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凤凰号航海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三个个性分明的男人,一条小巧结实的帆船,8个月,13000多海里……沿着郑和留下的足迹。台风、巨浪、高温、暴晒、晕船、冷枪、东南亚海啸一一经历。向海洋,尽管要经历艰难、困厄、危险,但“好男儿勇向潮头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航海那种独一无二的快乐、陶醉、宁静、澄明……只有经历过的人,才可以骄傲地说:“没有体验过大少人是不完整的。”

内容推荐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凤凰卫视发起了一次远航,3个人驾驶一艘名叫凤凰号的单桅帆船,乘长风破万里浪,从太平洋到印度洋,途经20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近13000海里。队员们在一叶孤帆中经历了台风、大浪、高温、暴晒、晕船甚至冷枪等考验,最惊险的莫过于经历南亚世纪海啸,当时凤凰号就在震中央区域的安达曼岛。海洋的魅力和队员们的毅力让凤凰号一次次扬帆、破浪,完成了这次壮举。  在航海过程中,队员们记下了大量日记,并拍摄了大量实景照片。航海过程中经历的重重艰难险阻、非同寻常的独特体验,都用真实、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下来。阅读这些日记,让我们跟随作者们一起重走这13000海里的航程,一起去追寻600年前郑和的足迹,感受精神的历练,体验生命的升华。

目录

序 刘长乐

前言 郑浩

凤凰号航海日记 凤凰号领队 郑浩、何明礼等

第一部分

郑浩日记/1

香港——太仓——香港

何明礼日记/64

香港——南中国海——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安达曼岛——斯里兰卡

第三部分

郑浩日记/144

印度孟买——阿曼——肯尼亚

第四部分

船长翁以煊日记/188

附录

苦尽甘来寄语凤凰号

凤凰号摄影师 黄睿

沧海茫茫中前行的孤帆

——记在马来西亚马六甲航拍凤凰号 郑浩

守望西洋 叶扬

凤凰号航海大事记表

凤凰号四船员简历

凤凰号资料

试读章节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挪到了梯前,但上两节梯子,又是个考验。我几乎是拼了命地抓住阶梯扶手,等待着借浪涌的摇晃,再往上爬。一个斜浪之后,船开始往左倾斜,然后又猛地往右歪,就在这两个摇晃的瞬间,我鼓足气力,往上登了一个台阶,这时才发现,舱顶的门盖没有关上,雨水正不停地往舱内打。我心里一惊,忙往右手边看,因为我们的小工作台就在阶梯的右手处。完了!上面全是雨水,计算机、监视器、电源插座、充电器还有卫星电话都在小桌上,已经被淋湿了。我埋怨起自己:怎么就忘了拉上舱盖呢?!如果设备坏了,我们这趟就全歇菜了!我几乎是跳了过去,赶忙用布擦干台子上的雨水。好在是雨水,如果是海水,情况就更糟!随后又查看了一下设备,但始终不敢接通电源,只能等天亮后再说了。

我又爬回梯子上,外面仍是狂风大作,雨也越下越大。船长已经穿上了雨衣,站在风雨中,稳稳地掌着舵盘,他的神情是那样的自若、沉稳,也很陶醉。他曾独自一人扬帆出海,5年多时间里一直在环球航行,走过三大洲、四大洋、五大角,更经历过无数个惊涛骇浪,或为首位华人环球航海家。这点风、这点雨,对这个玩儿船老手来说,就像是在澡盆子里嬉弄纸船,玩儿似的吧。

我问船长情况如何,他只是轻松地说:“我们可能遇上热带气流了,没事。”

阿琛还躺在外面,龟缩在遮雨篷内一动也不动,他的短裤已被雨水打湿了,裸露的双褪任由雨水浇打。我担心他会生病,急忙把他叫醒,让他回到舱内避雨。他最初还不肯,怕在舱内呕吐。但我还是强令他回舱。阿琛鼓足了力气,呼哧带喘地总算下到了舱里,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就再也没睁开过眼。

我不停地和总部联系,原来就在我们的位置前十几海里处,有一个热带气流,最高风力达8级。另外,在黄海海面靠近日本海域,还有一个即将形成的热带风暴。

海波通知我,要尽快在汕头停靠,把阿琛撤下来,船暂时在那里休整两天,避避风雨。根据航程计算,我们应该在29日中午到达汕头港。但因为逆风逆水,加上天阴下雨,直到下午4点多才到距汕头不远的一个避风港——广澳。广澳是个小镇子,避风港也不大,旁边还有一个油库。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有六七条渔船停在港湾里了,随后陆陆续续又有几艘渔船到来,不远处还有一艘海军小型补给舰。P5

