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觅策淮南子/劳心者必读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准南子》是西汉前期由刘安与他召集的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哲学和政治学巨著。《准南子》全书共二十一篇,除第二十一篇《要略》作为介绍著书目的及各篇的内容提要外,其他各篇都冠以“训”,意思是各种理论观点的阐释、解说。《淮南子》从哲学的高度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从价值理念、人生态度、形神修炼、处世原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给我们以启迪。本书立足于古代经典的现代阅读,学习淮南王的管理方略、用人之道以及做事的谋略和修身养性的哲理。

内容推荐

作为“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鸿篇世制,《淮南子》从哲学的高度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从价值理念、人生态度、形神修炼、处世原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给我们以启迪。其中既有气象万千的哲理雄辩,也有令人醍醐灌顶的史事分析,包容了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治理方术。

本书立足于古代经典的现代阅读,学习淮南王的管理方略、用人之道以及做事的谋略和修身养性的哲理。

目录

代总序/001

管理篇/001

 ——学习古人的管理智慧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003

徐而驰,迟于步也。/007

今不务使患无生,患生而救之,虽有圣知,弗能为谋耳。/009

事或为之,适足以败之;或备之,适足以致之。/012

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014

然世或用之而身死国亡者,不同于时也。/018

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021

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024

内顺而外宁矣。/026

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029

故圣人事穷而更为,法弊而改制。/031

失本则乱,得本则治。其美在调,其失在权。/033

圣王之设政施教也,必察其终始,其县法立仪;必原其本末,不苟以一事备一物而己矣。/036

故上下异道则治,同道则乱。/038

愚者惑于小利,而忘其大害。/040

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0413

故仁义者,治之本也。/046

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049

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052

人才篇/055

 ——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

故国之所以存者,非以有法也,以有贤人也;其所以亡者,非以无法也,以无贤人也。/057

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060

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062

善用人者,若岍之足,众而不相害;若唇之与齿,坚柔相摩而不相败。/066

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069

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072

知者之所短,不若愚者之所修;贤者之所不足,不若众人之有余。/074

然得其人则举,失其人则废。/077

故可乎可,而不可乎不可;不可乎不可,而可乎可。/080

海不让水潦以成其大,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083

上有一善,下有二誉;上有三衰,下有九杀。/086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088

修养篇/093

 ——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

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远矣。/095

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职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闻也。/098

夫学,亦人之砥锡也,而谓学无益者,所以论之过。/100

名可务立。功可强成。/104

君子修美,虽未有利,福将在后至。/107

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110

故不学之与学也,犹喑、聋之比于人也。/113

事或不可前规,物或不可虑,卒然不戒而至,故圣人畜道以待时。/116

夫物常见则识之,尝为则能之,故因其患则造其备,犯其难则得其便。/118

谋略篇/123

 ——斗智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125

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129

事或夺之而反与之,或与之而反取之。/134

百射重戒,祸乃不滋。计福勿及,虑祸过之。/138

人能由昭昭于冥冥,则几于道矣。/141

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144

物类相似若然,而不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是故不可不察也。/147

故有符于中,则贵是而同今古;无以听其说,则所从来者远而贵之耳。/150

圣人见是非,若白黑之于目辨,清浊之于耳听。/153

故大较易为智,曲辩难为慧。/157

故有所善,则不善矣。/160

于利之中则争取大焉,于害之中则争取小焉。/163

因高而为台,就下而为池,各就其势,不敢更为。/165

所谓有天下者,非谓其履势位,受传籍,称尊号也。言运天下之力,而得天下之心。/168

试读章节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释义】

有时候赞誉别人却反而败坏了他,有时候诋毁别人结果却成全了他。

【出处】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何以知其然也?费无忌复于荆平王曰:“晋之所以霸者,近诸夏也;而荆之所以不能与之争者,以其僻远也。楚王若欲从诸侯,不若大城城父,而令太子建守焉,以来北方,王自收其南,是得天下也。”楚王悦之,因命太子建守城父,命伍子奢傅之。居一年,伍子奢游人于王侧,言太子建甚仁且勇,能得民心。王以告费无忌,无忌曰:“臣固闻之,太子内抚百姓,外约诸侯。齐、晋又辅之,将以害楚,其事已构矣。”王曰:“为我太子,又尚何求?”曰:“以秦女之事怨王。”王因杀太子建而诛伍子奢,此所谓见誉而为祸者也。何谓毁人而反利之?唐子短陈骈子于齐威王,威王欲杀之,陈骈子与其属出亡奔薛。孟尝君闻之,使人以车迎之,至而养以刍豢黍粱五味之膳,日三至,冬日被裘厨,夏日服稀■,出则乘牢车,驾良马。孟尝君问之曰:“夫子生于齐,长于齐,夫子亦何思于齐?”对曰:“臣思夫唐子者。”孟尝君曰:“唐子者,非短子者邪?”曰:“是也。”孟尝君曰:“子何为思之?”对曰:“臣之处于齐也,粝粢之饭,藜藿之羹,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自唐子之短臣也,以身归君,食刍豢,饭黍粱,服轻暖,乘牢良,臣故思之。”此谓毁人而反利之者也。是故毁誉之言,不可不审也。

