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2000年发掘报告(附光盘)(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广东省博罗县横岭山商周时期302座墓葬的考古发掘报告。全书对岭南考古问题中的年代分期、文明发展程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全书用翔实的文字,丰富的图片资料向读者阐明了这次考古的收获。图文并茂的资料将帮助读者跨越历史的长河,追寻那逝去的历史片段。

内容推荐

本书为广东省博罗县横岭山商周时期302座墓葬的考古发掘报告。该墓地出土一批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玉石器等随葬品,为研究岭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书分为上、下篇和附录部分。上篇全面、客观、系统地介绍了本次发掘的资料。作者运用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墓葬分为四期八段,树立了商末周初至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尺度。下篇收录的研究文章,是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对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的重要研究成果。附录部分为相关的测试报告。  本书配有考古资料库光盘,内含5000多幅图片,包括每座墓葬的平剖面侧视图、器物线图、纹饰和刻划符号拓片,方便读者研究和使用。  本书可供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方面的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序言

人类从过去走来,过去的一切都成为历史。

在我们与先人之间,横亘着漫长的岁月,岁月如河,历史似链。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下,历史链条的一些环节脱落了,一些记忆片断遗失了。人类对于自己的过去,对于自己先人的认识总是不完全的,由此更激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于是有对历史不断的追寻,有考古,有研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社会形态,总之,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甚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过去的体貌,都是我们想知道的。考古学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理论,发掘、收集、记录人们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并将其科学地阐释出来,变成一种知识,找回人类失去的记忆。由过去认识现在,借过去与现在编织未来,这既是人类求知的欲望,也是人类开拓未来的需要。

广东考古经过了几代人五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横岭山墓地是迄今为止广东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青铜时代墓地,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是广东省继马坝人化石、石峡文化墓地之后,又一个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考古发现。在广惠高速公路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2~10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山冈——横岭山上,发掘清理先秦墓葬300多座,出土了一批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等精美文物,为研究广东青铜时代、构建广东先秦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面对这样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了专家讨论会,根据与会学者的意见和广东实际情况,明确了尽快着手各项基础研究工作,整理发表报告的工作思路。四年后的今天,凝聚着考古人辛勤劳动的发掘报告终于面世,此报告所发表的资料全面、客观、科学、系统,注重多学科合作研究,对出土的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分别做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对广东的青铜时代和“方国”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是岭南地区古代文明发生和发展进程中非常有分量的亮点,也关乎岭南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广东地处祖国南疆,五岭层峦叠嶂,把广东、广西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分隔开来。境内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无论是文献还是考古资料均表明其社会发展相对中原明显滞后。先秦时期,广东的土著居民史称百越,具体被指称为南越。我国古代文献典籍虽然浩如烟海,但是汉以前关于南越的记载则寥寥己几。秦统一岭南以前,岭南的社会发展状况如何,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课题。广东何时进入青铜时代,与青铜时代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如何,有无发展到国家那样高的文明程度,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如何划分等一系列问题还在探讨之中。

由于广东至今尚未发现青铜时代与“国家”相匹配的大型聚落、城市遗址、礼仪性建筑遗址,相应的研究受到限制。因此,对于社会组织和结构的研究与评估仍将是我们面临的长期课题之一,需要考古工作者一方面加强田野考古工作,发挥其在广东地区历史研究中的独到之处;另一方面,系统地整理历年的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特别是有计划的发表以往的田野考古资料,并有计划地开展多学科的合作研究,进行资料的共享和相关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例如对出土文物原产地方面的研究可能引出更多新鲜有趣的问题,令人更希望探求古南越与周边地区或更远的古代文化交流与传播规律,如此种种。这就要求考古工作者在进行与基本建设相关的保护文物的工作中,树立课题意识,并及时、主动和有计划地系统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将主动规划与被动应对相结合;注重基础研究,全面系统发表资料;加强横向合作,开展与周边兄弟省、区的合作研究,形成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对此,人们寄予厚望,广东考古工作者任重道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2000年发掘报告(附光盘)(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150103
开本 8开
页数 51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36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3.6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8.85
丛书名
印张 6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366
270
5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