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丹巴美人谷
内容
编辑推荐

丹巴美人谷盛产美人。此外,它还是个有着古碉、藏寨等民族特色的地方。本书作者以抒情的笔触深情地赞美了丹巴的这三大特色,并辅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旅游类读物。

内容推荐

位于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丹巴县,似空谷幽兰,随着当代旅游热的升温而被发掘了出来,丹巴独一无二的梅花状地形;保存完整、数量众多、形态各异、饮誉世界的古碉楼;如珍珠般散落于田野中的古藏寨;还有那如幽兰般淳朴、善良、美丽的丹巴姑娘,以及关于她们的美妙传奇;更有那神奇而绚丽的民俗风情……这一切构成了丹巴——这个诞生美人的故土。作者以抒情的笔触深情地赞美了丹巴的三大特色——古碉、藏寨、美女,并辅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旅游类读物。

目录

序言

品书知味识丹青(代序)

自序

苍波载梦泊--丹巴

流淌着诗情的地方

藏寨风情画活水源头来

神奇的饮食文化多彩的民风民俗

静夜思--白与黑的思考

月色下的罕额依村

自然面廊美如梦 石英壁画叙古今

心中的太阳--墨尔多神山

情海拾贝臧家遗珠

空谷佳人--丹巴女

雪域高原的吉祥之花

没落后的古堡--巴底官寨

康巴之花

章谷酒香梦回首一川激流英雄泪

风俗禁忌含玄秘藏有天机丹巴风

让我如何不想她(代后记)

附录

试读章节

有时我觉得,生活就是一条河,水涨就有水落时,那没有关系。在生活给我们增加麻烦与挫折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照彻人心的哲理和诗情。艰难给了人们蓬勃的活力,困苦逼着人们去开拓生命的疆域。

在时间这条河流里,每一秒钟留不住牛命,却会留下每一秒钟生命的记忆。走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关心大自然,也算是对生命的一种馈赠!朋友,你说是吗?丹巴的山在呼唤你,丹巴的水在欢迎你,丹巴的古碉在盼望你,丹巴的姑娘在想着你,整个甘孜州都会拥抱你。去感受感受吧,你用全部生命智慧也永远填写不满的人生窄白,在那里你只要虔诚地去领悟,一定能找到解答。鹰的翱翔给吴天增添了几许寥廓,几声大鹏鸟的啼叫使人感到原始森林的幽深无涯,足可窨蓄风云,蕴化太幺,秘藏天机。

丹巴的风才是真正的清风,纯净无尘,又因梅花形的地形关系,那风声还各有千秋。其声飒飒者,此风必从山涧生出,携百药花盛、百草之鲜,它轻轻地掠过草地路径,药花的芬芳、辛良之味,气息清散,令人神清气爽;其呼呼如隐隐雷动之风,必牛于丘壑,穿过重重森林,携松脂的浓馥、柏叶的清香、山梨的甘饴、贝母的冽芳,这其中隐约还混含有一丝原麝之香,浸肌润肤,使人心旷神怡;至于那嘤嘤然如洞箫横吹、如柔簧低回一样的风,其必生于霞霓之端,或轻柔如雨,或纷扬瑞雪,经冬历夏,往来于云隙之间,无论空中飞的苍鹰、金雕、云雀还是山中水中岩洞与草地上栖息的红鹦鹉、蓝翡翠、黄眉柳莺,几百种鸟儿的呜叫啼转之声都汇入风中,甜美、婉转,给人的确感觉是天地间始终是和谐的,人世间也始终是和谐的。没有惊扰,没有纷争,没有人间的尔虞我诈,没有人间的怨声谤语,没有说不尽的恩恩怨怨,世态炎凉。感受此风,心中无不生出一团宁静祥和,而更多的是庄严,是崇高,是向上向前的努力,而无左右磕绊的余绪。倘若你染有世俗之疾,生过妒忌之心,奸邪之念,也不要怕,听一听“美人谷”特有的清风,一头扎进大自然的怀抱,在那呼呼的风声中痛痛快快地生一回惭愧,生一回忏悔,生一身虚汗,你定会顿然猛省,幡然大悟。古人云:“粪虫至秽,尚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亦可化为莺虫而耀光于夏月”,何况人呢?

