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汝昌红楼内外续红楼/名家精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红学”泰斗大师周汝昌先生集毕生研究之心血专研红楼梦。本书从红学考证、宏观研究等多方位探寻了《红楼梦》的种种悬案,“给沉冤文海二百数十年的雪芹平反”,还原历史真相。在闪电般的灵感和严密的考证中,沿续着中华文化的一脉心香,雅人深致,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著名红学大师周汝昌关于红学研究的30余篇论文。全书从红学考证、宏观研究、红楼曲艺、红楼人物等四大方面对红楼梦进行了分析研究。全书语言优美,分析依据充足,对广大读者了解红楼梦的重要工具书。

目录

1.红学考证是根本

史事稽年(节选)/3

曹宜曹宜/51

红楼纪历/63

脂砚何人/87

议高续书/105

《红楼梦》原本是多少回?/130

两种迥异的“还泪”/142

贾宝玉单名“瑛”字新释/154

2.宏观研究有突破

还“红学”以学/161

从《易经》到《红楼梦》/189

满学与红学/197

《红楼梦》——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207

《红楼》文化有“三纲”/214

《红楼梦》笔法结构新思议/221

曹雪芹独特的结构学/239

《读红楼梦随笔》影印本序言/251

3.功夫本在《红楼》外

诗词曲赋赞/261

传记 曹雪芹/261

影视剧本 红楼梦/294

曲艺/329

4.厚积薄发续《红楼》

续曹著《红楼梦》十二钗命运梗概/341

红楼梦《芙蓉》后试补设想提纲稿/373

试读章节

林黛玉

黛玉原是大观园内群芳的代表。所以她单单生在二月十二日,即古时的“花朝”(百花生日)而她作诗喜用“花魂”二字。她死时是冷月无人,寒塘有鹤的境界。她是生趣已尽,自己投水而亡的。

她的自沉命尽,正是“飞花逐水流”、“花落水流红”这些诗句所象征,所预兆的结局归宿。正像紫鹃说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这就是一大关键。老太太在,嫌忌她的人虽虎视眈眈,常欲伺机而动,却不敢下手。如今老太太真没了!

第一个要害黛玉的,就是赵姨娘——她害凤姐,害黛玉,目的都为了害宝玉,因她十分了解:凤是宝玉的保护者(专盯赵的诡计坏心),黛是宝玉的知心人(现今语也许就会是“精神支柱”吧?),所以要害宝玉,先得害她两个。

林姑娘一入府,就问知她常服人参养荣丸,贾母就吩咐,命管理药剂的贾菖贾菱加配一料,供她服用。再往后,她的病可就越来越重了。老太太着急了,真的命出大笔的钱,专给黛玉配药,这个处方用的皆是上等珍贵药味。贾菖贾菱二人受命精心配制。谁知,赵姨娘得知此情后,一面愈生嫉忿,一面忽然触动了心机——她想要在药上使心用计暗害林姑娘。她支使贾环到菖、菱二人处去走串,伺机使坏。

贾菖、贾菱素知贾环为人,对他加了警惕,况且规矩是配药处不许闲人来往擅入的。贾环计难得逞,遂向贾政进谗,说菖、菱舞弊,为了赚银子,采买药材时以次代良,以假充真。贾政派管事人伴随大夫去查验药质,监督炮制工序,这时贾环却买通了管事人……

紫鹃看着黛玉的身子越来越不行了,素常的旧疾一样一样地加重了。只得请示王夫人,王夫人派人到配药房,找贾菖、贾菱要那黛玉常时对症服用的丸药。药是寻到了,可煞是奇怪:往常这种丸药是宝玉从北府中得来的宫中秘方,特为林姑娘配制的,但凡服了此药之后,病虽不能根治,总是多少有所轻减——白日潮热自汗少些了,咳嗽轻些了,夜里四更后渐渐睡着一时了。可这回服了新讨来的药,病情不但未减却猛然变得厉害了。

