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珍惜人生--当代大学生伦理案例评析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社会的佼佼者,是令人羡慕的一个优秀群体,但是在他们的中间却出现了伤熊、烹狗、自杀、作弊等令人痛心的事件,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事件的发生呢?本书为你深入剖析。本书由长期从事大学生研究和教育的学者编写,全书分十四个部分分别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薄弱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交往、小群体问题、性教育问题、同居问题、代沟问题、辍学问题等热门问题进行了评析,对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备读本。

目录

前言/l

第一章 提倡诚信提升素质

——当代大学生诚信案例评析/1

一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深层透视/1

二 审视何为对诚信不知其可/10

三 分析从众心理与自利机制/13

四 评析世风日下与制度缺失/16

五 呼唤加强法治与德在其中/18

第二章 调适自我适应社会

——当代大学生心理案例评析/21

一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深层透视/21

二 德性生成与边缘人格矫正/27

三 心理困惑与走出低迷误区/32

四 社会期望与社会适应调整/35

五 崇尚法治与守法理念攀升/37

第三章 崇尚友谊真诚交往

— —当代大学生人际案例评析/42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深层透视/42

二 传统伦理影响与市场理念撞击/48

三 交往心理调适与沟通能力提升/52

四 现实社会适应与交往矛盾缓解/61

五 真诚友谊维系与神圣法律遵循/65

第四章 注重和谐协调发展

——当代大学生小群体案例评析/68

一 当代大学生小群体的深层透视/68

二 道德建设与生命伦理/70

三 侵犯本性质疑与群体本性回归/75

四 黑色暴力文化与社会合力抗衡/79

五 学法知法守法与呼唤理性复苏/86

第五章 同舟共济理性相处

——当代大学生同居案例评析/89

一 当代大学生同居现象深层透视/89

二 客观解析爱情与婚姻的道德鸿沟/99

三 理性架起生理与心理的空间桥梁/105

四 认知社会责任与对社会尽心尽责/108

五 警醒规范自我与自律洁身自好/110

第六章 宏扬科学走出误区

——当代大学生性教育案例评析/114

一 当代大学生性教育深层透视/114

二 真空令人忧虑与性教育羞于启齿/116

三 性教育多重取向与认知误区多多/12l

四 西方性革命和性教育引起的反思/126

五 当代大学生性教育落空动因探析/130

第七章 消除鸿沟沟通亲情

——当代大学生代沟案例评析/138

 一 当代大学生代沟深层透视/138

 二 关注代沟骤起与伦理亲情眷顾/147

 三 重视心理隔阂与两代心灵沟通/151

 四 瞩目社会聚焦与代沟合力疏通/154

 五 加速法治普及与尊老爱幼的养成158

第八章 求真务实追求真知

——当代大学生作弊案例评析/163

 一 当代大学生作弊问题深层透视/163

 二 立志诚信做人与开展公平竞争/169

 三 奋发刻苦求知与摈弃投机心理/173

 四 强化科学管理与纠正舞弊歪风/179

 五 遵守法纪与从严治考/186

第九章 珍惜机遇告别辍学

——当代大学生辍学案例评析/191

 一 当代大学生辍学深层透视/191

 二 因贫困失学与社会关注热点/198

 三 “学困”导致失学与忽视心理环节/202

 四 学历无用与知识无用的思考/205

 五 承载理想之舟与让莘莘学子走开/212

第十章 远离赌博杜绝恶习

——当代大学生赌博案例评析/216

一 当代大学生赌博问题深层透视/216

二 培养社会公德与杜绝赌博恶习/227

三 调适变态心理与力行科学戒赌/230

四 优化校园环境与抵制社会糟粕/236

五 坚持依法办事与积极从严治法/24l

第十一章 解读黑客伦理上网

——当代大学生黑客案例评析/246

一 当代大学生黑客问题深层透视/246

二 科学解析黑客异化的德性部落/249

三 理性解读黑客神秘的心理世界/257

四 黑客神话流传与客观社会条件/262

五 治黑法路漫漫与走出黑客误区/268

第十二章 关爱动物讲究道德

——当代大学生伤熊案例评析/274

一 当代大学生伤熊深层透视/274

二 抨击伤害动物与关爱动物生命/279

三 培育爱心人格与养成怜悯心态/284

四 呼吁社会舆论与珍惜自然生态/288

五 建立法治规范与坚持以法治校/292

第十三章 正视挫折珍惜生命

——当代大学生自杀案例评析/297

一 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深层透视/297

二 任性绝望轻生与伦理理智醒悟/300

三 偏激病态极端与梳理调适化解/304

四 多重压力加重与社会矛盾缓解/309

五 正视挫折教训与珍视自我生命/313

第十四章 遵法守纪告别犯罪

——当代大学生命案案例评析317

一 当代大学生命案深层透视/317

二 铤而走险与背离伦理德性/323

三 心理发泄与异常心态调适/328

四 社会问题与极端行为引导/334

五 扫除法盲与坚持遵纪守法/338

后记/344

试读章节

其次,上述调查还表明,不少大学生虽然在口头上赞成诚信,然而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便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诚信。

