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富有创意,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本书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与思想史、哲学史以及美学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说明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富有创意,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本书凝聚著名学者袁济喜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与研究的心得与经验,并充分吸纳了关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大量重要和前沿的学术成就,着力彰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深挚博厚的人文精神,追求国学精神与现实人生的贯通,既注重对西方学科的借鉴,更追寻国学蕴涵。全书富有文献和思辨有机结合的学术风格。

本书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与思想史、哲学史以及美学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说明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授走出以往的静观模式。

在材料的选用上,本书力图突破以往同类著论偏重在诗文评的范畴上下工夫的局限,尽量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爬梳剔理。例如对六朝时代直接启发文论与美学的玄学与佛学思潮作了较深入的论述,而不仅仅作为一般的背景性交代。

本书每节开始部分列出叙述脉络,章后附有关键概念、思考题和参考书目,书后附有教学大纲有助干教学互动:加上全书详略分明,语言简约凝炼,因此,非常适合实际的讲授和学习。

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批评

绪说

第1章 利乐文明与先秦文论

第2章 儒家文论

第3章 道家文论

第4章 墨家与法家的文艺观

第5章 《吕氏春秋》与先秦文学批评的融汇

第二编 两汉文学批评

绪说

第6章 汉代儒家文论

第7章 汉代融会儒道的文论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绪说

第8章 文学批评的兴盛与风采

第9章 魏晋文论的自觉

第10章 刘勰与《文心雕龙》

第11章 钟嵘《诗品》的诗学观

第12章 保守论者与新变论者的文学观

第13章 北朝的文论

第四编 隋唐文学批评

绪说

第14章 隋代至盛唐的文学批评

第15章 中晚唐诗学批评

第16章 韩愈与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第五编 宋金元文学批评

绪说

第17章 北宋文学批评

第18章 南宋文学批评

第19章 南宋的词论

第20章 金元文学批评

第六编 明清文学批评

绪说

第21章 明代格调派与性灵派文论

第22章 明代的戏曲与小说批评

第23章 王夫之与明末清初文论

第24章 清代前朝至中期的诗学

第25章 桐城派古文理论

第26章 清代的词论

第27章 清代小说戏曲批评

第七编 近现代文学批评

绪说

第28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兴起

第29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代表学说

教学大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济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73712
开本 16开
页数 4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9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09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6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