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秦汉史及岭南文化的研究。书中收录了作者95后近十年间关于秦汉史领域研究的论文以及作者近10年来写的有关岭南的事、人、书的评论。全书涵盖面广,可读性强,向人们展现岭南文化的悠久文明史、丰厚的人文景观、璀璨夺目的瑰宝奇珍。

后记

1995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的《秦汉史论集(外三篇)》,内收我1995年以前写的主要论文,其中12篇是有关秦汉史的,其他内容有3篇,故名之日《秦汉史论集(外三篇)》。1995年以后,我继续研究秦汉史,秦汉史是我的专业,我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都是中国古代史专业,以秦汉史为研究方向的。所以,我不敢轻易离开我的专业,战战兢兢地在秦汉史领域里继续耕耘。这里所收入的秦汉史领域的论文,便是我1995年以来的十年间陆续写成的心得体会,绝大部分都是公开发表过的,只有三篇是第一次发表,另外几篇是1995年以前公开发表的书评,但1995年出版的论文集没有收入,这次一并将它收入,以反映我的研究轨迹。

1995年以后,我除了继续研究秦汉史之外,也比较多地关注岭南文化的问题。岭南,本来是指我国南方的五岭(指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具体而言,包括今天广东、广西两省区的绝大部分地区,海南省的全部及越南北部地区。但是,自东汉后期开始,岭南所指的范围逐渐缩小。到现代,人们为了方便起见,往往把“岭南”作为广东的代词。本书所说的“岭南文化”的“岭南”是用现代的概念,主要是指广东而言。我生于广东,18岁负笈北上就读于南开大学。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历史研究所工作。在北京工作了10年。1973年10月从北京调入中山大学任教。在中山大学已工作了30多年。今天,中国学术界倡导中国地域文化研究。而对岭南文化的研究,在广东亦方兴未艾。我生活于斯,也比较关注岭南历史上发生的事和对岭南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以及反映岭南的书。本书收入的有关于岭南文化的论文,便是我近10年来写的有关岭南的事、人、书的评论。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秦汉史及岭南文化的,故名曰《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

书的附录,一篇是《治学方法从众师中来》,记录南开大学历史系老师对我的教诲。几十年来我基本上是按照老师所教我的方法从事教学与研究。一篇是我的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杨权写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原载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学者的风范》一书。本文基本反映了我的治学轨迹,故附录于此,供读者参考。

我的学术经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在南开大学历史系求学阶段,我不敢说是一个好学生,但可以说是一个用功勤奋的学生。在这里得到历史科学的基本训练和治学方法。在北京的10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10年,可以说是学术荒废的10年。但是历史研究所丰富的图书资料开拓了我的眼界,众多著名学者的风范给予我深刻的影响,啃读许多学者的名著,使我悟出学术之艰辛的道理。我刚到历史所时,分配我在张政娘先生为组长的“物质文化史组”,他第一次与我谈话,就说你对先秦两汉史有兴趣,就熟读《史记》、《汉书》。他并没有像当年一般的说教,先谈“物质文化史”的重要,要安心工作云云,而是强调你的“兴趣”,然后熟读原著《史记》、《汉书》。短短的几句话,却指出了治学之道。我们在河南信阳明港兵营集中搞运动时,当时杨向奎先生负责烧锅炉,有一天我在锅炉旁向他请教西周周公东征之事,他指导我阅读日本林泰辅著、钱穆译的《周公》一书。先生说该书搜集材料最全,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明。先生的片言只语,却是治学的金玉良言。历史所的lO年是我知识积累的10年,明白了学术为何物。我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工作了30多年。中山大学历史系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系,历来学者云集,一些教授以学术为生命,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治学严谨的学术传统,对我的成长是一个很好的学术环境。历史系优良的学风,像一条无形的鞭子,时刻在鞭策着我。所以,我对历史系已故的先辈们和现在活着的比我年长或比我年轻的、具有赓续优良学风责任的教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在中山大学写的文字,都是上述优良学风熏陶和历届领导支持的结果。在出版这本论集时,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所收的论文,有几篇是与我的硕士生、博士生合著的,他们是文火玉、王川、曹旅宁、高荣、周永卫、李炳泉等,征得他们的同意,收入文集,在文后注明合作者。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的校对、核对引文等工作是由我的几位博士生帮助完成的,他们是:杨权、曹旅宁、周永卫、白芳、高荣、翟麦玲、贺红卫、丁邦友、陈莉等。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谨表深切的谢意。

本书能够出版,有赖于中华书局历史哲学编辑室主任冯宝志先生的支持与帮助,责任编辑欧阳红小姐付出的辛勤劳动,在此谨致以由衷感谢。

我的妻子黄曼宜,平时操劳家务,使我有时间从事研究。本书编辑出版时,她运用电脑技术帮我处理许多事情。在此亦对她表示感谢。

我期待着读者对本书的批评与指正。

张荣芳

2004.6.20于中山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荣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45628
开本 32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3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2-5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9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