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述城市道路包括道路网规划、城市快速路、高架道路、道路交叉口、道路立体交叉、城市轨道工程和道路绿化、照明、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有大量的实例和算例,供相关院校师生和设计人员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时参考。
图书 | 城市道路设计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城市道路包括道路网规划、城市快速路、高架道路、道路交叉口、道路立体交叉、城市轨道工程和道路绿化、照明、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有大量的实例和算例,供相关院校师生和设计人员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时参考。 序言 本书为高等学校学生使用的“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材,可供道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公路勘测设计”课程后学习“城市道路设计”,也可作为“交通土建”、“城市规划”、“城镇建设”、“交通工程”、“桥隧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直接学习道路课程的教材。 我国公路的建设和管理隶属交通部门,城市道路隶属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部门。两者虽同为道路,但功能与特点在设计方面略有差别,我国实行公路和城市道路两套设计规范。本书引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为国家或建设部颁布的最新版本。书中各部分设计实例取自全国部分省市一流设计院的设计成果和教学科研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本书为同济大学“十五”规划教材,系由同济大学教材、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资助,书中插图均用Autocad绘制。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部分地区城建设计院、市政设计院,以及部分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单位的工程设计人员如赵建新、王俊、王保军、吴粤军、董猛、龚卫、胡伟、奚康洪、徐洪明、梁丽娟、刘扬青、朱华勇、姚云皎、张薇、陆培培、江跃钱、胡定波、徐俊、张飞雁、杨俊平、许强、沈烨、王建新、田丽英、殷启牧、刘涛、毕庆俊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对于本书引用的参考资料的编著者、设计实例的设计人员和绘制人员也一并致诚挚谢意。全书由徐家钰教授主编,严作人教授主审。其中第二章第四节由张建华编写;第六节由黄天元编写;第三章第一节由林熙编写;第四章由薛明高工和赵剑编写;第五章第七节由岳光编写;第六章第一节由叶奋副教授编写;第七章第一节由郁伟编写,第四节由戴毓宏和赵剑编写;第八章由徐家钰、王硕编写;第九章由谭复兴教授编写;第十章由徐家钰、万元编写;第十一章由唐丹和张巍巍编写。其余由徐家钰编写。书中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5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市道路设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家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4295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11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U41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