例如,调查中发现,尽管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大学校园中存在的论文抄袭、剽窃的现象持否定态度,但近半数的学生却对此表示能够理解;与此相应,被调查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视情况而定”、“无所谓”。如问及“你会伪装自己的履历吗”,有27.5%的被调查者选择“视情况而定”;问及“如何看待履历造假现象”,40.3%的人认为是“无奈之举,但也是不诚实的表现”;问及“在与一个单位签约后,有一个条件更优越的单位要招聘你,你怎样选择”,有52.3%的被调查者选择“视情况而定”。显然,这样的选择是出于自利的动机,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就很可能会放弃诚信的道德准则。这样的现象说明,许多学生的“诚信”都带有强烈的功利倾向,是由自身利益所决定的。

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是非常肤浅的,他们或者连什么叫作诚信都不知道,或者并不真正地相信诚信,至少他们并不懂得为什么我们应当讲诚信。他们需要在这方面补补课,提高自己的诚信意识。

他们虽然也可能会说,诚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是为人之本,但如果问他们,为什么呢?理由是什么呢?他们就可能会张口结舌,不知从何说起,即便能说出一些理由也经不起诘问,因为他们只是把诚信作为一种无内涵的教条来接受的,而并没有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

如其他道德问题一样,诚信的伦理论证主要也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目的论的途径,另一条是义务论的途径。 P12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肌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在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问,本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渡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严重的,就会寻求极端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和释放压抑的堆积的心理能量。马加爵案就是一个特例,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进行能量转移。

早在中学时期,马加爵的性格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孤僻、敏感、不合群、是非不分。马加爵的大姐马青泉,至今保留着弟弟当年的一封来信,信中写道:“姐姐,我很不愉快,有委屈不敢说,比如,我在教室踢球,就会有同学说我不爱护公物,我听了脸热热的很想吵架,为什么另一个人踢他们就不说?”

假如,这样一些心理能量得到及时沟通疏导,得以及时释放,他应该可以健康发展的,而这个悲剧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又假如在中学期间就通过学校及家长的教育沟通,帮助他建立起人际沟通的能力,减轻他的孤僻感,这样会对他的人格发展有利。P329

序言

当代大学生这个高素质的青年群体,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所在。他们不是为了风花雪月的浪漫,不是为了小桥流水的缱绻,他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骏马,驰骋在广袤的知识原野上。他们是共和国专门人才预备队,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接班人。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西方哲人赫拉克利特认为:“品性是一个人的守护神。”足见道德对大学生成才之重要。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研究新视野,这一新领域呼唤着大学生研究学者,全身心地投入,尽全力开拓。走进大学生伦理行为新领域,要求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重新评析大学生的伦理行为。

2l世纪日本的教育目标是:“一、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二、自由、自立与公共精神;三、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美国提出2l世纪人才的三种基本能力:“一、知识能力;二、个人能力;三、国民能力。”澳大利亚提出21世纪人才应有三张教育通行证:“一、学术性的通行证;二、职业性的通行证;三、技能性的通行证。”

我国教育家历来主张大学生应当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是教育经验的凝结,教育规律的反映,邓小平提出要培养“四有”新人。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央专门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要文件,足见党中央对培养大学生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把这一《意见》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我们欢迎专家、学者走进大学生思想、伦理、行为新领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重新评析大学生的伦理行为,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当代大学生伦理行为案例评析》这样的作品问世,从而把握脉搏,掌握规律,积极引导大学生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刘永章

2005年3月20日于上海财经大学

后记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社会亚群体中文化层次最高的一族,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人们对他们往往投以赞许和羡慕的目光。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中伤熊、烹狗、自杀、作弊等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发生了几起严重的杀人案例。人们不仅要问:“现在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

针对这一问题,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雄教授构思和策划了这部书,并任本书的学术顾问。

全书作者都是长期从事大学生研究和教育的学者,他们工作在高校第一线,与大学生朝夕相处,是一些比较了解大学生的中青年教授、博士和专家。大家在紧张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之余,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几易其稿,方始成书。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参阅了有关网络资料,对此一并表示深深谢意,由于时间和篇幅关系,不再一一注明。全书由陶国富、徐大建负责修改、统稿和定稿。

具体分工为:第一章,徐大建;第二章,陶国富;第三章,范静;第四章,唐齐防;第五章,郝云;第六章,戴永翔;第七章,吴淑凤;第八章,钱革;第九章,戴永翔;第十章,钱革;第十一章,李卫;第十二章,吴淑凤;第十三章,毛茅;第十四章,速继明。

此书既可以作为高校教师研究当代大学生伦理行为问题的学术著作,也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备读本,又能当做当代青年问题研究的重要资料。它是一部信息量大,调查数据多,分析层面全,并在理论与实际层面结合得比较紧密的新型学术著作。对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由于时间紧迫和我们水平所限,书中不尽如人意处难免,恳请读者朋友指点雅正,也真诚希望大学生朋友喜欢这本专门为你们所写的书。

 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2005年3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珍惜人生--当代大学生伦理案例评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国富//徐大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57050
开本 32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1
丛书名
印张 11.1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1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