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从哪里来?海水从哪里来?岛是怎样形成的?大海是“平”的吗?大海是“平”的吗?海岛都有哪些奇观?海洋有哪些千奇百怪的生物?……想对蕴涵无穷奥秘的海洋有所了解,那就赶快来看本书吧。它将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带你邀游海洋世界。
图书 |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15海洋奥秘)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海水从哪里来?海水从哪里来?岛是怎样形成的?大海是“平”的吗?大海是“平”的吗?海岛都有哪些奇观?海洋有哪些千奇百怪的生物?……想对蕴涵无穷奥秘的海洋有所了解,那就赶快来看本书吧。它将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带你邀游海洋世界。 内容推荐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是一套引人入胜、以环境保护为主旨的自然百科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这套书系邀游太空和地球,邀游海洋和山川,邀游动物天地和植物世界;大至无际的天体,小到微观的细菌——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激发起你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海洋奥秘一册。 目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前言) ◎漫话海洋◎ 从“沧海桑田”说起 古人对“水”和“陆”的认识 “火球冷缩”和“冷球变热” 海洋形成的种种说法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与海 海底扩张和板块学说 海水从哪里来 海和洋的区别 海洋的颜色 大海是“平”的吗? 海底是什么样子? 海洋的脾气 潮汐是怎样形成的 “海怪”的传说 大西洋“魔鬼三角”之谜 ◎海底宝藏◎ 海水本身就是宝 洁白食盐海水生 向海洋要能源 到海滨去“淘金” 海洋中的矿山 “海底热液”和“海底烟囱”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 海洋中的核能源 海水馈赠的种种元素 海底的“金属团” 海水发电 ◎海洋生物◎ 生命在海洋中诞生 五彩缤纷的藻类 “水晶宫”中的珊瑚 美丽的贝和珍珠 我国的“四大海产” 海鱼种种 南极的磷虾 穿衣睡觉的鱼 变幻色彩的石斑鱼 伪装惑敌的蝴蝶鱼 形形色色的海鱼 海藻提炼重金属 海上“种植”石油和天然气 ◎海岛奇观◎ 岛是怎样形成的 宜人的海岛气候 独特的海岛风光 迷茫的千里海雾 壮观的长山群岛 神秘的蛇岛 庙岛列岛和海市蜃楼 北长山岛上的玉石球 南长山岛上候鸟多 古老的大黑山岛 竹山岛竹林之谜 砣矶岛上彩石多 布满蝎子的大钦岛 鸟语花香的海驴岛 秦山岛的海蚀现象 “东海蓬莱”嵊泗列岛 大洋岛的通天洞和通海洞 岱山岛上的“千岛湖” 舟山岛和大渔场 鲜为人知的南麂列岛 一衣带水的马祖列岛 状如章鱼的平潭岛 海上门户金门岛 湄州岛上的“中国女海神” “海上花园”厦门岛 我国最大的台湾岛 火山岛——兰屿 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爱我海洋◎ 防止海洋污染 发展海水养殖业 走向海洋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从“沧海桑田”说起 东晋炼丹家葛洪,酷爱神仙导养之术。他写过一本《神仙传》的书,书中说有个叫王远的人,就住在东海县。有_天,王远遇见了麻姑。麻姑是海上神仙,王远有幸见到麻姑大仙,那真不知有多高兴。麻姑告诉王远,她曾三次见过东海变成桑田,说蓬莱之水比过去浅多了。这就是“沧海桑田”典故的最早出处。从此,一代一代往下传,用它做成语,比喻世事变化之大。神话里的“神仙”能活百把千年,我们一生不过八九十年,这在宇宙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别说三次,一次也见不上。但沧海能变桑田,桑田也能变沧海,这倒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实,神话所反映的,正是人类几代、几十代人对自然认识的积累。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写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他经过太行山一带,在山崖上发现许多蚌壳和卵石。这里距离东海有千来里,怎么海里的蚌壳爬到这么远的高山上来了呢?可见昔日的东海就在这里,今天之所以成了陆地,是砂石浊泥把海填平了。沈括有此发现,且作了一番解释,这在科学技术不很发达的古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按现代人看问题的方法,这种变化可以追溯到六亿年以前。原来,我国长江流域广大地区曾是一个大海,叫古扬子海。这个大海至少有三亿六千万年历史了。根据这个地区沉积岩及其动植物化石分析,当时气候温暖,海洋生物繁殖极快,动物死后的骨骼堆积在海底,形成很厚一层碳钙沉积,就是今日陆地上数千米厚的石灰岩。大海东面直通太平洋,西面与印度相连。 