当微风拂去心头久蒙的尘灰,以诗意般的心境忆念“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时,不要忘记那是丹巴的风光告诉了你人牛的一切。

P167-168

序言

轻轻地翻开丹青先生这部《丹巴美人谷》的书稿之后,始终是兴致勃勃地阅读着,每当读到描写得十分精彩的段落,就又禁不住要击节称赞起来。

位于四川两部廿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丹巴这一地区,对于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大概都是相当陌生的。我自己就从未接触过有关这一地区的任何文献材料,今天突然在丹青先生多姿多彩的笔下,瞧见了这里挺立于云霞飞滚中的崇山峻岭,潺潺流泻着点点碧波的湖泊与小溪,遍地的绿草与鲜花,青翠欲滴的树丛。这是多么迷人的风景啊!

我也常常幻想着能够走遍祖国的美好河山,然而游历过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像丹青先生所描摹的这般仙境,不用说亲眼目睹的机会了,甚至还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真是孤陋寡闻得很。感谢丹青先生的生花妙笔,使我能够通过他文采翩翩的描述,看到和知晓了这一人间的圣境。

据说东晋的书画家宗炳,在年老多病之际,深知自己再也无法浪迹天涯了,于是将游历过的名山大川,画于居室的四壁,略尽观赏的乐趣,他将这称之为“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他用自己所说的这种“卧游”,代替在山水间的亲身徜徉,自然也赴很有意味的一桩趣事。感谢丹青先生精彩纷呈的笔墨,使我也得以在年迈体衰之际,足不出户,就轻松而又愉快地实现了这一点。

当然在《丹巴美人谷》这部书稿里面,对于山光水色和花草树木的描绘,还只是开启了令人神往的序幕。丹青先_牛接着又简洁地阐述了这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美不胜收的歌舞戏剧,虔诚信仰的宗教文化,原原本小的婚娴制度以及官吏设置的前后沿革。经过这样牛动活泼的介绍,读完了这些文字的朋友们,一定会很欣喜和清楚地了解这淳朴、康健与英勇的民族,或许还急切地想要知悉他们更多的情况。于是丹青先生就进一步探寻了他们历史的渊源,是在13世纪流血遍野的战乱、杀伐与残酷的屠戮中间,从西夏地区逃亡至此的人们,与当地的居民在日趋和睦的生活当中,融合成了多么优秀的后代。而在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途经这曜时,多少慷慨豪爽和热血沸腾的人们,还支援和帮助过漫漫征途上的革命队伍。多么悲壮、磊落和大义凛然的一部“民族史”,怎么能不让人读得热累盈眶,从心中生出无尽的钦敬和无穷的感想来!

在参观古代碉楼和官寨的途中,眺望着一路上倾塌的断垣残壁,丹青先生发出了多么浩茫的叹息。他长期从事于申报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此种学者身份,自然是具有看比我们这常人高远得多的眼光与素养,始终将保存这一记载着人类牛存方式的历史遗迹,当成是自己崇高的责任。他以这种对人类的命运和前景采取极端负责的心态,去面对历代所传存下来的一切古迹。

而在面对着这里的众多美女时,他又从心底里发出了由衷的赞口义,祝福她们追求和达到更为美好的人生境界。走遍了灭涯海角,接触过各色人等的丹青先生,自然是早就练就了一双洞察人寰的慧眼,在与这些美女十分短促的交谈之际,竟很细致地领略了她们真诚和善良的心灵。

几乎古往今来所有的人们,都会从审美的视角,深深地喜爱着容貌俏丽和心灵纯洁的女子。那如花似玉的脸庞,那袅袅婷婷的身影,那清脆悠扬的声音,那温情脉脉的举止,都会永远荡漾在自己的眼前,像一阵阵清爽的微风,一缕缕明净的月光,始终吹拂和照亮着自己宁静或焦躁的灵魂,留下异常欢快与神往的回忆。像这样对于美的向往和激赏,应该可以使得自己的心灵更加丰盈起来,更加洋溢出一种浓郁的诗意,更加增添着对于人世的挚爱。

也几乎是所有不懈地追求着升华自己艺术境界的人们,都会认同明代画家董其昌对此所总结的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形成渊博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又不断地在人生的海洋中,反复地进行着参照、检验和融会,这样自然就容易在下笔成章之后,充分地做到栩栩如生、情感浓郁和哲思深厚。丹青先生正是这样向前跋涉的,再加上他已经将优美的文字,运用裕如,从容挥洒,巧妙而有节制地做到可简洁,可繁丽;可刚劲,可旖旎;可明朗,可缥缈。从描摹的内容直到表达的形式,让他的这部《丹巴美人谷》,获得许许多多的读者。

在艺术道路上的攀缘前进,是永远也不会穷尽的,我深信丹青先生一定会继续奋勇地迈开他的步伐。因为他始终是十分自觉地将倾尽全部的生命,去直面社会生活,直而人类的灵魂,进行深邃和广阔的思考,并将此当成是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只要永远保持这种精神状态,他一定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林非

