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为什么工作(人一生中必须反思的关键问题)
内容
编辑推荐

你为了什么而工作?当你因为找不到工作的方向,对工作懈怠,对工作产生怨恨时,你就应该静静地反思一下“你为什么工作”这个简单而又包含着生命意义的问题。客观上,我们必须承认,工作的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员工的终极目标是要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只有当你对公司和社会更有价值的时候,你的价值才会被认可,你的事业才会有发展!

内容推荐

本书提出了人一生必须自我反思的关键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为公司创造价值,是员工生存的基础,也就是说,你创造的价值决定你的价值。如果人人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这个朴素的理念,主动工作、敬业乐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理想、抱负、事业、成功也就能够实现。

目录

第一章 为公司工作I:工作的本质是要为公司创造价值

把你的能力转换成价值

职业的基础就是创造价值

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造利润是公司的命脉

努力实现公司的目标

站在公司的角度想问题

想想你能为公司做什么

挖掘自身价值,打造人生亮点

第二章 为公司工作Ⅱ:成为公司的资产,而不是负债

不断增加工作附加值

不断创新,为公司增值

要忠诚更要提升业绩

掌握创造更高价值的方法

关注自己所创造的结果l

淡化个性,融入团队

不要成为公司的“负债”

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

第三章 为生命工作:工作是需要你用生命去做的事

工作是生命的一部分

工作让生命充满了活力

工作是一种精神寄托

工作是责任、是使命

工作是神圣的天职

工作是无上的荣耀

工作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第四章 为老板工作 :归根结底,你是在为自己工作

工作是为了实现双赢

老板成功,你才能成功

工作中的双赢原则

珍惜老板给的每一次机会

与老板站在一起

怀着感恩的心工作

如果你是老板

第五章 为自己工作:让工作成为你生活的必需品

工作给你带来了成就感

工作给你带来了快乐

工作磨炼了你的意志

工作提升了你的能力

工作拓展了你的视野

工作提供了你人际的需求

工作让你的生活丰富多彩

试读章节

在华盛顿有家比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该公司的一名业务员有个习惯,就是在每次接受客户委托之前,总要先花点时间去拜访该客户组织的高级主管。在问了一些有关业务委托方面的问题之后,这位经理总要向这些高级主管提出诸如“你负责什么工作”之类的问题。据这位业务经理讲,大部分主管回答是“我负责的是财务”或“我管的是销售”。不过也有人回答“我掌管500名员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说“我的责任是向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正确信息”,或者是“预测顾客需求才是我的责任”。

那些在工作中只强调过程或看重自己对下属拥有多少权利的人,不管他有多么高的职位,都只能在工作中充当配角。而对于那些看重贡献、创造价值的人来讲,不管他的职位多低,都拥有优秀员工的素质,他们的行动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价值,他们能够且敢于承担更多的责任。

看重价值的人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公司的整体业绩上,在工作中,他们视野广阔,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技能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他们明白部门和整个公司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各个目标的关系,并努力去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

能够时刻想着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的人,对工作也是极为负责的,会想尽一切办法挖掘自己的潜力去创造价值,以期实现自己的最高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那些不懂得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的人,工作总是懒懒散散,得过且过,丧失了进取心,自己的潜能也就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往往视工作为满足生存的需要,其自我价值根本就无法实现。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是自我价值的表现。假若一个人在工作中没有这种创造价值的观念,就会找不到人生的目标,最终葬送自己的前程。

P18-20

序言

      当你有价值时,你的价值才可能被认可

由于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职业培训工作,在培训中我经常提到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工作?回答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有的人说:“我毕业了,当然要工作。”有的人说:“我要养活自己,要养家糊口,所以必须去工作。”有的人说:“我要赚更多的钱,让自己及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因此我要工作。”还有的人说:“我会工作,有工作能力,为什么不去工作。”也有人说:“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因此,我要工作。”