海底沉岩中贮存了丰富的磷、铁、猛、钒、铀等,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两亿四千万年前,地壳上升,海水退去,古扬子海便消失了。海底上升,花岗岩浆侵入上来,带来了铁、铜、铅、锌、锑、金和汞等金属矿床。难怪长江流域这么富庶,原来这富庶的根子,几亿年前就扎下来了。 我国东南边缘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大海,以南海最深,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212米,中部更深,有3600米,有一个海沟5567米,就是把全国闻名的南岳填进去还不及它的1/3呢。可是这么深的大海,过去曾是一块陆地。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大片陆地和现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原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一次大地壳运动,才形成现在的局面。 我国喜马拉雅山有世界屋脊之称,东西绵延约2400多千米,南北宽约200—300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有谁想到它是海底升起来的呢?珠穆朗玛峰海拔8000多米,那地球之巅,再没有比它还高的山了。人们就在那距天一步之远的顶端,找到了海底碎泥沙沉积形成的岩石,还发现了生活在浅海区的动植物的化石,如三叶虫、腕足类、舌羊齿、海藻等。1960年,我国登山运动员在希夏邦马峰发现了鱼龙化石。鱼龙是一种巨大的海洋动物,体长达十多米,如果不是沧桑之变,无论鱼怎么凶猛,怎么善游,也不可能攀登到这海拔8000多米的高峰上来。而且南海至今还在加深,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升高,只是进行得十分缓慢,人们感觉不出来罢了。 沧海变桑田的原因还不只是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也能导致沧桑变化。比如发生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气候变冷,大量海水凝固成冰,像南极的冰山,全世界各地都有,海面下降,浅水区都成了陆地,这就是“冰期”。冰期过后,冰雪融化,海面又升高,许多陆地又成了海洋,这就是“问冰期”。 距今15000年前,世界陆地面积比现在大得多,英伦三岛和欧洲连在一起,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彼此相接,渤海、黄海、东海的大部分则是荒草遍野,耐寒的禽兽出没其问。距今12000年前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海水涨到接近现在海面的位置。这冰期与问冰期的变换,就这样改变了海陆分布的轮廓。 古人对“水”和“陆”的认识 《圣经》上说,早先的世界,浑浑噩噩的,暗天无光,昼夜不辨,上帝很不高兴,大声吆喝:“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明,这便是白天,是世界上第一个白天。 第二天,上帝在光亮中一看,“啊呀,这像什么话!这么一个世界,天上地下都是水,应该把水分隔开来。”于是,水往下落,天往上升,在上的是天,在下的是水,天水相接,倒也美丽。 第三天,上帝仍不高兴。这大千世界,应该丰富多彩,怎么能让水占满全球?于是水上出现了陆洲,陆洲上长出树木花草。 第四天,上帝请来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白天太阳照明,晚上月亮作灯。 第五天,上帝更忙了,为天空造出了飞禽,为海洋造出了鱼鳖,为陆地造出了野兽和牲畜。 第六天,上帝造出了人。 第七天,上帝望着自己的精心制作,会心地笑了:“天地万物,俱已齐备,我该休息了。” 上帝创造世界,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创造了一切,一切归功于上帝,这便是虔诚的基督信徒对世界起源的认识,他们把这一天叫做圣日,圣日是上帝安息的日子,又叫安息日。从此,大家就在这一天停止工作,去礼拜上帝,就叫礼拜天。 上帝创世之说,就跟俄罗斯人说“大地驮在三只巨大的鲸鱼背上,而鲸鱼则游在海洋上”一样离奇,现代人当然不会相信。但是对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作某些想象外国有,中国也有。中国的说法则更加有趣。 “盘古开天地”后,水神共工与黄帝的子孙颛顼争做天下霸主,大动干戈,打起仗来了。共工兴风作浪,长于水战。他带领部下,乘着木筏向盘踞陆地的颛顼进攻。颛项佯装败退,引共工登陆。共工性情暴烈,有勇少谋,抛弃木筏,穷追不舍。忽然间颛项转过头来,把共工杀得惨败。恼羞成怒的共]二,猛地向不周山撞去,竞把支撑天穹的四根大柱子撞倒了,把吊系在地的四根绳索弄断了。霎时间,电闪雷鸣,天崩地裂,世界竞改变了模样:天穹往西倾斜,大地朝东南陷落。那天河里的水,山沟里的水,大河小溪里的水……全流进这个陷落的地方。从此,一片汪洋大海,便在我国东南方出现了。 然而,“上帝创世”也好,“水神作乱”也罢,毕竟都不是现实。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关于海洋的形成,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假说。 