——人间训

【解译】

有时候赞誉别人却反而败坏了他,有时候诋毁别人结果却成全了他。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费无忌对楚平王说:“晋国之所以可以称霸,是因为它靠近诸夏各国。而楚国之所以不能与晋国抗衡,是因为楚国处在偏远的地方。您如果想要诸侯服从自己,不如扩建城父城,派太子驻守在那里,使北方的诸侯降服,您则亲自收服南方。如此就可以得到天下。”楚平王听了很高兴。于是派太子驻守城父,同时又命伍子奢担任太子的师傅。过了一年,伍子奢派人到楚平王那里说太子建仁慈且勇武,能得民心。楚平王将这些话告诉了费无忌。费无忌说:“臣早就听说了,太子对内安抚百姓,对外结交诸侯,齐国和晋国又辅助他,将会危害到楚国,这事早就酝酿很久了。”楚平王说:“建是我们的太子,他还要求什么呢?”费无忌说:“他肯定是为秦女的事怨恨您呢!”于是楚平王就杀了太子建和伍子奢。这就是所谓的赞誉别人却祸害了他。什么叫做想要诋毁别人却反而成全了他呢?唐子在齐威王的面前说陈骈子的坏话,齐威王要杀陈骈子。陈骈子就带着他的亲属逃往薛地。孟尝君听说这件事后,派人用车子迎接他。到了薛地后,孟尝君用肉食米饭招待他,一天三顿美味佳肴。冬天给他皮衣穿,夏天给他葛麻穿,出门则乘牛车驾良马。孟尝君问陈骈子:“你生在齐国,长在齐国,你还思念齐国吗?”陈骈子说:“臣思念唐子这个人。”孟尝君说:“唐子不就是那个讲你坏话的人吗?”陈骈子回答说:“是的。”孟尝君问道:“你为什么思念他呢?”陈骈子说:“我在齐国的时候,吃的是糙米饭,喝的是野菜羹。冬天挨冻,夏天被晒。自从唐子说了我的坏话之后,我投奔你,吃的是肉食米饭,穿的是轻暖衣服,乘的是牛车良马。所以我思念这个唐子。”这就是所谓的诋毁别人却给别人带来好处。所以诋毁和赞誉的话不能随便乱说。

【觅策】

古训说:祸从口中,正是因为毁誉之言难以把握。不少名士对人与物品评都很谨慎,如阮籍有“口不臧否”,司马徽有“每辄言‘佳’。”

企业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职工关注,所以更要谨慎小心。对职工无论是表扬或批评都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言语稍有闪失就可能带来相反的结果,给团队带来不和谐,甚至使事业受到损害。

P3-5

序言

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很多现在看起来只有哲人才会说的话,我们的古人统统都说过,而且是用最少的文字、最精练的语句。

中国的《易经》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辩证法,它在“变”与“不变”之中讲述着世界的奥秘与潜在逻辑,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在琢磨这本玄学之玄。

再如《礼记》、《大学》、《中庸》,还有《孟子》、《尚书》,再如《南华经》(《庄子》)、《淮南子》等等,等你真正读完并理解了它们,你就会问:“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这么聪明?”

你有这一问,说明你读懂了;伴随着这一问,你也变得聪明起来,这就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魅力所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的问题来了,在今天这个全速“行万里路”的时代,“读万卷书”——我们有这个时间吗?即便有时间,这样的“古董”又是所有人都能读懂的吗?

不要着急,你只管“行万里路”,万卷书由我们来读,我们把“古董”中最有用的智慧和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交给你,你用很短的时间就会掌握它们。

这,就是我们策划这套“劳心者必读经典”的初衷,你看,众多谋士为君王出点子的22万字的《战国策》变成了53句名言,你不觉得轻松易读吗?

再如,浓缩了古人围棋智慧的经典《棋经》,虽然只有区区6000字,可它每一句话都会让你思考半天,每一句话就是今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们来做。

我们的策划目的性相当明显。我们研究国学,并不止于国学,我们是从国学当中寻求适用于今天的管理学,乃至哲学,所以我们的书取名《取经战国策》、《问计棋经》、《寻智孟子》、《悟道南华经》等等。

因为这套书对做人、做事、做官有着太强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把这套没完没了做下去的丛书叫做“劳心者必读经典”,如果你是一个劳心之人就看看吧。

自从我们想出这个主意,我们就觉得是在做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因为我们是在帮助劳心者进行智慧阅读。我们期待,劳心者会因此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觅策淮南子/劳心者必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09353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34.4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