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争故事/新视角真实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叛徒、军事计谋、武器……当突然面临人类最古怪的发明——战争——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做的?这里讲述了真实的战争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故事……

内容推荐

这里讲述的真实的战争故事,不只是死亡、毁灭与武器,讲述的还有人们在突然面临人类最古怪的发明——战争——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目录

前面的话

兵临城下

俯首称臣

短兵相接

身陷囹圄

枪林弹雨

战争文明

大难不死

后记

试读章节

         真实档案:叛徒

这位老师被惩罚了两次。当马塞勒斯先生回到城里的时候,已被抽打得鲜血直流,他由于出卖自己的人民而被处决。

战争故事很有趣就在于我们看到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表现的,我们还可以猜想一下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们会怎么办,是勇敢地死去呢,还是出卖一切挽救自己的生命呢?

许多人可以饶恕敌人——毕竟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战斗,但仍然是这些人却同样仇恨叛徒。

1.公元67年保卫乔塔帕塔的一些犹太人认为他们宁肯死了也不向罗马人投降,但是他们的领袖约瑟夫斯却不同意,但他遭到否决,其他人还威胁要杀了他。他灵机一动,说自杀确实不对,但建议可以通过抓阄的方式相互砍杀。52人中有一半将杀死另一半剩下1 6人,16个人再抓阄,一半人杀死另一半剩下8个人……再抓阄剩4人,再抓阄剩两人。碰巧(还是由于什么伎俩),剩下的最后两个人当中一个就是约瑟夫斯,他当然不想死了,他和另外一个还活着的人做了_笔交易,他俩都活了下来。他们死去了的50个战友若是知道了这事的话,就会有被出卖的感觉1

2.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叛徒是美国的指挥官本尼迪克特·阿诺德。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把美国的机密出卖给了英国敌军,他需要这笔钱,是因为他们夫妻喜欢奢侈的生活。他恼怒的另一个原因是比他年轻的人被提拔到了他之上。在被发现叛变之后,他参加了英军,为英军与自己的同胞作战。但战争结束后,英军对他的背叛感到恶心而给了他少得可怜的报酬。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临阵脱逃的惩罚是由行刑队射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对开小差判死刑的做法已经废除,没有英国士兵因为这一罪名而被枪毙。但在这场战役中人们恨之入骨的叛徒名叫威廉·乔伊斯——一个从未为敌人打过仗的人。乔伊斯的所作所为是在广播中向英国民众发布信息,向他们报告坏消息,并对他们说他们可以放弃战斗,因为他们终将失败。他的上等人口音为他赢得了“呜噜爵士”的绰号,但也暴露了他的身份。战后在他混迹于难民之中时,由于他的口音而被识别出来,并被抓去处决了。有人认为他有点倒霉,因为他不是英国人——他是美国人,所以他不能被说成是百分之百的叛徒。

4.一群一般不被人记起的英国士兵便是“英国自由兵团”了。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替德军作战。约翰·埃默里是这个兵团的创建人,尽管他的父亲是英国政府的大臣。他去过战俘营并试图说服被俘的英国士兵跟随他。战后他说是德军逼他这样干的,但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他最终被绞死。

P13-16

序言

在一座军事博物馆里荣耀地陈列着一些武器、奖章、旗帜和某团的一些照片。

在整座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展品都是围绕一个荣膺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人,他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但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讲述了那个英雄获得勋章40年后发生的一桩奇事。

这件事说明战争故事讲述的不只是死亡、毁灭与武器,讲述的还有人们在突然面临人类最古怪的发明——战争——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故事是这样的……

1985年2月,英格兰北部的一座军事博物馆。博物馆里非常安静,尘埃落在战器上,各种枪械、坦克以及阴暗的玻璃匣子静静地伫立着,静得就像封存了的记忆——各个战役的记忆以及打过这些战役的人的记忆,岁月久远的照片把士兵们的面庞以及支离破碎的战场永久地凝固起来。这个地方不像一座博物馆,倒更像一座坟茔。

一个妇人走了进来,她不高的鞋跟轻轻敲击在冷冷的地板上。她在一门野战炮前停了下来。新涂的棕色油漆下面的它破旧不堪、疤痕累累,炮的后面是一堵展墙,它讲述了它背后的故事,上面写着“艾伦·韦克菲尔德的炮”。

这里有一张韦克菲尔德的照片。那小伙子傻笑着,但看得出面相不善,他身着英军制服,歪戴着帽子,神气活现。

照片旁边是一个小盒子,它有一个覆金属板玻璃盖,里面嵌着一枚带有紫色彩带的铜质勋章,标签上有几个整齐地打上去的字“艾伦·韦克菲尔德所获维多利亚十字勋章”。那里有一篇报纸上的文章,讲述了他获得勋章的经过。

这位妇女还没读完,一名上岁数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沿着走廊信步朝她走来,他在她身旁停下来笑了笑。在这样一个冬日竟然有可以与之谈话的参观者,他很高兴。“在读艾伦·韦克菲尔德的故事,嗯?”

