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色黄昏(修订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你讲述了文革时期,以一个北京知青在内蒙古的真实经历,展现了知青在内蒙古草原的激情生活,他们狂热地劳动,草原却被一片片沙化。主人公林胡因给也因为给指导员提意见被不端打成反革命,挣扎着度过了那段岁月……本书还原了一个时代,还原了一段历史。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北京知识青年在内蒙古的真实经历。1968年冬,主人公林胡和他的同伙一起步行去内蒙古,自愿扎根边疆。兵团成立后,他因给指导员提意见而开始挨整,最后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众叛亲离的专政生活中,度过了8年最底层的生活。期间他不断地申诉挣扎,又不断地被批斗。  这一充满悲剧色彩的灵魂,真实坦荡,半是天使,半是魔鬼。他迷信拳头,刚愎好斗,四处碰壁,却又嫉恶如仇。不屈不挠,不媚不俗。  作者以主人公的经历为主线,向读者展现了当年内蒙古兵团战士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狂风暴雨中,60多条棉被盖上了种子库房顶;熊熊烈火里,69个青春的生命瞬间化为黑炭;送战友上大学的路上,50多名女知青集体悲嚎。最可悲的是成千上万知识青年的狂热劳动,夜以继日的开垦,换来的却是美丽的大草原被一片片沙化。  全文语言刚劲粗砺,色彩沉雄悍野,内蕴真实丰富,读后令人慨叹、回味不已。

目录

一  抵达内蒙古锡盟草原/001

二  冷酷的蒙古包/009 

三  抄家/016 

四  分裂/024 

五  英古斯的风波/033 

六  兵团接管/042 

七  八比0/049 

八  为发枪奔走/057 

九  驯烈马/064 

十  血的较量/076 

十一 加紧防御/087 

十二 同情/095 

十三 开门整党/100 

十四 决定写信/108 

十五 爱整人的指导员/113 

十六 猝然一击/117 

十七 老沈的目的达到了/127 

十八 写血信/134 

十九 千钧压力/139 

二十 捅他一下/147

二十一 当头一棒/152

二十二 元气大伤/160

二十三 凑了六大罪状/172

二十四 方处长审问/181

二十五 车轮战/190 

二十六 分化瓦解/197 

二十七 等待处理/204 

二十八 结局/210 

二十九 回连监督改造/223 

三十  石头山/243 

三十一 母亲也批判我/254 

三十二 伐木/264 

三十三 流血流汗的回报/275 

三十四 第二次上山/288 

三十五 冰天雪地里的知青/296 

三十六 林彪垮台/310 

三十七 申请复查/322 

三十八 为回京苦干331 

三十九 烧死人/338 

四十  逃跑/350 

四十一 一千五大坯/366 

四十二 棉被铺在粮库房顶上/376 

四十三 写大字报/386 

四十四 高压复查/397 

四十五 野蛮的孤独/408 

四十六 形势有了变化/417 

四十七 多雨的秋天/432 

四十八 女赤脚医生/443 

四十九 拉煤/453 

五十  鬼屋/464 

五十一 一个知青的日记/472 

五十二 一九七五年春天/481 

五十三 回北京/492 

五十四 送礼/504

五十五 她/512 

五十六 每个人都在变/521 

五十七 最后的诡计/531 

五十八 分别/542 

五十九 小草没了/553 

六十 兵团解散/559 

六十一 人生第一次/570 

六十二 指导员捞了一卡车/579 

六十三 痛饮/589

六十四 再见吧,锡林郭勒草原601

特约编辑的话/612

试读章节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盟军分区的大院,找到了赵司令员的家。

那小鬼头儿很热情地打开了门,把我们带到他父亲的面前。

“啊,你们都是北京来的红卫兵,欢迎欢迎。”

我们坐下后,由雷厦开讲:“赵司令员,我们从心眼儿里喜欢内蒙古大草原,真心地想来这儿插队落户,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但盟安办却以没经费为理由,拒绝接收我们。现在我们身上的钱很少,坚持不了几天,就要没饭吃了。希望您能批示有关单位接收我们。这是我们写的血书。”

4张血迹斑斑的纸,给了赵司令员个冲击。他有些感动地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我反对你们这样干。你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内蒙古草原,精神可嘉,我们当然要支持,完全支持!” 他马上掏出钢笔,在我们的一份血书上批示:“请盟安办予以安置。”

赵司令员是个老八路,很和气,没架子,面貌端正,跟他的小鬼头儿子一样,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印象。

经过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成功。盟安办把我们分配到两乌旗巴颜盂和牧场。P6

半夜,我身上盖的羊皮滚掉了,一下子给冻醒,只好当“团长”。蒙古包顶上有个通气透光的大圆窟窿,透过它能看见大上的星星。外而实在太冷,不敢伸出手把羊皮盖上,只好硬钻到雷厦的被窝里。

涌进一股冷气,雷厦叫唤起来:“哎哟,哎哟,你这脚跟冰块一样。”我俩屁股对屁股,裹紧了被子,继续睡觉,可怎么也睡不着。透过一缝隙,望着蒙古包顶上的窟窿,想起了白天到达东河与牧民见面的情景,气氛冷清,根本没人欢迎。只有两个黢黑的蒙古牧民骑着马,呆漠地望着我们,脸上连点笑容也没有。他们用蒙语叽叽咕咕一阵后,纵马扬长而去,跟报上说的完全不一样。

我迷迷糊糊地回着来到草原那一刹那的感受。

早晨,蒙占包里酷冷似刀,谁也不敢起来。直到上午11点多钟,老牧主贡哥勒从外面带了一把枯草,放进炉子里,又在枯草四周摆了儿块干牛粪,为我们点着炉子,包里有了热气,大家才战战兢兢地从被窝罩钻出来,趁热穿衣服。

贡哥勒来到外而,在严寒中为我们杀牛。他把牛的两条前腿攫到犄角后面,根本不绑,就在牛的胸膛上割个小口,把一只瘦瘦的胳膊伸进牛胸腔里掏心,掐断一动脉管,牛马上就死,比汉族杀牛要科学得多,省事得多。之后,他开始用把破电工刀剥皮剔肉……他的得勒背后也缝着一白布条,提醒人们他是个牧主。P10

序言

为真实再现当年的内蒙古草原生活,这次再版,作了一些大的修改:

一、补充了刚到草原时,因跟人斗气,写一告密信,揭发同伴出身不好。

二、补充了1969年秋内蒙古兵团发枪时,不少知青写了血书。

三、补充了在快离开草原时,与一位女知青有了“人生第一次”。

四、把因情绪而给自己所恨的人加上的某些坏事还原给真正的责任者。

五、删除一些与主要故事脉络无关的童节。

六、冯牧同志曾向我建议不要用冷僻的字做名字,特将主人公林鹄改名为林胡(为纪念一位“四·五”英雄,而用他名字的两个同音字)。

七、本次印刷增加了一些当年的图片。

其他没有改动。

借此机会,谨向北京市三家村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及一切关心帮助我的朋友们深深致谢!

  作者2004年12月1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色黄昏(修订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20385
开本 32开
页数 6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