这些各种各样的回答,听起来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的回答却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工作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当然,不可否认工作确实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些需要,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一些需要吗?回答是否定的。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创造价值。实际上,当你进入公司的时候,你在从事一个职业,职业的基础就是要创造价值。你是在为社会提供某种价值,原则上社会不欠任何人的。任何一个公司,如果竞争力不够好,就要倒闭,因为社会没有道理养活一个不能创造价值的公司。所以,公司也不欠任何一个员工的。如果你不创造价值,你是没有道理让社会负担你生存的条件。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想问题,我觉得很多的新员工,包括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工作人员,都会更成功一些。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站在社会的角度想问题,站在企业整体的运营角度想问题,站在上级的角度想问题,就会使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只有你变得对对方更有价值的时候,你的价值才会被认可,你才能得到你所希望的回报,或者说事业上更加成功。

这就是你为什么工作的原因。每一个工作着的人都应该首先弄清这个问题。如果你不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工作心态,你就可能得不到工作带给你的愉悦和利益,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永远与成功无缘。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某一城市一家医院同一病房里,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他们患病前都在公司上班,一位来自乡下农村,一位就生活在医院所在的城市里。

生活在城市的病人,他的亲朋好友来探望他时总是安慰他说:“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还有我们。你就安心养病吧!”他的老板和同事前来探望时,总是开导他说:“你放心吧,单位上的事,我们都替你安排好了,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养病……”

来自乡下农村的患者,他的家人——妻子和一个12岁的小男孩来看望他时,妻子总是不停地说这说那,“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还需要你来拿主意,你要快点好起来。”他的老板和同事来看望他时也说:“你是我们公司不可缺少的人才,离开了你,公司的运转十分困难,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办理,你要快点好起来。”

几个月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生活在城市的那位病人,在亲人、朋友、老板、同事一声声“你放心吧”、“你安心养病吧”的宽慰声里,意识中感觉到他们已经不需要自己,也就失去了活着的价值意义,渐渐地失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于是在孤独寂寞与病魔的吞噬中慢慢地死去。

而来自乡下的患者,在妻子、老板、同事“需要你活着”的声音中,感觉到自己不管是对于家人,还是对于公司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是有价值的。他感到自己必须活着,于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就是说“被别人需要”是人的一种天性,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被别人需要,生存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公司工作,也是如此。当你不被公司需要,在公司你没有了价值,你同样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这种人,不需要老板炒鱿鱼,自己也会因工作没有价值,生活没有意义而最终离开工作岗位。

要使自己的工作能为社会、公司、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你还需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所长,去创造更大的成果。一个人存在于公司中,就说明其有存在的价值。只要你不放弃,不懈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着公司利益努力奋斗,那么你的价值就会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这样,工作会让你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也使你自己更有价值。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人直到职业生涯的尽头,也没有弄清“自己为什么工作”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工作是为了创造价值,从而使自己更有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是离不开工作的。当然,工作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还培养了自己的能力、人格,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训练了自己的品格等,从而又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所以,只要真正弄懂了“自己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你才能知道工作的真正意义,你就能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卓越。相信在“工作创造价值”的驱动下,你的工作将会做得更出色、更优秀,你将会为社会、为公司、为他人创造更大的价值,你的价值也会更大,人生的成功也就不在话下了。

因此,当你找不到工作的方向,对工作懈怠,对工作产生怨恨时,你就应该静静地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工作”这个简单而又包含着生命意义的问题。

书评(媒体评论)

优秀的员工是免费的,因为优秀的员工能够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平庸的员工最昂贵,因为平庸的员工存在的惟一使命就是打击优秀的员工。

        ——世界优秀企业的选、用、育、留人的准则

当你对公司有价值时,你的价值才会被认可。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比尔·盖茨 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

竭力尊重有能力的人;对高级人才只要认为值得,付出绝不吝啬;而让没有能力的人滚蛋,惩罚一到两次,然后就是解雇。

        ——杰克·韦尔奇 美国通用电气前CEO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为什么工作(人一生中必须反思的关键问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述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87984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9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21-49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