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相关规范”、“专家提示”、“典型案例”的方式解读重点法条,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通俗易懂,而又准确、精炼、实用。并通过案例指出法律问题,便于一般读者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抽象法学概念、范畴的理解,学习、掌握贴近百姓生活的法律、法规;也便于教学工作者引用具体案例、组织讨论,提高授课效率。因此既可以作为非法律行业人员合格的“家庭律师”,也可以作为法律类教学辅助参考用书。
图书 | 最新医疗事故法律解读与操作指南/法律解读与操作指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相关规范”、“专家提示”、“典型案例”的方式解读重点法条,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通俗易懂,而又准确、精炼、实用。并通过案例指出法律问题,便于一般读者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抽象法学概念、范畴的理解,学习、掌握贴近百姓生活的法律、法规;也便于教学工作者引用具体案例、组织讨论,提高授课效率。因此既可以作为非法律行业人员合格的“家庭律师”,也可以作为法律类教学辅助参考用书。 序言 近年来,我国医疗领域纠纷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涉及到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对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为了有助于妥善地处理医疗事故,1987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对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作出了规定。该办法共有六章二十九条,对医疗事故的分类和等级、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医疗事故的鉴定、医疗事故的处理等作出规定,其中也涉及医疗事故的补偿问题,即第十八条作了规定,“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补偿标准。多年来,这些规定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日渐突出。 众所周知,医疗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人类疾病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患者情况各异,医院规模和管理水平以及医生的素质水平差异较大。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比较原则,各地对医疗事故的补偿标准作出的规定不一,且数额普遍较低。近年来,时常出现通过不同渠道要求处理医疗事故得到的实际赔偿差异较大的情况,如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的结果和法院裁判的结果可能不同,有的还比较悬殊,社会反响较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该办法有关医疗事故的界定、鉴定程序和赔偿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社会各界要求修改原办法,直至进行更高层次的立法、制定《医疗事故处理法》的呼声很高。为了完善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制度,卫生部在总结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草拟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修订稿)》呈报国务院。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审查该送审稿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多次邀请中央有关部门、地方的专业人士以及医学、法律专家进行座谈、研讨、征求意见,进行论证,分析了目前处理医疗事故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原因。在如下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1)医患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民事法律关系,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调整范围,医疗事故的处理应当与民法通则衔接。但同时医疗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要正确处理民事法律的普遍性和医疗服务特殊性的关系,而不能简单地、笼统地适用民法通则来处理医疗事故; (2)实践中,医疗事故处理适用法律不一,有的适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的适用民法通则;还有的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现一些混乱;(3)医疗事故处理涉及公民的健康权和财产权,除卫生部门应当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外,很重要的是要解决对患者的民事赔偿问题。按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法律加以规范为好。但是,考虑到日前制定法律尚缺乏足够经验,从实际情况与实际需要考虑,先由国务院制定一个行政法规,待条件成熟后再上升为法律为宜。因此,国务院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2年4月4日国务院第351号令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1987年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作了较大修改,体例结构有较大变化。共有七章六十三条,具体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第三章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第四章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第五章医疗事故的赔偿、第六章罚则、第七章附则。 本次立法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最大限度地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妥善处理纠纷。在立法目的方面,条例突出了预防为主的宗旨,还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的责任;明确了医疗事故争议的解决途径,以及当事人要求行政机关处理的具体程序;明确了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并对有关鉴定的内容作出规定;明确了医疗事故赔偿原则、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违反条例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这些基本原则和制度贯穿整个条例,是本条例的精髓所在。 法律解读与操作指南丛书采用“相关规范”、“专家提示”、“典型案例”的方式解读重点法条,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通俗易懂,而又准确、精炼、实用。丛书通过案例指出法律问题,一方面,便于一般读者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抽象法学概念、范畴的理解,学习、掌握贴近百姓生活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便于教学工作者引用具体案例、组织讨论,提高授课效率。因此既可以作为非法律行业人员合格的“家庭律师”,也可以作为法律类教学辅助参考用书。 本丛书中《最新医疗事故法律解读与操作指南》分册由许尚豪、陈巍编著。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我们水平有限,本套丛书一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诚恳地希望使用这套丛书的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以便我们今后再版时修订。 编者邮箱:xushanghao@sohu.com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最新医疗事故法律解读与操作指南/法律解读与操作指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尚豪//陈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8260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8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4.33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7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