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从1902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她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故事倾诉于笔端,一生共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出版后立即轰动了美国文坛,曾有作家称其“就文学成就来讲,和卢梭的《忏悔录》相比毫不逊色”。

怀着对海伦·凯勒这位伟大女性的崇敬之情,我们将她的三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集成书。本书还收录了海伦·凯勒各时期的照片六十余幅,带领读者走进她真实的生活世界。

本书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英文原文分布在每篇文章的开头,使读者在阅读海伦·凯勒人生故事的同时也能领略《Three days to see》的旷世之美。

目录

我生活的故事

黑暗来临/2

童年的美好生活/6

希望之旅/13

带我走出黑暗的人/16

走近大自然/19

爱是阳光雨露/22

走进知识殿殿堂/25

圣诞礼物/30

在波士顿/32

海洋/35

美丽的山间秋景/37

冬天/41

插上语言的翅膀/43

《霜王》/47

参观世博会/54

学习拉丁语/57

在纽约/59

在剑桥女子学校/61

艰难备考/65

五味大学/68

精神家园/73

美丽人生/81

友谊之光/88

走出黑暗

青春岁月/95

马克·吐温/106

我的事业/112

巡回演讲/1 18

珍贵友情/121

战乱时期/128

好莱坞之行/134

剧院生活/140

我的母亲/143

不惑之年的喜悦/148

告别黑暗的孤寂/152

老 师

和吉米在一起/162

童年/168

在救济院/176

盲人学校/181

实现梦想/187

新生活/192

新家/197

初见海伦/203

顽皮的小暴君/208

师生的较量/212

驯服野性/216

水赋予的灵感/220

纸片上的单词/223

生活的体验/226

坚定对海伦的信心/231

点燃希望的灯塔/23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37

第一天/240

第二天/243

第三天/246

试读章节

          带我走出黑暗的人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小姐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楚,是1887年3月3日,那天我刚好六岁零九个月。她的到来给我带来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前后对比一番,我不得不感慨万分。

那天下午,母亲告诉我家里要发生的这件特殊的事情,其他人也匆匆忙忙地进进出出,因此,我默不作声地走到门口,站在走廊的台阶上,安安静静地等候着莎莉文老师的到来。

午后的阳光穿过阳台上的金银花叶子,温暖着我仰着的脸。我有意无意地搓捻着那熟悉的花草的叶子,抚弄着那些为拥抱春天而绽放的花朵。我无从知晓我的未来会有什么奇迹发生,生活会向我敞开怎样的大门,我也没有深入地想过。在这以前的数个星期,暴怒、伤心和苦恼已经使我心烦意乱、疲惫不堪了。

你在茫茫大雾中驾驶过大船吗?你是不是会紧张而谨慎地向对岸缓慢驶去?你是不是还会不时地用各种仪器探测方位和距离?你的心会怦怦乱跳,惟恐发生意外。在没有接受教育之前,我就是这样一只航行在茫茫大雾中的大船,孤独无助地漂在浩淼的大海上。而且没有任何测量仪器,无法知道哪里才是我的目标。我常常在心中呼唤: “光明!光明!我要光明!”正是在这个时候,照亮我心灵的人来到了我的身边,光明照到了我身上。

我感觉到有脚步由远而近,慢慢地向我靠近,我认为是母亲,我下意识地伸出了双手。有人握住了我的手,接着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当时,我似乎就感觉到了,这个人能为我启示世间真理,能给我带来光明,能像母亲那样关怀我,给我以爱,她就是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小姐。

第二天早上,我就来到了莎莉文老师的房间。她送给我一个娃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朋友们集体赠送给我的,年老的劳拉·布里奇曼还亲手为娃娃缝制了衣服。我抱着娃娃玩了一会,莎莉文小姐就把我的手掌摊开,在上面慢慢地拼写出“doll(洋娃娃)”这个词。我把这种用手指拼写当做一种有趣的游戏,兴致勃勃地模仿着在她手上画。最后,当我的拼写准确无误时,我感到无比自豪,兴奋得脸都涨红了。我飞快地跑下楼,找到母亲,摊开她的手掌,把这个词拼写给她看。

当时,我没有想到这就是拼写,更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文字这种东西,只是依葫芦画瓢,单纯地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尽管我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我还是通过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学会了不少单词,还知道了它们的意思。我学会了拼写pin(针)、cup(杯子),以及sit(坐)、stand(站)、walk(走)这些动词。几个星期之后,我逐渐领悟到原来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有一天,我在玩莎莉文小姐送给我的新娃娃时,她把我原来的那个布娃娃也拿来放在我的腿上,然后她又在我的手掌上拼写出“doll”这个词,我就明白了大娃娃和小娃娃都叫“doll”,它们有着相同的名字。

