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变色龙(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欧·亨利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称他是一个“没人能比的艺术家”。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意义深刻,形象鲜明。其中轻快幽默者妙趣横生,让你会心而笑,又若有所思,久久回味;而凝重深沉者则荡气回肠,令人心灵震颤,难以释怀。作者对种种社会弊端痛加针砭,对庸俗生活无情嘲讽,对底层民众深切同情,对光明未来无限向往,使我们深受启迪,产生共鸣,心怀感动。本书精选了《变色龙》、《万卡》、《套中人》、《第六病室》等25个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世界文学大师契诃夫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为后世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结构严密、语言简练、讽刺尖刻的短篇小说。本书收入《变色龙》、《万卡》、《套中人》、《第六病室》等25个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十九世纪俄国社会中所习见的凡人小事为素材,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从独特的角度,对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作了有力的揭露和鞭挞,对小市民的庸俗、贪欲、投机钻营进行辛辣的讽刺,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寄予深切的同情。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促人深思,发人深省,既让你感到酣畅淋漓的痛快,又让你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些短篇小说确有永恒的魅力,永远值得阅读。

目录

前言

喜事

她走了

钉子上

在理发店里

劝告

胖子和瘦子

变色龙

假面

普利希别耶夫军士

苦恼

在法庭上

万卡

幸福

第六病室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

套中人

醋栗

关于爱情

姚尼奇

出诊

宝贝儿

公差

带小狗的女人

在峡谷里

新娘

试读章节

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个警察,生着棕红色头发,端着一个粗箩,上面盛着没收来的醋栗,装得满满的。四下里一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你竟敢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美洛夫忽然听见说话声。“伙计们,别放走它!如今咬人可不行!抓住它!哎哟……哎哟!”

狗的尖叫声响起来。奥楚美洛夫往那边一看,瞧见商人彼楚京的木柴场里窜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跑路,不住地回头看。在它身后,有一个人追出来,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开怀的坎肩。他紧追那条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抓住那条狗的后腿。紧跟着又传来狗叫声和人喊声:“别放走它!”带着睡意的脸纷纷从小铺里探出来,不久木柴场门口就聚上一群人,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

“仿佛出乱子了,官长!……”警察说。

奥楚美洛夫把身子微微往左边一转,迈步往人群那边走过去。在木柴场门口,他看见上述那个敞开坎肩的人站在那儿,举起右手,伸出一根血淋淋的手指头给那群人看。他那张半醉的脸上露出这样的神情:“我要揭你的皮,坏蛋!”而且那根手指头本身就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奥楚美洛夫认出这个人就是首饰匠赫留金。闹出这场乱子的祸首是一条白毛小猎狗,尖尖的脸,背上有一块黄斑,这时候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它那含泪的眼睛里流露出苦恼和恐惧。

“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美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干吗竖起手指头?……是谁在嚷?”

“我本来走我的路,官长,没招谁没惹谁……”赫留金凑着空拳头咳嗽,开口说。“我正跟米特利·米特利奇谈木柴的事,忽然问,这个坏东西无缘无故把我的手指头咬一口。……请您原谅我,我是个干活的人。……我的活儿细致。这得赔我一笔钱才成,因为我也许一个星期都不能动这根手指头了。……法律上,官长,也没有这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要是人人都遭狗咬,那还不如别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好。……”

P24-25

序言

安·巴·契诃夫(1860——1904)出生于俄国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他的祖先是农奴。一八四一年,他的祖父以三千五百卢布的赎金换取了本人和家属不再做农奴的人身自由。一八四四年作家的父亲到了塔甘罗格市,成了一名店员,十余年后他自己开了一家小杂货铺。严厉的父亲常常命令儿子们站柜台、做买卖,所以契诃夫说自己小时候“没有童年”。一八七六年,作家的父亲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为躲债他悄悄前往莫斯科谋生,接着一家人亦相继迁居莫斯科,只留下契诃夫一人在塔甘罗格,他靠教家馆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度过了三年相当艰辛的生活。一八七九年,契诃夫进入莫斯科大学学医。一八八四年,他大学毕业后在莫斯科近郊的伏斯克列辛斯克和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农民、地主、官吏、教员等各式人物,这无疑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有良好的影响。