“是的。”

“我们最著名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男人说。他向前探身,从覆金属板玻璃上拭去一个模糊的手指头印。妇人凝视着照片,面色冷峻的英雄也凝视着她,她一言不发。

工作人员接着说:“1942年他在北非沙漠,当时德国军队打得我们正往后退。”

“啊,”她说,“你当时在那儿?”

“不,当时我在这里,在英格兰,在矿井里挖煤帮助战事。”他解释说。

“噢。”她点点头。

“当时我只有16岁。”他说,“反正,韦克菲尔德接到任务,要用这门炮阻止德军进攻,在这同时部队的其他人逃往安全的地方。当德军的第一辆坦克出现在路上时,他开火打击,那辆坦克起了火,挡在了路上。德军被阻住了,可想而知他们恼怒了,他们调来了另外一辆坦克想把他们炸走,第一炮炸死了小组的三个人,并把韦克菲尔德炸伤了。”

“哦,这么说还有其他人?”妇人平静地说。

“嗯,是的。一个人开不了这样的炮,他们这个小组由五个人组成。但是在遭到坦克轰击之后,只剩下两个人了,瞄准手和装填手韦克菲尔德。虽然这会儿他受了伤,但韦克菲尔德坚持着继续填炮,他击中了第二辆坦克,把德军阻止了更长的时间。”

“瞄得很准啊。”妇人说,脸上带着浅笑。

“另一发德军的炮弹击中了韦克菲尔德的弹药,炸死了瞄准手,还炸掉了韦克菲尔德的一只胳膊。你知道他接下来做什么了吗?”

“这么说他爬回到大炮处,用剩下的胳膊拿起另一发炮弹。”妇人说,同时透过沉甸甸的眼镜看着报纸。

“的确如此。”工作人员骄傲地说,“在这个盒子里的正是最后一发炮弹,是炸死他时他拿着的炮弹。那边是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授予了他的遗孀。”

妇人的眼光移到了博物馆外面寒冬里开阔的草地上,两只鸭子在冰封的池塘上摇摆着滑行而过。“我的哥哥参加了这场战争。”她说。

“真的吗?哪个团的?”工作人员问。这些年来,他已经能根据人们所属的部队对他们做出判断了。

“是这个团的,第六营的。”她说。

“真的吗?那么和韦克菲尔德就一样了!”

“我的哥哥是个绅士,他和任何人没有结过仇,在加入这个团之前他从未打过架,他认为当兵是件很难的事情。”

“是的,军队生活很艰苦。”工作人员说着挺直了脊背。战后不久他加入了这个团,他活到了今天。

“主要问题是他受人欺负,”妇人解释说,“他干得很好,他有技能,但他不能和所有人相处得很好,我觉着他有点腼腆,他喜欢看书。有一个人不识字,这人老找他的茬,埃里克写的家信让我心碎。”

工作人员点点头,不知如何作答。“你是否查阅过楼上办公室里他的作战记录?或许作战记录能给你提供一些详细情况。他叫什么名字?”

“谢谢你,在他去世时他们给了我们详细情况,他的名字是埃里克·莫恩。”她轻声说。工作人员眉头一皱。

“莫恩……可是……”

“我们是荷兰家庭,但名字听起来像德国人,那个恃强凌弱的人用这一点讥讽可怜的埃里克。由于他的名字、他爱看书、他不会动手打架,那人一有机会就给埃里克展示如何用拳头打架,方法是狠劲揍他。”

“对不起。”工作人员说。

“埃里克是同一下午死去的五个人当中的一个,他接到任务在北非沙漠里阻止德军坦克前进,”她解释说,“他是瞄准手,他干得非常出色。虽然他内心没有仇恨,没有战斗精神,但他英勇作战,第一炮就击中了德军坦克。德军回击,打死了他的三个战友,他也受了伤,但他继续开炮,尽管他周围有人死去,有轰炸造成的狼藉,但他的勇气未改,他打的下一炮又击中了德军坦克。”

妇人走向不大的、新刷过油漆的那门野战炮,把手搭在冷冰冰的炮筒上。“活着的另外一个人只是一名劳工,不是个很聪明的人,但对于搬运炮弹来讲他大有用武之地。他很壮、很暴烈、恃强凌弱,他欺负埃里克使他痛不欲生,他甚至想开枪自杀。”

工作人员的脸变得煞白,面颊上一小块肌肉抽搐了一下。妇人碰了一下里面装着勋章的盒子,说道:“所以说他们把勋章给了一个以强欺弱的人,一个即使在胳膊被炸掉以后依然心怀仇恨的人。但我们的埃里克,面对德军的推进,在战斗中既勇敢又有技巧,得到的却只是一座沙土坟墓!你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工作人员清了清喉咙说:“战争时期会出现一些怪事,夫人。”

“没错,”她随声附和,“战争的故事不是关于枪炮、坦克炮弹和勋章的,是关于像我哥哥这样的人的,是关于心怀希望、遭受悲痛、悼念亡灵的后人的,是关于像我这样的人的。”

她看着墙上那张褪了色的报纸说:“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战争故事不只是关于作战的,也是关于情感的!”