P3-7 序言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巨人安秦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战无不胜的英雄,他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象征。 然而,作为海神波塞东和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战无不胜的秘诀在于:只要他双脚不离开大地——母亲,他就能汲取无尽的能量而所向无敌。 安泰的秘密被另一位英雄赫拉克勒斯察觉了。赫拉克勒斯将他举离地面时,安泰失去了母亲的庇护,立刻变得软弱无力,最终走向失败和灭亡。 安泰是人类的象征,地球是母亲的象征。人类离不开地球,就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是由土地、空气、水、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早已存在了,人类后来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通过文明进程征服了自然世界,成为自然的主人。 近代工业化创造了人类的高度物质文明。然而,安泰的悲剧又出现了:工业污染,动物濒灭,森林砍伐,水土流失,人口倍增,资源枯竭,粮食危机……地球母亲不堪重负,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人类自身严重的危害。 人类像英雄安泰那样,曾努力依靠科技来摆脱对地球母亲的依赖。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上天,使人类向月亮和其他星球“移民”成为可能;通过对宇宙的探索和征服,人类努力寻找除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间,流传几千年的神话开始走向现实。 然而,对于广袤无际的宇宙和大自然来说,智慧的人类家族仍然是幼稚的——人类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对宇宙时空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任何成功的旅程都始于足下——人类在本世纪仍然无法脱离大地母亲的庇护。 美国科学家“生物圈二号”的实验,企图建立起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的人工生物圈,用以脱离地球后的人类能到宇宙中去生存。然而,英雄安泰式的美好理想失败了,就本世纪可预见的人类科技文明而言,地球生物圈无法人工再造,它将成为人类的伟大梦想而因此付出代代相传的努力! 英雄失败后最大的收获是“反思”。舍近求远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何不珍惜我们现在的生存空间,爱我地球、爱我母亲、爱我大自然,使她变得更美丽呢? 这使人类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类虽然主宰着地球,同时更依赖着地球以及与地球万物的共存;如果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青少年是明天的主人、世界的主人,21世纪是科学、文明、人与自然取得和谐平衡的新世纪。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家园是每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职责。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是一套引人入胜的自然百科和环境保护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这套书系遨游太空和地球,遨游海洋和山川,遨游动物天地和植物世界;大至无际的天体,小至微观的细菌——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激发起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全球性的“足球热”表达了人类的爱“球”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竞争需要规则,世界需要和谐。 世界上有很多球,人类已能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球。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选择!爱地球、爱自然就是爱世界:就是爱母亲、爱人类、爱你自己。让我们从了解母亲开始,珍惜我们的“球籍”,用“爱”来读这套书吧! 方国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15海洋奥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国荣//顾铁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20327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5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7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