一八八0年三月九日幽默杂志《蜻蜓》第十期发表契诃夫的两篇处女作:短篇小说《一封给有学问的友邻的信》和幽默小品《在长篇和中篇小说中最常见的是什么?》。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契诃夫文学生涯的开端。

自一八八三年起,他以契洪特为笔名,写下了不少幽默佳作,如《钉子上》、《一个文官之死》、《胖子和瘦子》、《变色龙》、《普利希别耶夫军士》。契洪特的这些优秀幽默短篇小说的内容深刻、形式完美。《钉子上》和《一个文官之死》展示了沙皇俄国的官场丑态:强者倨傲专横,弱者低头哈腰。蛆虫般的切尔维亚科夫及其奴才心理正是这种官场生活的产物。“瘦子”和“胖子”本是自幼相好的朋友,久别重逢,他们俩拥抱接吻,热泪盈眶,但寒暄之间当了八等文官的“瘦子”得知“胖子”已是“有两个星章”的“三等文官”,他顿时“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而当“胖子”向他伸手道别时,他只敢“握握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写于一八八四年的《变色龙》告诉读者,在沙皇俄国将军家中的一条狗也比普通人重要,巡官奥楚美洛夫之流在有权势者的家犬前摇尾乞怜,而对老百姓却张牙舞爪。《变色龙》是契诃夫送给人世的一面镜子,在百余年后今天在一些“现代人”身上还有着“变色龙”的奴性。

在一八八四至一八八六年间,契诃夫的视线转向普通劳动者,描绘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歌女》描写了“上流人”如何恬不知耻地凌辱一个无依无靠的歌女。《苦恼》是契诃夫在早期创作中实现的一次思想和艺术的飞跃,它的结尾(人向马儿诉苦)十分强烈地渲染了沙皇俄国的世态炎凉。《万卡》可以说是《苦恼》的姐妹篇。九岁童工的稚真心灵,他的学徒生活的苦楚,他对祖父和家乡的眷恋——这一切在篇幅不大的作品中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渗透,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非凡的才华使契诃夫声誉日增。一八八八年十月帝俄科学院授予他“普希金奖金”。从发表“第一篇小东西”到荣获“普希金奖金”前后相隔仅八年半时间,俄国文坛上鲜为人知的契洪特变成了彼得堡的“红人”契诃夫。从八十年代下半期起,契诃夫开始写剧本。《蠢货》、《求婚》、《结婚》和《纪念日》等独幕轻松喜剧在内容和笔法上接近于契诃夫的早期作品,其中有的甚至就是他将自己的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而在剧本《伊凡诺夫》中,契诃夫塑造了八十年代的“多余的人”。

一八九0年春,身体赢弱的契诃夫万里迢迢穿过西伯利亚,前往沙皇政府流放和惩罚犯人的萨哈林岛。这是一座人间“地狱”,在这里契诃夫亲眼目睹种种野蛮、痛苦和灾难,这使他日益疏远甚至否定那曾经占据他心灵达六七年之久的托尔斯泰哲学,也使他开始认识到为反动的《新时报》撰稿带给他的只是“祸害”,并开始纠正自己不问政治的倾向。也正是在这时契诃夫写出了震撼人心的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将沙皇俄国影射为一座阴森的监狱。

一八九二年,契诃夫在梅里霍沃购置了庄园并在那里定居。一八九八年起,他因病情加剧,尊医嘱迁居黑海边的稚尔塔。在一八九0至一九00年间,契诃夫先后去米兰、威尼斯、维也纳、巴黎等地治病、疗养和游览。一九0一年,他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天才演员奥尔迦·克尼碧尔结婚。

