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冻土苏德战场大搏杀(二战全景大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1941年,二战的最后一次决定性战役拉开了帷幕,德国的180万大军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形成钳形向着莫斯科猛力夹击过来,凶猛的势头犹如突发的一场12级风暴,莫斯科危在旦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斯大林出现,挽救了整个苏联。本书采用大写真的手法,通过全景式的描述,从容地再现了二战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特别是苏德战场惊心动魄的搏杀,多侧面地反映出斯大林在这场战争中的人物性格和是非荣辱,对一些有争议的事件,给予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目录

第一章 罗马帝国腓特烈大帝一世的绰号“巴巴罗莎”成了进攻苏联的战役代号;斯大林不理睬丘吉尔的警告;德军进行大战前的最后一次军事演习;希特勒对戈林说:“俄国是一座纸房子。” /1

第二章 大战未开,德军“勃兰登堡——800团”秘密进入苏联;希特勒对戈林说:“为了德国我已经开始减肥。”北非意军频频告急,墨索里尼手足无措,“沙漠之狐”伸出了利爪/20

第三章 希特勒异想天开欲东西大合围;隆美尔背靠大树再得橡树叶勋章;英军用数十万人的生命保住破译的德军密码,却帮了自己的倒忙;隆美尔独断专行钻了英军的空子/35

第四章 来自“红色乐团”的警告,著名间谍左尔格的紧急情报;斯大林漫不经心地抽着烟斗;“巴巴罗莎”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希特勒在南斯拉夫表演大锤砸蚊子/52

第五章 希特勒要把《我的奋斗》变成现实;隆美尔有九条命;“沙漠之狐”落入了意大利人的陷阱;普里特威兹少将屈死于隆美尔之手;贪天功为己有,隆美尔撤了施特莱彻将军的职/67

第六章 1941年6月22日,人类历史上最短的一夜;希特勒在大战前又听了一次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世界为之大惊失色/82

第七章 斯大林在下达反击命令的时候,心里还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苏联空军英雄科佩兹少将在绝望中自杀了;巴甫洛夫大将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为此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布列斯特要塞的惊人壮举/94

第八章 希特勒在“狼穴”得意地称自己是窃国大盗,狂妄地说:“苏联国旗很快将变成艺术品。”朱可夫不辱使命,苏军第8机械化军强攻敌阵;T一34坦克初上战场一鸣惊人/109

第九章 莱布元帅闪击列宁格勒;隆美尔躲过了英国特种部队的袭击;统帅部一道死守的命令,使基尔波诺斯上将战死在基辅城下,第5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坦克少将和50万苏军成了战俘/122

第十章 丘吉尔与罗斯福当机立断,派特使秘密飞往莫斯科,斯大林对他说:“我们的胜利在冬天。”斯大林刚下达严惩逃兵和战俘的命令,他的儿子雅柯夫便成了希特勒手中的一张王牌/136

第十一章 拉斯腾堡近郊的“狼穴”里。当正在丛林里散步的希特勒感到了秋天的寒意时,他才下达了进攻莫斯科的命令。斯大林重新起用朱可夫,他明白了谁是德国人的“克星”/152

第十二章 德军从三面包围莫斯科,斯大林的反击陷入困境;超级间谍左尔格的一封密电,使斯大林从绝望中又看到了生机/166

第十三章 永垂史册的红场大阅兵;珍珠港的惨剧;美国同日本正式宣战的消息,使斯大林长长地松了一口气/180

第十四章 决战莫斯科城下,包克元帅从红波利亚纳的塔楼上看到了莫斯科的红星;罗斯托夫两次易手;古德里安在败退的道路上,似乎看到了当年拿破仑大军四散奔逃的鬼影/194

