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绞刑架下的报告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尤利乌斯·伏契克在狱中写成的,让那段本来无人知晓的沉默的历史,让那些被纳粹剥夺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人们,开口道出了实情,把德国法西斯的丑恶和凶残的嘴脸淋漓尽致展现在读者眼前,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突出贡献。

目录

前言/1

作者生平/4

夫人的话/6

第一章 二十四小时/3

第二章 濒临死亡/15

第三章 267号牢房/29

第四章 “400号”/44

第五章 雕像与木偶(一)/68

第六章 1942年的戒严/104

第七章 雕像与木偶(二)/115

第八章 一段历史/151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二十四小时

再过五分钟就要敲十点了。这是1942年4月24日,一个美好而湿润的春夜。

我急匆匆地走着——装扮成一个跛足老人,但我尽可能快步疾走着,我必须在大门锁上之前赶到叶林内克家,我的“副手”克莱仓在那儿等着我。我知道,这次见面他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消息通知我,我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对他说,但是不按时去赴约,可能会引起慌乱——关键是,我不想让两位好心肠的主人为我作不必要的担忧。

他们给我准备好了一杯茶。克莱仓已在那里等着了,除了他,还有弗列德夫妇。这又是一次鲁莽的行动。

“同志们,我很愿意见到你们,但不希望是以这种聚会的方式。这样最容易被捕,被投进监狱,甚至送命。要是秘密工作的规定都不能遵守的话,还不如中止工作呢,因为这样不仅害了自己,还会连累别人。明白吗?”

“明白了。”

“你们给我带什么来了?”

“《红色权利报》的5月号。”

“好极了。你怎么样,米瑞克?”

“老样子,没什么新鲜事儿。工作进行顺利……”

“好了,见面就此结束吧,‘五一’之后咱们再碰头。我会通知你们的。再见。”

“喝杯茶吧,头儿。”

“不,不喝了,叶林内克太太,今天来你们家的人太多了。”

“喝一杯吧,我求您了。”

新斟的茶升起袅袅的水汽。

有人按门铃。

在这夜晚,会是谁呢?

来者极不耐烦,咚咚咚砸起门来。

“赶快开门!我们是警察!”

“快到窗口去!赶紧跑!我有手枪,我来掩护你们撤退。”

已经迟了!窗下守着盖世太保,手枪对着房间。门被砸开了,秘密警察从过道冲了进来,先闯进厨房,接着拥入房间。一个,两个,三个…一.九个男人。他们没有看见我,因为我正站在他们身后,在他们推开的门背后。我可以一点不受阻拦地开枪射击。

但是九枝枪瞄准着两个妇女和三个赤手空拳的男人。我开枪的话,他们会在我之前先被打死。即使我开枪自杀。乱枪扫射中,他们仍免不了要成为牺牲品。倘若我不开枪呢,他们也许会蹲上半年或一年的牢狱,将来革命会把他们活着解救出来。只有克莱仓和我在劫难逃,我们会受到敌人严刑拷打,——在我这里他们无计可施,从我嘴里他们什么消息也休想得到,而克莱仓呢?此人在西班牙打过仗,在法国集中营呆过两年,大战期间从法国偷渡到了布拉格,——不,这样的人是不会叛变的。我考虑了两秒钟,也许是三秒钟?

如果我开枪,那也于事无补,不仅保护不了自己,为此还会白白断送掉四位同志的性命。不是这样吗?正是这样。

我决定了。

我从隐蔽的地方走了出来。

“哈,还有一个。”

我脸上挨了第一拳。这一拳几乎将我击倒在地。

“举起手来。”接着就是第二拳,第三拳。

这些都在我预料之中。P3-5

序言

在1989年11月的丝绒革命之后,作为捷克民族历史的英雄,作为新时期文化史的财富,大概没有哪一位作家,哪一部作品,像尤利乌斯·伏契克及其《绞刑架下的报告》那样,受到如此的质疑和歪曲。这是因为,伏契克在狱中写就的《报告》里,让那段本来无人知晓的沉默的历史,让那些被纳粹剥夺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人们,开口道出了实情。

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当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伏契克作为反法西斯斗争的英雄,是共产党炮制出来的。”这句话给为数不少的转折时期的御用记者不小的暗示,由此他们产生联想,信口雌黄,在读者群和听众群里导致质疑的混乱。那些试图诬蔑伏契克及其《报告》的人以为,年轻一代读者对这位举世闻名的捷克英雄的真实背景知之甚少,也无从了解,轻易就可以被蒙骗。

犹如伏契克及其《绞刑架下的报告》当初浮出水面时,被客观地考证与查实一样,这一次波澜的澄清和平息同样需要公正的评价。以弗·扬纳切克教授为首的一批捷克军事历史研究院下属的反法西斯纪念研究所的专家们对此展开了严谨的科学考证和调查工作。1990年,他们直接与捷克公安局刑侦研究所合作,请专家对《报告》的原稿进行了鉴定,肯定了它的真实性,从而驳斥了人们对《报告》手稿的无端怀疑。同时那些尚健在的伏契克的同时代人,如丽达·普拉哈、扬娜·巴克斯夫人、鲍日娜·弗拉诺娃、雅罗斯拉娃·霍拉和瓦·瓦茨拉维克,以及其他一些正直、诚实的人,对于四处飞散的谎言和诽谤也忍无可忍,不能保持沉默。

在此需提及的是古斯塔·伏契克夫人,当初当她从纳粹时期在庞克拉茨监狱当看守的阿道尔夫·科林斯基和雅·霍拉手中拿到《报告》的手稿——167张小纸片时,她把它们精心地保存了下来。参与保存工作的还有她在腊文斯勃鲁克集中营②的狱友鲍日娜·霍莱契科娃·朵莱西。伏契克夫人去世后,是她把这个蜡封在玻璃板中的世界文学的瑰宝分批送交到了当时的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博物馆,后来又被移送到尤利乌斯·伏契克博物馆(1989年11月后被关闭)。

《绞刑架下的报告》自1945年在捷克出版以来,作为捷克无产阶级文学的经典著作,被译介到世界各国,翻译成88种包括世界语在内的语言文字。出版三百多次,发行量达上千万册。

到目前为止,在已经出版的31个捷克语的版本里,出版社根据作者的遗嘱进行了几次修改。在这一版里,我们把《报告》原来省略的段落以及后来又发现的三张手稿一补充了进去。如今我们无法了解到前面版本对原作修改的原因,但我们能想像,那一定是受到那个时代意识形态框架的局限,如今这些障碍已不复存在。在此,我们首次把伏契克的最后一部作品以全本的形式奉献给读者,借用文学理论家瓦茨拉夫·切尔尼的话.为了“让我们和众多的人们一起去热爱伏契克”,去学习他崇高的道德行为,对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伏契克在狱中书写的小纸片,是永远不朽的证词。

尤利乌斯·伏契克协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绞刑架下的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捷克)伏契克
译者 徐伟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21620
开本 32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00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4.55
丛书名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5: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