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初为止,俄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激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契诃夫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契诃夫的民主主义立场和思想越来越坚定,而这正是他后期小说和戏剧创作的思想前提。他的小说和戏剧创作进入了全盛时期。他的中短篇小说涉及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例如,《农民》、《新别墅》、《公差》、《在峡谷里》等作品所描绘的是当时俄国农村的贫困、落后和愚蛮,农村中的贫富悬殊和矛盾。这些作品也反映了劳动者的自发的不满和反感。契诃夫的著名剧作《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和《樱桃园》也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资本主义在俄国迅速发展,它提高了工农业生产力以及科学和技术水平,但同时也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了灾害和苦难。《女人的王国》、《三年》和《出诊》对此作了契诃夫式的反映。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金钱的罪恶势力渗透到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市民习气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契诃夫一直是庸俗习气的审判者,高尔基称他是“庸俗的仇敌”。在《姚尼奇》、《醋栗》、《挂在脖子上的安娜》等晚期作品中,他以更加犀利的笔触暴露庸俗,剖析知识分子的精神堕落。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俄国正酝酿着一九0五年大革命,“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的社会情绪十分强烈。契诃夫在许多作品中艺术地反映了这种情绪。尽管《套中人》、《醋栗》、《带小狗的女人》、《语文教师》、《出诊》、《公差》、《新别墅》、《农民》、《新娘》等作品中描绘的是极不相同的生活现象,但它们都渗透着“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的社会情绪,洋溢着民主精神,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契诃夫作为一位医生,一贯热心公益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为穷苦农民免费治病。可是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一九0四年六月,他的病情恶化。他在妻子奥尔迦·克尼碧尔的陪伴下前往德国的巴登维勒治疗。是年七月十五日,契诃夫在该地逝世,结核菌夺去了年仅四十四岁的杰出的艺术家的宝贵生命。

契诃夫是世界文坛上一位罕见的艺术家。他的小说经受了百年的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这是契诃夫小说的重要特征。契诃夫的着眼点总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但他不作自然主义的描绘,不陷人日常生活的“泥沼”,他对生活素材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选择”,而在创作过程中又进行“推测、组合”,使生活素材形象化和诗化,从平平常常的似乎是偶然的现象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在篇幅有限的短篇小说中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发展,勾勒出他们精神面貌的变化过程,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这种独树一帜的心理刻画是契诃夫小说的又一艺术特色。短篇小说的体裁特征不允许他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本身作细致多面的直接描写和刻画,于是他“努力使人物的心情在他们的行动中就清晰可见”。契诃夫在创作实践中一直遵循这个原则,使篇幅有限的短篇小说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读者以具体和深刻的印象。这是契诃夫对世界文学宝库所作的一大贡献。

真挚深沉的抒情性是契诃夫小说的另一特色。契诃夫不仅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情绪,描写人物的觉醒或堕落,而且巧妙地流露他对觉醒者的同情赞扬,对堕落者的厌恶否定,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丑恶现象的抨击。他在作品中真诚地抒发自己的情思,但又做得异常巧妙。他总是把抒情流露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把抒情流露巧妙而合理地安排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即安插在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与人物性格已经替抒情流露准备了成熟条件的地方。另外借景抒情也是契诃夫在小说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契诃夫小说还有一个举世公认的重要特色:紧凑、简练、言简意赅,“内容比文字多得多”。为求作品能严密和紧凑,他主张“用刀子把一切多余的东西都剔掉”。他的另一个见解是:“在短篇小说里,留有余地比说过头好。”“小说里所短缺的主观成分,读者自己会加进去的。”正因为他在写作实践中认真贯彻了这些主张,所以他的中短篇小说总是紧凑和简练的,而形象又总是鲜明的。读他的作品,读者总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总感到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足见契诃夫创立了一种崭新的短篇小说体裁:抒情心理短篇小说。它形成于一八八六年,代表性作品是《苦恼》和《万卡》。这种抒情心理短篇小说体裁形成之后,随着契诃夫创作的发展而日趋完美,获得巨大的艺术概括力。

契诃夫离开人世已经百年,他的小说已经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瑰宝和珍贵遗产。

契诃夫将永远和进步人类在一起!

朱选森

二00五年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变色龙(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安·巴·契诃夫
译者 汝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38267
开本 32开
页数 3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4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0
14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