第十五章 爱娃再次来到“狼穴”与元首欢聚的时候,精疲力尽的希特勒已毫无做爱的兴致。于是,私人医生莫雷尔为他注射了从公牛睾丸中提取的荷尔蒙激素/211

第十六章 菲律宾巴丹半岛阿布凯防线失守,麦克阿瑟携妻带子连夜出逃,温赖特中将被日军俘虏;“背叛”与“刁难”的恶名声落到了马歇尔的头上/227

第十七章 奥金莱克中将的“掏心术”未能奏效;“沙漠之狐”的吉普车第一个冲进了敌阵。事后,当英军明白过来,那个面色黝黑、长着两撇小胡子的人就是隆美尔时,一个个。嗅丧不已/240

第十八章 1942年春,苏德大战进入历史转折时刻;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最高统帅部对英美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怒不可遏/256

第十九章 英军统帅蒙哥马利智取“沙漠之狐”;英美联军实施“火炬行动”;斯大林在生死之战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273

第二十章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的伟大转折;保卢斯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生擒的元帅;希特勒险恶地欲用雅科夫交换保卢斯,斯大林表现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浩然正气/284

试读章节

三辆黑色的德军指挥车从浓雾中驶了过来,汽车一直开到希特勒跞前,北方集团军总指挥冯·莱布元帅和中央集团军总指挥冯·包克元帅,还有南方集团军总指挥冯·伦斯德元帅从车上走了下来。他们一直走到希特勒跟前,纷纷向希特勒行举手礼。

“好啦,好啦,现在是在演习,你们组织得很好。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次演习了。可是我们的敌人在哪里呢?

希特勒说完这句话,用眼睛扫了一下站在他面前的这些元帅们。他接着说:“你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下一个进攻目标是苏联。

哈尔德上将接着希特勒的话说:“元首,您已经批准了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了吧?”

希特勒用力地摆了摆手说:“不,不,我的将军,我和你想得不一样,我不太同意你的打法,你知道吗?你在模仿拿破仑。那是不行的,我们不能把进攻的主要方向放到莫斯科,你们知道吗?占领这个国家的首都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希特勒的话还没有说完,勃劳希契元帅便接着说:“元首,我认为莫斯科是至为重要的,它是苏联的交通中心,也是军队的指挥中心。我们必须用全部的兵力去占领它,占领这个国家的首都对我们来说就是胜利!”

希特勒看了他一眼,冷笑了一声:“你让我说什么好呢?你的脑袋变成了化石,你满脑子都是那种过去的陈旧思想,对苏联你并不了解。在他们看来滋生布尔什维克的地方是哪里呢?”

希特勒用力地摊开双手说:“那是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我的元帅,懂了吗?如果这两个巢穴被我们摧毁了,整个布尔什维克、整个苏联就完了。”

一向善于拍马屁的凯特尔这时候哈哈大笑起来:“元首说的对极了,我认为元首的思想就是德国最新的战术思想,这不仅是军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

希特勒对凯特尔的话感到很高兴,他接着说下去:“我们能否在欧洲取得霸权,主要取决于对苏联的战争。大家可以想想,打败了苏联之后,英国自然会屈服。我认为对英国我们不必要专门去下工夫。P2是神圣的罗马皇帝腓特烈大帝一世的绰号,人们都知道他的胡子是红色的,他曾经于1190年率领大军东征,夺取了胜利。我看这个可以。这象征我们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就像一把尖刀一样深深地插入苏俄的腹地,使红军没有力量撤到苏俄的后方。我们这次战役的最终目标是要到达伏尔加河一线,然后挡住苏联的亚洲部分。如果有必要的话,苏联最后赖以生存的乌拉尔地区我们可以用空军来对付。”

哈尔德说:“元首,我们已经准备了120个师。”

希特勒说:“足够了,已经足够了。”然后他指了一下椅子,“你坐下,你来记下,这是第21号指令,它的题目是‘巴巴罗莎’,请你先写上绝密两个字,好了。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俄。为此目的,陆军必须动用一切可以调动的部队,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卫已被占领的领土,以防突然袭击。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必须非常谨慎,以防泄露进攻的意图。”

希特勒走到一幅很大的军用地图前面,指着地图上一个绿色的板块说:“你们看,这是普利泊特沼泽,我们主要打击的目标将在沼泽北面,用整整两个集团军。”

