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丁庄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第一部抒写艾滋病题材的长篇小说,一部可与加缪的《鼠疫》、笛福的《大疫年纪事》等描写蔓延性传染疾病的世界名著相媲美的作品。

这部作品以中原地区曾经发生的艾滋病蔓延为背景,着力描写当一群农民突然被抛入艾滋病蔓延、死者无数的窘境时的所作所为,充分揭示绝境中形形色色的人性。小说在写作风格上既有现实主义的纪实描写,又有奇谲惊人的梦幻想象,亦真亦幻,既触目惊心,又警世感人。这这部饱蘸血泪的作品因其冷峻展示艾滋病村的灵魂之舞而在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相继推出。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堪与加缪的《鼠疫》、笛福的《大疫年纪事》等名著相媲美的长篇力作。小说以中原地区曾经发生的艾滋病蔓延为背景,着力描写一群愚昧无知的农民当初怎样掀起卖血的热潮;发了荒唐之财后,怎样互相攀比他们的新屋、过上他们自以为是的美好生活;等热病爆发后,又是怎样暴露出这些人身上的劣根性……

作者在抒写农民身上的愚昧、顽劣和悲情时,一直是冷峻且不遗余力的,《日光流年》如此,《受活》如此,这部《丁庄梦》也是如此:小说在写作风格上既有现实主义的纪实描写,又有奇谲惊人的梦幻想象,亦真亦幻,既触目惊心,又发人深思。

在这部带血的作品中.作者一方面把批判的辛辣推向极至,同时表达了他对人类前途真挚的人道关怀和无私之爱。

艾滋病是当今威胁人类最大的传染疾病,关注艾滋病问题,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命运、乃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也是我们今天不容逃避的严峻现实。

为写作和出版这部小说,作者与上海文艺出版社捐献义款,联合进行了“关爱生命,关注艾滋病慈善行动“,这项行动仍在继续。

目录

卷一

卷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卷三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卷四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卷五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卷六

第一章

卷七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卷八

写作的崩溃——代后记/阎连科

试读章节

热病是藏在血里边。爷爷是藏在梦里边。

热病恋着血,爷爷恋着梦。

爷爷每天都做梦。三天来爷爷每天都做同一个梦,梦见他先前去过的沩县城里和东京城里边,地下的管道和蛛网一模样,每根管道里都是流着血。那些没有接好的管道缝,还有管道的转弯处,血如水样喷出来,朝着半空溅,如落着殷红的雨,血腥气红艳艳地呛鼻子。而在平原上,爷爷看见井里、河里的水,都红艳艳、腥烈烈的成血了。所有城里、乡下的大夫们,都在为热病放大悲声地哭,却每天都有个大夫坐在丁庄的街上笑。日光金黄,丁庄里安安静静,庄人们关门闭户,可那个中年大夫,穿一身雪白大褂,把他的药箱放在脚边。然后,然后他就坐在庄街上的老槐树下面笑。坐在槐树下的石头上笑。哈哈笑。大声地笑。那笑声金光灿烂,朗朗当当,震得庄里的黄叶纷纷下落,如秋风在庄里不停歇地吹拂一模样。

做完了梦,上边就召爷爷去县上开会了。丁庄没村长,就让爷爷替着开会了。这一开,一回来,爷爷他明白了一连串的事。

明白了一是热病其实并不叫热病,它的学名是叫艾滋病;二是只要当年卖过血的人,那时候十天半月间,有过发烧的,今天必是艾滋病;三是有了艾滋病,先来的症状和十年、八年前一样,和感冒发烧一模样,吃点退烧药,烧退了,人就回了原样儿,然在半年后,也许三五个月,那病发作了,浑身没有力气了,身上生疮,舌头溃烂,日子就枯干得没有水份了。人熬着,三个月至半年间;也许你能撑上八个月,可你很难撑过一年整。然后,然后你就死掉了。

和树叶飘落一样死掉了。

灯灭了,人就不在世上了。

爷爷明白的第四个事,是这不足二年里,丁庄每月都死人。差不多家家都死人。一连死了四十几个人,庄头的坟,如卧在田野上密匝匝的麦捆儿。病的人,有的以为是肝炎,有的说是肺上有影儿,有的肝、肺都好着,就是吃不下一口饭。半月后,人饿得如了柴草样,三朝两日吐口血,或吐出半盆儿血,人就下世了。和树叶飘落一样死掉了,灯灭一样不在世上了。那时候,都说他或她是有了胃病了,有了肝病了,有了肺病了,其实间,这都是热病。都是艾滋病。明白的第五个事,是原来热病都是外国人的病,城里人的病,心行不正的人才肯有的病,现在中国也有了,乡下也有了,有病的都还是正派人。而且是一有一大片,如蝗虫飞过庄稼地,一飞一大片。六是有了这病必得死,是人世上的新绝症,花多少钱你都治不愈。七是这病其实也才刚开始,大爆发要到明年、后年才来到。那时候,死个人就像死只麻雀样、飞蛾样、蚂蚁样。现在死个人像是死条狗。狗在世上比飞蛾、麻雀贵重得多。八是埋在爷爷屋后墙下的我,刚过十二岁,读了五年书,我就死掉了。吃个蕃茄我就死掉了。在庄头捡个蕃茄一吃我就死掉了。毒死了。半年前我们家的鸡被人下药毒死了。又过一个月,我娘喂的猪在庄街上吃了谁扔的一段萝卜死掉了。再过几个月,我在庄头上吃了人家一个蕃茄死掉了。那蕃茄是谁放在我下学的路边石头上的一个毒蕃茄,我一吃,满肚的肠子就如用剪子剪着样,没走几步就倒在了庄街上,待我爹跑着把我抱回家,放在床上我就口吐白沫死掉了。

