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作为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与岭南文化、性格相表里,岭南人敏捷敢闯的思维,曾一度开风气之先。岭南建筑的创作实践和发展的过程蕴涵了建筑的地域、时代、文化、性格等各方面整合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本书总结和加强了岭南建筑的理论研究,它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图书 | 岭南人文性格建筑/岭南建筑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岭南建筑,作为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与岭南文化、性格相表里,岭南人敏捷敢闯的思维,曾一度开风气之先。岭南建筑的创作实践和发展的过程蕴涵了建筑的地域、时代、文化、性格等各方面整合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本书总结和加强了岭南建筑的理论研究,它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序言 20世纪70年代,广州因对外贸易的需要,建造了很多的新建筑,当时,新的设计思想、新的样式、新的手法给人一种新的感受,使人耳目一新,学习广州建筑也就成为当时的一种新潮。广州建筑是岭南地区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广州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而,从某种意义来说,谈到广州建筑,它就成为岭南建筑的代表了。此后,岭南建筑驰名全国,成为了全国主要流派之一。 谈到岭南地区的范围有不同看法,以建筑界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按地理来分,位于五岭之南称为岭南。因此,广义来说,包括广东、海南全省,福建泉州、漳州以南,广西东部桂林以南如南宁、北海等地区,属于岭南范围。狭义来说,则指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肇庆、汕头、湛江和香港、澳门地区。我们认为按广义解释较为合理。可是在习惯上,岭南文化与广东文化经常相互混用,没有严格区分,而是按实际需要而定。 岭南建筑是一个特殊名词,它不等于建造在岭南地区的建筑就叫岭南建筑。我们认为,凡有岭南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物才称它为岭南建筑。按时期来分就有岭南古建筑、岭南近代建筑和岭南现代建筑,后者也可称为岭南新建筑。 岭南古属南越,因它远离中原,古代被认为是不毛之地,在封建社会是作为流放发配的场所。在文化方面,岭南地区原为地道的土著文化,自秦汉开始已有中原文化进入。隋唐以来,随着对外商贸经济的不断发展,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长期融合,又吸收了荆楚文化,吴越、闽越文化和沿海海洋文化,岭南文化成为一种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多元综合文化。到了近代,岭南地区是最早与西方建筑文化进行交流的地区之一,从广东开平、台山侨乡建筑中,更可见到大量民间自发的对外交往,岭南人的敏捷开朗、讲究实际和敢拼敢闯的性格特征和多元兼容的文化特征深刻影响着岭南建筑的地方特性的呈现。 岭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地带,东南濒海,区内丘陵地多而平地较少,其间河流纵横。加上气候炎热,多雨又多台风,春夏之际湿度很大,有时达到饱和点,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对建筑影响甚大。 建筑的地域性,除了文化、性格条件外,不同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材料也是形成地方特性的主要因素,这是有别于其他地方建筑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就自然形成为岭南建筑的一大特色。 岭南建筑,作为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与岭南文化、性格相表里,岭南人敏捷敢闯的思维,曾一度开风气之先。岭南建筑的创作实践和发展的过程蕴涵了建筑的地域、时代、文化、性格等各方面整合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总结和加强岭南建筑的理论研究不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现实意义。 设想组织编写一套岭南建筑的书籍,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在岭南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中的成就、经验、创作规律、创作思想和手法,为现代建筑服务是我们很早想做的一件事情,由于各种原因拖了下来。当前,在中央重视文化的方针号召下,在广东省委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的鼓舞下,我们感到有条件、有可能进行编写岭南建筑这一套书籍。 2003年12月,在福建武夷山一次民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张惠珍副总编参加了会议。我们提出希望出版岭南建筑丛书,得到了张副总编的大力支持,现在希望变为现实,我们要感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在组织编写出版的第一辑《岭南建筑丛书》六册,内容有城市与建筑发展、建筑与人文、类型建筑、园林与建筑技术等。我们还打算继续组织编写第二辑,希望有志于弘扬岭南建筑与文化的专家、学者给我们来稿,共同为创造和发展现代岭南建筑与文化尽一份力量。 陆元鼎 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05年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岭南人文性格建筑/岭南建筑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元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0726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8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