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百年里,没有任何一艘船只的建造可以与哥德堡号相比。在古老的船底舱隐藏着最现代的科技设备,而甲板以上却张挂着古式船帆,凭风借力从瑞典一直驶往中国,再现260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艘18世纪的仿古帆船,由橡木和松木建造而成,英国亚麻制成的船帆完全由手工缝制,美丽的雕饰、粗大的帆索、叮当打造的铁钉,无不体现了瑞典造船工艺的优异传承。
您将有机会在世界许多港口看到哥德堡号的身影。中国,正在大海的另一端等候她的到来。
图书 | 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远航中国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近一百年里,没有任何一艘船只的建造可以与哥德堡号相比。在古老的船底舱隐藏着最现代的科技设备,而甲板以上却张挂着古式船帆,凭风借力从瑞典一直驶往中国,再现260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艘18世纪的仿古帆船,由橡木和松木建造而成,英国亚麻制成的船帆完全由手工缝制,美丽的雕饰、粗大的帆索、叮当打造的铁钉,无不体现了瑞典造船工艺的优异传承。 您将有机会在世界许多港口看到哥德堡号的身影。中国,正在大海的另一端等候她的到来。 内容推荐 这个历时十年,扬帆四海的宏大远航计划,集聚了无数瑞典人的激情奉献,更集聚了瑞典企业的鼎立支持。来自SKF、VOLVO、SWEDBANK、PORT OF GOTEBORG等四家官方主赞助商的巨大支持,体现了瑞典品牌的文化内涵与全球价值。而上海港赞助商ATLAS COPCO,中国赞助商ERICSSON,以及主赞助商GP、SAS、STENA、INVESTOR和近200个其他支持者与合作者,则共同推动着哥德堡号一帆风顺抵达中国。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论文集,书中以翔实的资料、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次满载友谊、充满期待的航行。260年前的商船与宝藏沉没之迷、隐藏在木船里的高科技设备、盛况出乎预料的巴西累西腓港……都在本书中为您一一披露。 目录 吴仪副总理题词 瑞典东印度公司兴衰记 特拉诺瓦造船厂与SOIC 哥德堡号的历史航迹 古船新造 海底发掘:沉船留下的宝藏 用沥青、橡木和钉子包覆船体 古代帆装的精彩再现 铁制部件 手工锻造 让26面船帆鼓满海风 中国外长带来友好祝愿 仿古船体中“藏”着高科技 用现代手段检测适航性 下水成功——狂欢的一天 铅锭压舱 富有神话象征意义的雕饰 桅杆——帆船的脊梁 两只小舢板肩负重任 西尔维娅王后为哥德堡号命名 带着八吨食品远航 机舱日志记载试航进程 老船长的航海故事 水手长与他们的团队 起锚扬帆 驶向中国 中国记者经受海上考验 冲过暴风角 瑞典藏中国瓷器再现故宫 海上航行日记 时隔260年:哥德堡号重返西班牙 累西腓:超乎预想的轰动 回溯18世纪:南非明珠开普敦 伊丽沙白港与哥德堡市:姐妹城市结深情 广州:以盛大的庆典重温历史 上海:历史性航程的终点 哥德堡号航程 试读章节 仿古船体中“藏”着高科技 罗伯特·海曼森 新哥德堡号在造船厂安装完毕,扬起风帆乘风破浪时,将和她的前身一模一样。但仔细听听,就能听到18世纪的水手们闻所未闻的声音。 从木船底部中传来发电机的声音,通风系统的声音也隐约可闻。从船尾侧面流出的水并非是手工排出的舱底积水,而是冷却用水或污水储罐中经自动处理的污水。 由于瑞典与中国都已经是国际海洋法的签约国,因此哥德堡号的中国之旅,必须遵从许多安全与生存环境的标准。当今海事当局对船的适航性能与船员安全有严格要求,即使是260年前的仿古船,也必须具备推进装置和辅助发动机,以及其他许多现代化装置。因此,由计算机对船上的各个系统进行了三维的模拟运算,以发现设计缺陷和进行模拟安装。 尽管这艘船是可以全马力驱动的,但在航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将使用风帆驱动,因为能带的燃料太少了。两个功率各为550马力的沃尔沃主发动机,通过变速箱与两个推进器的可调式螺旋桨相连。这样,不用关闭和启动发动机,也无需改变发动机速度就可以改变船只的速度和方向。 船上有4个同样大小的油罐,总容量达56立方米。 如果天气情况良好,导航准确,这艘船可以不用风帆,用发动机动力就可以从哥德堡穿过英吉利海峡到达里斯本,再从南非的开普敦到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将近5000海里,却只有够48小时用的燃料。如果发动机的使用超过这个时间,船上的柴油就无法满足提供电力的需要了,而燃料主要是为了发电用的。我们打算在特定的水域和进出港口时使用发动机。 驾驶一艘18世纪的帆船为什么需要电呢?除了海事当局的要求之外,还因为海员需要在船上的生活舒适一点。我们有取暖和通风设备,但没有安装空调——安装空调费用太高而且要占据很多空间。 船上厨师是耗电最多的人。为保证食物新鲜可口,船上有一个冷藏室,一个冷冻室和4个大型冷冻机,所以不怕食物会腐烂。过去饮用淡水是用木桶装上船,但因为气温高,很快就变质了。人们曾经尝试加上伏特加来保持水质,但也不是很有效。一名18世纪水手曾这样写道:“水和酒中都有蛆虫和令人作呕的虫子,让人难以下咽。” 在哥德堡号的最底层,有两只钢制水箱,两台发电机,还有动力系统、海水淡化系统、通风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全部“躲藏”在木制船体结构的最下边。 船上3个淡水储罐总共储水18立方米,用来煮饭、洗漱、洗衣服,当然还用于淋浴和冲洗马桶。每天每人大约消耗72升水,有80个船员就需要5600升水,这些水3天就用完了。 因此,我们安装了两套海水淡化装置。每天能供应26立方米的淡水。当然,船员们的用水量还是有严格限制的。 尽管设计者尽量减少在船上安装机械系统和管道,但哥德堡号最终还是成了一艘披着18世纪外衣的现代化高科技海船。 P24-P25 序言 远航之梦 罗伯特·海曼森 (英文原版总编) 十年努力,终于梦想成真。 在哥德堡的特拉诺瓦船厂,当初这项复制18世纪古船的计划被视为疯狂之举,而今天她已骄然出航。 在近一百年里,没有任何一艘船只的建造可以与哥德堡号相比。在古老的船底舱隐藏着最现代的科技设备,而甲板以上却张挂着古式船帆,凭风借力从瑞典一直驶往中国,再现260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艘18世纪的仿古帆船,由橡木和松木建造而成,英国亚麻制成的船帆完全由手工缝制,美丽的雕饰、粗大的帆索、叮当打造的铁钉,无不体现了瑞典造船工艺的优异传承。 您将有机会在世界许多港口看到哥德堡号的身影。中国,正在大海的另一端等候她的到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远航中国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晓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画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0189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555.329 |
丛书名 | |
印张 | 3.9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75 |
宽 | 211 |
高 | 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Breakwater Publishing AB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