工作人员无言。

妇人转过身去,她脚后跟发出的声响随着她走出博物馆的门又走上霜打的小径而消失了。  博物馆里静悄悄的,尘埃落在战争机器上面,这个地方不像博物馆,更像一座坟茔。

后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数百万人命丧黄泉,它的残忍震惊了整个世界,政治家们发誓战争不会重演。

在1916年血腥的萨姆战役80年后,参战的人大多数都已经死了。那次战役中活下来的人,又在其后的战争中幸免于难的人现在大多也老死了。

但仍活在世上的为数极少的几位,他们的年龄在百岁左右。一名年轻记者前去采访乔治·休厄尔,吃惊地发现一个友善的面色红润的长者,他有着明亮的眼睛,欢快地笑着。

“我是安娜,”她说,“我想和你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

“坐下,小姑娘。”老人说,挥舞拐杖指着一把椅子。

“我想我要写一篇文章,关于战壕、毒气战、泥泞和疾病的。”她说。

“为什么呢?”老人问。

“展示战争的恐怖,让人们了解战争是多么邪恶。”

“为什么呢?”

“那样他们就再也不会那样干了!”她笑了,“你深切地了解战争,你清楚它有多么可怕,我希望你能让读者知道这一切。”那老兵皱了皱眉:“我100岁了,战争是80年前的事了。但如果你问我一生当中记得最清楚的是什么,那么我会告诉你是那场大战。”

年轻女子急忙点点头:“因为它是那么恐怖。”

他在他浓浓的灰色眉毛下看着她:“你想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吗,姑娘?”

“当然不是!”她笑笑,“但我读到一些关于战壕的情况,太可怕了。”

“没错,”老兵点点头,“但你该写点关于好的一面的。”

她惊得嘴都张开了。“可没有好的一面呀。”她说。

“你怎么知道呢?”他问。

“不可能有的。”她争辩道。

“但你忘记了人是奇怪的动物,生活越艰辛人们心越齐。想象得出像我一样的一群小子在1914年都参军当兵了,我们分别工作在商店、矿坑、办公室和建筑工地,大家离开家去打仗是一大冒险。”老人回忆说。

“可是出发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它是多么可怕。”记者说。

“我正想解释这一点。情况越糟,我们相互之间越紧密,在战争中结下的友谊是我所知道的最牢固的友谊,对此有许多可说的。而且我们受的罪越多,我们就越懂得珍惜像一顿饭或一杯热茶这样的一些简单东西。你会把这些告诉给你的读者吗?”他问。

“这种想法真有趣。”那位姑娘抽了一下鼻子说。这不是她来这里做的那种采访,编辑不会满意的。

“你想让我说战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吗?没错!我会说的!战争很可怕,但它教给你许多关于生活的东西,而且你会更了解人,你也会更了解自我,在战争中你很快地成长起来,你明白了你是由什么组成的。”

“前提是你活下来了。”记者说。

老人点点头。“在战壕里我结交了许多朋友,失去的更多,他们以为他们在冒着生命危险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们那样想或许是愚蠢的,也可能你认为他们没能做到,但我认为你不应该去写他们是愚蠢的、他们没能做到,你说呢?”那位姑娘合上了笔记本。“和你交谈真是太好了,休厄尔先生。”她说,脸上带着不自然的笑。

“当你到了我这个岁数,和谁谈话都那么好。”他回答说。她起身走出了老人之家,穿过马路,经过了烟炱的战争博物馆。乔治看见她停了下来读起题词和这个村子里死于这两次战争的数百人的名字。他希望她能理解那段题词,他现在已看不清楚了,但他心里更明白。

他们不会变老,随着我等生者变老,岁月不会厌倦他们,时光也不会指责他们,无论是夕阳西下的时刻还是清晨,我们都将把他们记在心间。

——摘自诗歌《为倒下的人而作》,作者劳伦斯·比尼恩

又有一些名字最近镌刻在墓碑上,那些战士死于福克兰战争和北爱尔兰战争。

在下面有一些空,就好像是为了将来添加新名字而预留出来的一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争故事/新视角真实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鹏//张晓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50317
开本 48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4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0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180
106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