚地追求她,尽管有时会脱离常规。孤独和自由是科学王国中盛行的原则。

         威廉·洪堡

诺特小姐是自妇女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以来最杰出的和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天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35年4月10日,这天是星期三,53岁的诺特因为要切除子宫肌瘤住进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布林莫尔的一家医院。她认为自己是个“强壮的家伙”,根本没有担心手术会有什么意外,更何况她曾经做过一次良性纤维瘤摘除手术。但有一位朋友却为了“以防万一”,建议她把自己所有财物如何处置写一张清单。性格豪爽的诺特写了,然后住进了医院。

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正如她事先预料的那样。三天过去了,手术很成功,一切恢复正常。但到了4月14曰,星期天,她的体温突然升到42℃左右,人也失去知觉。医生紧急会诊,认为可能是手术后感染。当天,诺特去世。朋友“以防万一”的建议,居然不可思议地成了无法让人接受的残酷现实!一位正富有创造力的天才,就这样殒落了。

她的祖国——德国,因为她是犹太人而剥夺了她工作的权利,她只好流亡国外。但德国的《数学年鉴》在得知诺特去世的消息后,却敢于不顾纳粹的反犹政策,勇敢地发布了她的讣告。美国《纽约时报》在5月4日发表了爱因斯坦悼念诺特的文章——爱因斯坦由于同样的原因,几乎与诺特同时于1933年从德国流亡到美国。爱因斯坦在文章中写道:

诺特以前在哥廷根工作,近两年在布林莫尔学院执教。根据现在权威数学家的判断,诺特小姐是自妇女开始接受高等教育以来最杰出的和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天才。在最有天赋的数学家辛勒研究了几个世纪的代数领域中,她发现了一套方法,现代年轻数学家的成长已经证明了这套方法的巨大意义。通过她的方法,纯粹数学成为逻辑思想的诗篇……在努力达到这种逻辑美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精神的法则对于更深入地了解自然规律是必须的。

爱因斯坦如此高度地评价诺特,说明诺特的确有非凡的贡献。的确,当你翻开现代数学史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有许多以诺特的名字命名的东西,如:诺特环、诺特定理、诺特问题、诺特模、诺特方案、诺特空间、诺特因子组……后来在德国和美国,人们还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对人类有过重大贡献的女数学家。

1960年,她的出生地——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大学城市埃朗根市政府,命名一条街道为诺特街;20世纪70年代,纽约州立大学设立了以诺特命名的研究席位;1982年诺特诞生100周年时,埃朗根市政府又把一所新学校命名为埃米·诺特高级中学,美国的布林莫尔学院把诺特的骨灰埋在图书馆的地下;埃朗根大学在数学研究所建了一个埃米·诺特纪念碑;她的传记已有几种不同的版本面世……

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她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呢?

          P3-P5

序言

利昂·莱德曼(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他与人合写的《上帝粒子》一书中提到一件事:在美国有人统计,只有l/3的人可以给出分子的定义,或者说出一位健在的著名科学家的名字。

我想,如果在中国作同一统计,恐怕结果更令人沮丧。

我又想,如果再作一个统计,而且在中国大学女学生中作这个统计:有多少人知道这本书中写的伟大的女性科学家,或者其中的任何一位。我们敢于断言,有1/10的女大学生能够给出答案,就算非常不错了。

想到这些美丽的心灵逐渐被人们淡忘,我不由感到一种淡淡的悲哀。

这本书中的六位女性科学家中的每一位,都无私地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过极为重大的贡献,我们也许正享受着她们带给我们的成果。她们在世的时候,以一颗赤子之心,历经艰难险阻,付出了难以想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她们却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她们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得到。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人们不会相信: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她们是女性!看完这本书,相信读者会同意这个结沦。

有一件事情也许会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这六位女科学家中,只有两位(伯勒尔和吴健雄)结了婚,其他四位没有结婚,而且,伯勒尔后来还离了婚!这六位科学家从心灵到外表都非常美丽,走到哪儿都会让人赞叹。她们为什么不结婚?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原因?我想应该有。我们且听这些没有结婚的女性科学家自己的解释。