坐在舵把边的船长第一个反应就是:可能是右舷前舱水箱的水压上不来,才发生左舷水箱用尽而没水的情况。又一个隐患发生了!如果遇到风暴不能按时到达太仓,在海上漂流几天如何饮水?船上虽然有海水淡化器,但还没有安装上,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这时,我们已离开舟山有一段距离,但距太仓至少还有80海里,就是说,按平均5节航行速度计算,还要走至少一天的时间。当然,我们还有不少瓶装纯净水,足可以抵挡几天的,不过还是让人觉得这事儿有点儿玄。

中午约ll点钟,我们已经来到长江人海口外围海域。这时的海水已经完全不是蓝色了,而是黄色的、浑浑的,根本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海洋了。

到达航道排淤工程海域时,正赶上涨潮,水流湍急,风大。

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前面可以田.到有一个航标灯塔,还有七八艘商船和渔船在灯塔附近排队集结。显然,这里是一个进入航道的入口。船长再次调校方向,把船头对准了灯塔。如果以灯塔为中心的话,人海口两侧相距大约有2 000多米,足以让大船通过。

可能是排淤工程的缘故,两边的暗堤把两边的海水分割后,又向内挤压,水流在这里更加湍急,浪也比在刚才更碎,更难对付。凤凰号在浪中颠簸前进。闯过这道关口后,再朝着前面的航道浮标行驶。整个过程花了整整三个多小时。

船在离开排淤工程进入主航道后,海面平静了许多,风也温和了,我们再次升起前帆,朝西北偏西方向走。这条主航道是进入上海港的惟一通道,沿着这条主航道可以直接进入长江,抵达上海。P13

序言

这本书是凤凰卫视4位媒体工作者的出海日志,这次出海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发起的一次远航,远航的工具实际只是一艘名叫凤凰号的单桅帆船,但这艘小船乘长风破万里浪,从太平洋到印度洋,途经20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近13000海里,队员们在一叶孤帆中经历了台风、大浪、高温、曝晒、晕船甚至冷枪等考验,最惊险的莫过于经历南亚世纪海啸,当时凤凰号就在震央区域的安达曼岛,正是在这里,凤凰号第一时间直击了印度洋小岛的重创。但海洋的魅力和队员们的毅力却让凤凰号一次次扬帆、破浪,完成了这次壮举。

想60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船队,缔造了中国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航海传奇,他用了28年时间率几百艘船,统领数万人,七下西洋才在海上写成这一厚重的史诗;今天小小的凤凰号,一共4位勇士,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历史的轨迹上写下新的华彩篇章。这是华人媒体的第一次航海电视行动;是郑和下西洋路线的第一次完整再现;这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第一艘启步的航船;也是第一艘走完这条航线的最小的船风还是惟一一艘由非航海专业人士驾驶的非专业船只完成的一次最长距离的航程凤凰卫视因此成为第一家采访制作最庞大、最完整、最详尽海上专题报道片的华语电视台。这是现当代华人航海的一次创举,是海洋意识的具体表现,是心胸与自然的和谐追寻,也是体能与毅力、文化与科技的胜利。李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而凤凰号实现了“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为他们骄傲。

凤凰卫视对探索世界的热爱甚至成了一种使命,这次“凤凰号下西洋”是继“干禧之旅”、“欧洲之旅”、“两极之旅”、“非洲之旅”之后,又一次探寻世界的旅程。从陆地到海洋,凤凰开拓的是华人拥抱风浪,挑战极限的胸襟;在全球化的时代,凤凰致力的正是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且努力促进这种互动,推动中华民族有更先进强大的国力,建立更恢宏高远的视野,参与更积极和谐的竞争。  比陆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入的胸怀。“向海洋”——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多么充满自信,多么气势磅礴的三个字。凤凰号虽然只是一艘小船,凤凰卫视也只是一家华语电视台,但我们关心的是整个地球整个世界,凤凰卫视给予世界的,是无限拓展的心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凤凰号航海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浩//何明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04336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