2004年5月2日于北京静淑苑

林非著名散文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牛导师、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后记

一湾山水,就那么空灵俊逸,崽韵深深地搁置在丹巴人的面前,历经千秋万代,一任风霜雨雪悄然掠过;一任春花秋月轻轻拂过,这就是丹巴人引为自豪的藏寨风情。生命永远不会干枯,那是因为你爱得太深、太纯、太浓。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基础,更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在丹巴,面对大自然的一切,能驱使你去作诗绘画,除了你心中无限的激情,还有你对中圈传统文化虔诚的叩拜。

从你迈进“美人谷”的第一步起,你就踏入了爱的氛围之中,那浓浓的、暖暖的、炽热的爱恋已经包围了你,最后将你融化……

“美人谷”出美人,那是人尽皆知的事实,那还用去看她们的容貌吗?她们就那样远远地站着,那种姿态就是美:她们在田里劳作,那种曲线就是美:她们静静的坐着,那种背影就是美。她们的美,在于那自然的一举手、一投足,不加矫饰的天然和纯真。嘉绒姑娘轻盈如蝴蝶,康巴汉子矫健如苍鹰,这些美的天使在嘉绒大地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记得第一次到丹巴的时候,不知为什么,这个陌生的地方,竟能带给我那么熟悉的感觉,仿佛一个浪迹人涯的游子,心缠岁月的沧桑和落魄,沿着从小就走熟的道路,一路寻根而来。躁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了,平静得如一泓清水。然而这平静的水面,并未失去生命,它是鲜活的,它总是泛起一道道细纹,是岸边的柳枝惊扰了它,还是天卜的云朵搅了它的清梦?我说不清。在丹巴我可以把什么都放下,而感到无比的轻松。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呢?放下功利,放下尘世中忙碌的、躁动的心,放下人与人之间难以愈合的伤情。你的心情归于平静,娇艳欲滴的野花开放在手边也不会产生诱惑:你的心灵归于旷远,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可以释怀,要想修补灵魂、澄清思想再没有比“美人谷”更理想的地方了。

我想我的前世一定在这里劳作过,不然,脚下的土地为何这样松软,它总是欢快地拥抱我的脚印。再看那清澈的溪水,一定曾映出过我的面容,不然,它为何丁丁冬冬不停地向我诉说?我来这里是要找回我前世的爱人吗?我不知道。姑娘们银铃般地笑声和碎金一般的阳光一起在林间跳跃,让我觉得满山遍野都是华词锦句,无论我走遍祖国多少地方,这里才是我人生最后的故乡。我要用一生的爱恋,永远为它歌唱。任岁月凋零,老朽的我还将会来到这座寻梦的天堂,在我灵魂皈依的尽头,我将高举装满美酒的金樽,遥祭嘉绒先祖不朽之灵!我愿化作丹巴涧中的水,溪间的流,洞穴的泉,山顶的雪,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虽然有时也有着被挤压的情思,被羁绊的个性,被埋没的憧憬,被封冻的心灵,但我别无所求,只有一个水晶般的心愿:刚自己的赤减,执著去追赶“美人谷”永驻的春天……

写作需要一定的状态,有感觉,有冲动,有点东西可写并能写得出来,这方是大幸。人是很容易衰老的,而且有点艺术灵感你抓不住也会稍纵即逝。写作实际上也是一种状态,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的真实状念以及内心世界演绎的状态。嘉绒人生活的那方天地,是河水滋养了它的灵气,土地孕育了它的厚重。在丹巴一脉相连的传承里,历经无数年的沧桑,仍存动人的韵致。岁月虽洗涤了它的经历,却又给它留卜珍贵的经验。它以丰腴的水土,多彩的民族风情,美好的传说,丰富的物产,向世人展示它动人的魅力。以它特有的轻灵,吸引人们的视线。这是个灵魂可以皈依的地方,静谧而丰盈。因此我选中了这个题材。这部书稿断断续续写了不少天,有负朋友们的厚望,特别是好友陈加林副州长,多次来电关注我的创作情况,没有他的不断鼓励,此书还不知拖到何年何月完稿。我深知自己的分量,对嘉绒藏族文化的研究,只能算作仞入此门。丹巴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寄予的厚望更使我感激不尽。借此机会我真诚地向为此书创作提供了许多帮助的杨嘉铭教授、冉光荣教授,以及引我走上康巴之路的梁同旭、朱小南、袁大俊等诸位朋友致谢。

2004年元宵夜于苏州春华苑书乐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丹巴美人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丹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930028
开本 32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4-08-01
首版时间 2004-08-01
印刷时间 200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8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