富兰克林说,她因为太爱孩子而不愿意结婚,因为有了孩子却又不能够给予足够的照顾,她于心不忍。

当那些既得利益的工商业巨子恶毒地攻击蕾切尔·卡逊是一个“别有用心的‘老处女"”时,一些记者突然对卡逊没有结婚表示出兴趣,特意问她为什么不结婚。卡逊回答说:“没有时间。我羡慕那些男同事,结了婚还有妻子照料他的生活。而女性科学家可没有这种幸运。”一句话说得连记者都感动了。

也有人向迈特纳问过同样的问题,要知道迈特纳可算是一个美女呀!人们的好奇是可以理解的。迈特纳的回答与卡逊一模一样:“没有时间啊!”似乎有一些无奈,在科学与婚姻两者之间,她只好选择科学事业。

伯勒尔结了婚,牺牲了自己的事业,跟着丈大奔波各地。最后在对科学的思念中,还是选择了离婚。

如果一位女性“不幸”对科学情有独钟,又非常希望干出一点名堂,至少在她们所处的时代,选择不结婚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这样,她们才有可能作出重要的贡献。

因此,为了科学事业牺牲自己的婚姻,几乎成了她们的常态。

仅仅由于这一牺牲,人们就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美丽的心灵!

至于她们伟大的贡献,请读者自己在书里寻找吧。

后记

关于女性,古今往来的思想家们有着非常不同的评价。

俄罗斯伟大的文豪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说:“女人总是比男人更讲究物质。我们把恋爱看得伟大,她们却总是很实际。”

对女性来说,这个评价实在不公平。当年俄国沙皇把12月革命党人流放到渺无人烟的西伯利亚时,多少革命党人的妻子义不容辞地舍弃舒适的生活,跟随丈夫来到孤独寒冷的荒原,过着非人的生活,其中还有不少高贵的女性从此没有回到故乡!这些事迹曾经感动过多少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不知托翁如何评价这些饱受苦难的高贵女性。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说:“女子有大才,但无天才,因为她们总是那么主观。”

这个评价让我迷惑:不知道叔本华能够举出让人信服的实例吗?如果他能够例举出来,那么我也可以举出同样多的反例。所以,叔本华的结论似乎真的如他所说很有一些“主观”。

在20世纪40至70年代,我们中国人受到过太多的苦难,在那些非常人能够忍受的、几乎是灭顶之灾的苦难打击中,女性往往显得比男性更有韧性。她们看起来单薄、纤弱,但是却有异乎寻常的坚忍、抗风暴的能力。这使得我对女性非常钦佩。

中国著名女作家张洁在《沉重的翅膀》里写道:“女人,也许比男人更坚忍,更为顽强,更富于牺牲精神。”

张洁的看法与我有惊人的一致!

写完这本书以后,我认识了六位杰出的女性,她们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女性的坚忍、顽强和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我想,看完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在掩卷长思的时候,一定会有同样的看法。尤其是蕾切尔·卡逊,为了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拯救人类免受农药的毒害。她付出了一生的幸福、智慧和精力。当恶浪般的污蔑、毁谤向她扑来时,体弱多病的卡逊却如大山般地坚实巍峨,我们除了钦佩还能说什么?我想,知道了她的事迹,没有人不会为此感动。

令人欣喜的是,在写这个后记的时候,2004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已经公布,我发现2004年居然有三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样,21世纪的头四年中,已经有四位获奖者了,在全部50位获奖者中占8%。而20世纪女性获奖者只占全部获奖者的4.3%。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会有更多的女性获得诺贝尔奖。

最后,我要感谢哈尔滨出版社,尤其要感谢刘乃翘编审,她的熱情和决断,使我们永远无法忘怀;还应该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孙小王有益的建议。

        杨建邺

      于华中科技大学宁泊书斋

      2004年11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6位科学女性/成功女人修炼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建邺//彭红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5174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6.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29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