         P8-P9

后记

   写作的崩溃

     ——代后记

       阎连科

2005年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十时,我写完了长篇小说《丁庄梦》的最后一页。搁下笔时,我独自坐在书桌前边,忽然间的烦躁不安,无所适从,急需和人说话、聊天的感觉前所未有地袭了上来,如同抽白粉的人突然袭发的烟瘾。那时候,我妻子回了河南老家,儿子在上海读书,又是上课时间,而我最知心的几个朋友,不知为何往日电话总是畅通,那一天,那一刻,却偏偏不是关机,就是不在服务区内。我连续打了几个电话,最后莫名地把耳机扔在桌上,颓然地坐了下来,有两行泪水无可遏制地长泄而下,人就如被抽去了筋骨般瘫软无力,那种被孤独和无望强烈压迫的无奈,如同我被抛在了一个渺无人烟的大海、一座不见鸟飞草动的孤岛。

那时候,楼下的汽车依然在现实中川流不息,而摆了几样家具的家里显出的空荡,却宛若荒漢的原野。我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木呆呆地盯着对面雪白的墙壁,仿佛望着小说中那“飘动的一群雪白的孝布”和“堆满了白雪样的家家都贴着白色门联的胡同”;还仿佛我在望着已经“渺无人烟了平原,苍茫着的平原”。内心的那种无所依附的苦痛和绝望,在1977年年底写完《日光流年》时曾经有过,2003年4月写完《受活》时也曾有过。但那两次都没有这次写完《丁庄梦》来得强烈和难以让我承受,让我难以言说。

我知道,这种强烈苦痛的绝望,不单单是写作《丁庄梦》的一次结果,而是一种长久写作的崩溃,是对完成的《丁庄梦》死亡式的祭奠,是从1994年开始动笔写作《日光流年》、到2002年写作《受活》、再到2005年写作《丁庄梦》的长达十二年苦痛的积累和爆发。曰光从窗外一如既往地透落进来,客厅的半空里尘埃飞动的声影清晰可见,宛若小说中无数的亡灵在我四周耳语。我就那么木呆呆地坐在那里,一任泪水横七竖八地流淌,脑子里一片空白,又一片摊着堆着的无序的麻乱。说不清为什么而苦痛,为谁而流泪,为何感到从无有过的绝望和无奈。是为自己的生活?还是为自己身外的这个世界?再或是为河南——我的家乡,乃至更多的省份和地区那些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的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艾滋病患者们的生命?也还许,是为自己的写作所面临的完成《丁庄梦》之后因耗尽心力而可能到来的穷途末路?就这样,我不知道自己坐在那儿到底流了多少眼泪,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不再流泪而变得如木头人呆在那儿不言不动。只知道那天中午我没有吃饭,大概一点钟左右,我从家里出来,沿着离我家不远的北京十三号线的轻轨铁路边上的人行道,走到一片空无人烟的荒野,再次独自呆呆地坐在一块林地的边上,直到落日以后,重又回到家里,才又重新感到现实意识渐渐地恢复和活着就必须有的俗事对生命支撑的必要。

接下来,我吃了一包方便面,没有洗脸,没有刷牙,也没有脱衣服便倒在了床上。竟然一觉睡到第二天天亮,如一个经过长途跋涉的旅人,暮黑时一下倒在旅店的床上一样。在之后的三个月里,我又对小说进行了几番修改,每次修改,也都是对生命与绝望的又一次体味。又一次对写作的无望的感受。现在,终于可以把《丁庄梦》交到出版者的手里,而我感到交出去的不仅是一部小说,还是一卷痛苦的绝望。而留下来的,是依然如故的我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的世界。我不知道《丁庄梦》写得好与不好,但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在写作这部二十几万字的小说时,它消耗的不是我的体力,而是我的生命;是我的寿限。在把二十几万字改成不足二十万字时,它表达的不仅是我对生命的爱,还表达着我对小说艺术笨拙的热爱与理解。

现在,读者和专家尽可以对它说三道四了。尽可以把口水吐在《丁庄梦》这本书上,但我已经可以坦坦荡荡、可以平心静气地对任何人说:“写《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时,我用我的心力了,用我的生命写作了。”你们可以不看《丁庄梦》,不看《受活》,不看《日光流年》,但你们看的时候,我将无愧于你们,无愧于我的每广位读者。唯一使我感到不安的是,在这个充满欢乐的世界里,你们读我的小说时,读这部《丁庄梦》时,我不能给你们带来这些,而只能给你们带来刺心的苦痛。在此,我将向你们表示道歉。

向每一位因我给你们带来苦痛的读者表示我的歉疚。

     2005年11月23日

     于北京清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丁庄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连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29485
开本 其他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