他的手用力摆了一下:“一个集团军将通过波罗的海国家向列宁格勒推进。在南面的另一个集团军将通过白俄罗斯进军,然后挥戈向北同第一个集团军会合。”希特勒兴奋地摆动着手,双手抬到胸前做了一个合拢的姿势:“从而包围从波罗的海退却的苏联残余部队。”

希特勒转过身来,看了一眼勃劳希契元帅,用力地点着头说:“明白吗?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应该对莫斯科发动攻势。”

哈尔德和勃劳希契有点糊涂了,在两周之前希特勒还说,莫斯科是不重要的,一点儿也不重要,可是现在他又要大谈莫斯科的重要性了。果然希特勒转过身去,说道:“莫斯科很重要。占领这个城市,就意味着这国家最重要的铁路交叉点落到了我们手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是我们在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胜利,因此说占领莫斯科是很重要的。”

希特勒走到地图的边上,“你们看这里,第3集团军将在沼泽以南通过乌克兰向基辅进攻,它的主要目标是包围和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的苏联部队,然后再向南。”P4

序言

该书是《二战全景大纪实》系列丛书第二部。

2005年5月8日,明丽的阳光,透过60多年历史的阴霾,轻柔地洒落在莫斯科的红场上。

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即将开始。

在阅兵台上站立的,有现今50多个国家的领袖和政要: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希拉克、英国首相布来尔、德国总理施罗德,当然。还有中国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

这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的阅兵式。

随着阅兵总指挥官的一声命令,盛大的分列式开始了:陆军方队、导弹方队、装甲方队、骑兵方队……如同滚滚的铁流在红场上涌动着。

到处是人群和鲜花,到处是飘扬的旗帜,到处是胜利喜悦的面孔。

笔者的眼睛湿润了,一个伟大的形象,重现在我们面前。

60多年前,也是在这个红场上,也举行过一次阅兵式,那一次阅兵显然没有今天这么轻松、从容。那时,天空阴沉得厉害,飘着细碎的雪花,莫斯科城内已经到处是残垣断壁,近郊不时响起沉闷的爆炸声,仿佛世界的末日已经来临。

希特勒指挥着他的数十万铁甲大军,已经逼进到莫斯科城外,其先头士兵,已经看到了莫斯科城堡尖顶上的红星。

莫斯科危在旦夕。

社会主义苏联危在旦夕。

整个人类的文明危在旦夕。

只要希特勒大军的铁蹄再向前碾进一步,也许,此后整个人类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是他,挽救了莫斯科,挽救了苏联,正是在他钢铁般意志的坚守和指挥下,人类世代薪传的正义与善良的文明之火才没有熄灭,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斯大林,一个响亮而伟大的名字。

如同任何一位曾主导过世界的伟人一样,在他的生前死后,他的敌人,他的朋友,他的同事,乃至他的尊崇者或者仇恨者,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以各自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有敬仰,有尊崇,有歌颂,当然也有仇视、谩骂和诋毁。在他的身上,几乎同时交织着神灵的光环和诡异的瘴气。

历史可以过滤掉人为涂抹的颜色,时间足以洗刷捏造的谎言和编织的罪名。60年的风风雨雨,使得我们今天重聚红场,重历阅兵式,重温那段历史,也可以重新瞻仰伟大统帅斯大林的风范神采。

俄罗斯人民应该感谢斯大林,为了他们的祖国。

各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斯大林,为了共生共荣的人类。

本书采用大写真的手法,通过全景式的描述,从容地再现了二战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特别是苏德战场惊心动魄的搏杀,多侧面地反映出斯大林在这场战争中的人物性格和是非荣辱,对一些有争议的事件,给予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面对今天的红场大阅兵,让我们记住莫斯科保卫战中一位苏联军人的那句名言吧:当我们身处绝地时,这也许是最强劲的激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冻土苏德战场大搏杀(二战全景大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志斌//孙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526588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1
16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