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共分两个部分内容:养生花卉和观赏花卉。每种养生花卉都提供了花卉介绍、栽培方法和食疗养生这三部分内容,语言通俗,适合大众阅读。
图书 | 药用花卉--家庭栽培与药食妙用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书共分两个部分内容:养生花卉和观赏花卉。每种养生花卉都提供了花卉介绍、栽培方法和食疗养生这三部分内容,语言通俗,适合大众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融诗花药三者为一体,列选了药用花卉共59种,各自成篇。每篇以赏析一首古诗、一幅摄影照片引出一种花,叙述有关这种花的传说、花卉名字的由来,详细地介绍其家庭栽培的基本方法以及养生应用。 目录 养生花卉 玫瑰花 栀子花 番木瓜 茉莉 紫藤 荷花 凌霄花 牡丹 杏花 迎春花 棕榈 茶花 鸡冠花 木棉花 玉兰花 杜鹃花 美人蕉 千日红 石榴 蔷薇 腊梅 苏铁 芦荟 百合 营苴 金银花 仙人掌 芭蕉 凤仙 桂花 向日葵 佛手 兰花 金橘 菊花 玉簪花 木槿花 芍药 木芙蓉 扶桑花 合欢花 桃花 无花果 月季 枇杷 虎耳草 附:观赏花卉 十大功劳 文殊兰 鸢尾 六月雪 地涌金莲 豆瓣绿 鹅掌柴 三色堇 紫荆花 佛肚树 马蹄莲 郁金香 水仙花 试读章节 栀子花为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常见的栽培观赏品种有大栀子花、卵叶栀子花、狭叶栀子花及斑叶栀子花。初夏开花,花色美,清丽高雅,浓香馥郁,沁人心脾。野生山栀子在许多地域有着“越桃”的俗称,它仲夏花繁,入秋结实,碧叶琼花,芳馨扑鼻。历代文化名人以栀子为题材的诗画不少。刘禹锡有诗赞日:“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诗圣杜甫更尽其所能地把栀子的身价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大凡素雅又清芬的花朵,极容易教人联想到纯粹又圣洁的爱情,更何况这栀子花还能“结子同心”呢。“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一捧香花可以赠给爱人,当然也可以赠给友人,冰清玉洁的花瓣上书写的不仅有海誓山盟的爱情,也有天涯比邻的友谊。关于“栀子同心”,宋词里还有一句绝唱——“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栀子和丁香,同为名花佳木,交缠着情结千千,令词人柔肠百转,更令读者唏嘘感叹。关于栀子的命名历代有不少说法:有说栀子果实形似古代盛酒的器皿蘑葡因而得名;《三余赘笔》说“曾端伯以栀子为禅友”;南宋诗人谢灵运有“林芝近雪而扬猗”句,谓栀子名林芝;还有文献记载:栀子名蘑,见于佛经。相传是天竺国移来,所以明代陈淳有“葡含妙香,来自天竺国”之说。栀子花有抗烟尘和有毒气体的能力。凡种植栀子的地方,可使人感到空气新鲜、干净。它适用于庭院布置,家庭盆栽或制作栀子盆景等。 P008-00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药用花卉--家庭栽培与药食妙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包·照日格图//韦群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109376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7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5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33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2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