一天上午,我始终弄不明白cup(杯)和water‘(水)的关系,和莎莉文老师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知道“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固执地认为“杯”就是“水”,“水”就是“杯”,把两者混为一谈。见我暂时转不过脑子,莎莉文老师也没有办法,她只好把这个问题暂时搁在一边,重新教我拼写“doll(洋娃娃)”这个词。我正在为刚才的问题烦恼,现在又来做这种讨厌的练习,我忍无可忍,抓起新娃娃把它摔在地上,心里觉得特别痛快。我从来就没有觉得像这样发脾气有什么不对,既没有觉得惭愧,也没有悔恨感。我根本不知道爱惜娃娃这一类的东西,在我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没有温柔和同情这两个词。莎莉文小姐对我的行为似乎视而不见,只是把那些碎片扫到炉子边上,我觉得很得意也很满足。然后,她递给我一顶帽子,我知道她要带我出去散步了。  沿着小路,我们走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着美丽的金银花,一阵阵芬芳扑鼻而来。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水龙头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的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一开始写得缓慢,后来就写得快一些了。我一动不动地站着,全神贯注地感受着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灵感袭遍了我的全身,我那尘封的记忆被唤醒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激荡着我的大脑,我似乎掌握了通向语言宫殿的钥匙。我彻底区分了“杯”和“水”这两个单词,水就是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心灵,可以说它赐予了我光明、快乐、希望和自由。当然,以后生活的路上仍然会有许多阻碍,但我坚信最终我一定能克服困难,走向光明。

我的求知欲望因为受到“水”的启发而日益强烈。原来,宇宙万物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有各自的名字,而每个名字都能启发我的新思想。回到屋里,我觉得碰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为我开始以全新的观点和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了。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娃娃,就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想把那些碎片拼凑起来,可是怎么也不能使它像当初那样完好无损了。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我的眼睛里充满了悔恨的泪水,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无法弥补的事情,我深感惭愧和懊悔,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有这样的认识。

那一天,我学会了拼写许多单词,有father(父亲)、mother(母亲)、sister(妹妹)、teacher(老师)等。这些神奇的词汇就像一团团花簇把我的整个世界装点得美丽异常。记得那天晚上,我喜滋滋地独自躺在床上,想着这一天如此巨大的收获,企盼着天赶快亮,开始新的学习。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孩子!

是莎莉文老师重塑了我的生命,照亮了我的心灵,使我的灵魂开始觉醒。

P16-18

序言

海伦·凯勒_20世纪的奇女子,她在用独特的方式诠释生活的含义,用惊人的毅力书写生命的神话。

幼时的那场猩红热无情地夺走了海伦的视力和听力,使原本健康的她永远地与黑暗与寂静为伴,无声无影的世界曾经令她彷徨无助。是莎莉文老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个又盲又聋的小女孩的命运,她们一起与命运抗争,毫不迟疑地接受命运的挑战。她们用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奇迹,谱写了辉煌的人生之歌。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引领下、在亲人的关怀下、在朋友的鼓励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她靠着坚如磐石、韧如蒲苇的性格驾驶着人生的风帆执著前行。她用惟一的感觉器官——触觉,打开了心灵之门;她学会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唇读,来“听”别人讲话;她靠着勤学苦练学会了说话并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学业,并成为哈佛历史上第一个荣获荣誉学位的女性;她兴趣广泛,除了嗜书如命,还喜欢骑马、游泳、划船,酷爱戏剧表演,喜欢听歌剧;她在好莱坞的舞台上出演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的影片;在世界各地演讲是她生命和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让生命精彩……她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故事倾诉于笔端,一生共完成了14部著作,其中《我生活的故事》出版后立即轰动了美国文坛,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现在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曾经有专家称其“就文学成就来讲,和卢梭的《忏悔录》相比毫不逊色”。

海伦·凯勒一生致力于盲人慈善事业。她从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客,她还被政府称为全美30名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盲聋儿童。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在她80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怀着对这位伟大女性的崇敬之情,我们把她的三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以及散文名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集成书,带领读者走进海伦·凯勒的生活世界。为了让读者能够更系统地了解海伦‘凯勒的奋斗经历,我们在翻译原文的基础上把每篇文章都加了标题。我们还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英文原文分布在每篇文章的开头,读完本书的同时读者也阅读了《Three Days to See》这篇经典英文文章。

海伦·凯勒的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面对生活的力量和勇气,还有更多的启迪;她的名字已经成了坚忍不拔意志的象征;她传奇的一生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惊异和感动,还让我们从中解读到了奋斗、坚强和爱的含义。

                        译者

                      2005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跨越了盲聋的身体障碍与折磨,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坚毅精神,成为强者的永恒象征。

——纽约时报

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会忘记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本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罗斯福夫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伦·凯勒
译者 周海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5853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1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5
出版地 黑龙江
218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