紫鹃看看这情形不对,又急又怕又诧异,觉得恐有缘故,就来回禀王夫人,王夫人让平儿来,吩咐派人去问菖、菱两个。

贾菱等二人回话说:“那日只菖哥儿一个值班,适逢叔叔环三爷寻药,谁知那药正缺了,菖哥就说,这是日常用的药,街上小药铺也有,您且坐一坐,我去寻来。等菖哥回来时,见有人正取了药走,我问给谁取什么药?说给林姑娘,治夜嗽的,方才环三爷已按照药名子给我找出来了。我当时急急忙寻药从街上回来,却没有细看那药取的对不对。” 贾菱把林姑娘素昔常用的丸药又给了平姑娘,拿来让紫鹃对证;果然上回那药是错的!这事紫鹃不敢让黛玉知道,只是急得哭,求平儿请大夫来看。大夫一看上回的药,大惊失色,说:这是大苦大寒的峻剂,小姐是弱症,如何用得这个!只怕是不好的……。平儿、紫鹃听了,已知是难救了,连忙暗预备该当打点病重的事务。

药只是一层致命之由,使黛玉精神上也无力支承的,乃是赵姨娘诬陷她与宝玉有了“不才之事”,散布二人之间的“私秘”和“丑闻”这一莫须有的大罪名,东院邢夫人的一些生事者也乐于随声附和,加叶添枝。造成了“不由你不信”的形势,那时候的一位小姐,一旦背上了这个恶名声,有口不能辩,只有用生命来洗雪冤屈辱垢。

但黛玉起先为了宝玉还不能因此即死。为宝玉的安全与幸福,她不惜牺性自己的一切,哪怕承担万苦,也甘心情愿。

这是见过雪芹原书的一位批书人所指出的:“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是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t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夫!”读此一段痛语,便知黛玉那时处境万难,内心万苦,然而她为知己而牺牲一切,并无一丝一毫的怨尤之意——这也才是“还泪”答报恩情的本心本义。但这种特殊崇高的精神境界与感情升华,已非常人所能想像理解,以至不相信,不“接受”天地间有那样的“有人无己”的性情境界。

黛玉的心,自知自己时间已经有限了,一切都不重要,只有千方百计惜其石、惜其人,为其人,助其人,凡有利于其人者,不管于己如何,皆愿为之,皆愿成之。因此之故,她已向宝玉掬心建诚,说:我是不行了,你的心,我早尽明,不必多说。但我已不久于世,此乃天意。“我去了之后,你必不能独生,那却不是慰我于地下的打算,正是我最痛心的办法。过去有言:你好,我就好。我永记此语。你的为人,必遭世路上的艰难险阻,没有个好帮手,是走不多远的。你如真心慰我,听我的话,和宝姐姐订了亲,好事事能为你思虑照顾周详,是你一生的大福分!你若错想了,怕对不住我,那就还是“白认识了我”,误会了我——还谈什么知己二字?我知道你和宝姐姐成亲之后,都不会忘记我。风前月下,柳夕花朝,你们会提起我们一起在园里的那些情景的……她说到此,泪如雨下。

宝玉已经惊痛得完全木呆了,口中一字也不能吐。

这一夕密语,宝玉终生难忘。他日后无论如何,终于听从了黛玉的遗言,答应了与宝钗的婚事。

黛玉最终选择一死,是听说了宝玉犯了何罪,如何恶劣下流,等等骇人的话语。

黛玉自觉留在世上于宝玉已无益,自己生趣生机皆尽,强生不如就死,终于横下一条心,让人扶持到塘边,托言要赏月遣闷,以利病身。

天上一轮冷月,池内半亩清波。月色也映入池中,溶合了水光,上下一片寒气,自觉侵肌透骨,已难禁当。上次与湘云在此月夜联句的情景,如在目前。她记得十分清楚——“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黛玉终于流下最后的满脸泪痕,咬咬牙,——翻身投入池中去了!P.343-3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汝昌红楼内外续红楼/名家精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伦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1814
开本 32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4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