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是中国历代碑帖精华中的一册。收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祭黄几道文》,书中还附有详细的书写要点分析,以使读者更好地掌握苏轼的的字体特点,间架结构。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帖的面貌,要点分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有效的书法临习范本。
图书 |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祭黄几道文(中国历代碑帖集粹)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帖是中国历代碑帖精华中的一册。收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祭黄几道文》,书中还附有详细的书写要点分析,以使读者更好地掌握苏轼的的字体特点,间架结构。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原帖的面貌,要点分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有效的书法临习范本。 内容推荐 苏轼(一0三七年至--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一0五七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直到元符三年(一一00年)宋徽宗即位后,他才遇赦北归。苏轼为人正直、性情旷达,才华横溢,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表明了他的书法重在写"意"。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变化神妙莫测。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气势磅礴的艺术美感。黄庭坚曾在他的《山谷集》中评: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白当推为第一。" 本书主要收集了苏轼行书墨迹六种,分别为《黄州寒食诗帖》、《李太白仙诗卷》、《前赤壁赋》、《祭黄几道文卷》、《辨才帖》、《桤木诗帖》。其中《黄州寒食诗帖》为苏轼白撰诗并书。内容为抒发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的心情,通篇书法也写得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将苏轼的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之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因此被元朝鲜于枢评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目录 内容简介 正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祭黄几道文(中国历代碑帖集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季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1508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5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86 |
宽 | 200 |
高 | 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