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937--淞沪会战(老照片专辑)
内容
编辑推荐

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本书以一张张真实生动的老照片讲述了淞沪会战这段英勇的抗日历史,这场68年前发生在上海的战争,让我们记住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灵。

目录

楔子/1

虹桥事件/1

“一·二八”停战的限制/3

日方的反应一反常态/4

第一章/8

 战争前的准备/8

“南进”与“北进”的矛盾/10

张治中决定“先发制敌”/ ll

第二章/15

围攻日本海军陆战队/15

南京错失攻击时机/19

陈诚建言,扩大淞沪战事/25

第三章/31

攻击受挫/31

打起来才发现,火炮太少了/33

蒋介石仍在犹豫/35

平时合不得拿出来训练的坦克,给击毁了/38

第四章/41

形势逆转/4l

空军啊,空军/41

堵住日本陆军/47

第五章/54

教导总队参战/54

陈诚登场/57

意外的横逆,刺伤了张治中的心/60

第六章/64

争夺罗店/64

冯玉祥当了空头司令长官/66

第十四师断送攻下罗店的最好机会/70

第七章/74

血肉磨坊/74

与日军最大的差距,还是火炮/ 77

即使是肉搏格斗,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78

饿死的比战死的还多/80

第八章 /83

转入守势/83

什么样的官兵,在水里泡三天,那也是不成的/84

这哪里是打仗?完全是挨打/87

老兵,赶快补充老兵/88

第九章/91

坚守蕴藻浜/91

日本转入举国战时体制/93

叠床架屋的中国指挥机构/94

真是地狱生涯/97

地方军队参战/99

仅靠精神而忽略物质科学的战斗,已是落伍的思想了/101

第十章/103

悲壮的反攻/103

为最高统帅的,断不可意气用事/104

高级将领都建议撤退/107

“吴福线”、“锡澄线”/108

白崇禧失算/109

反击作战的原则,都违反了/112

第十一章/116

八百壮士/116

孙元良抗命  117

你们就说:“有八百人”/120

杨惠敏献旗/ 120

四行孤军的归宿/122

第十二章/125

强弩之末 /125

差不多已经没有战斗力量/125

把全部希望,寄于国联/127

不能再迟延的退却时机,给丢掉了/128

第十二章/13l

登陆金山卫/131

几个主力师团的伤亡,使东京震惊/131

明朝时候,倭寇就是从金山卫登陆的/135

把江防、海防的部队,都抽调到了上海/137

第十四章/142

大溃退/142

演成了一幕大悲剧/143

溃退之惨,一言难尽/146

使官兵大失所望的国防工事/148

第十五章/150

李宗仁的反思/150

以一己的意志统兵作战,怎能不败/153

不知彼,不知己/155

由北而南到由东向西 /158

对于侵略者是直接有利的/ 160

日本原本可以“一直攻下武汉”/162

试读章节

早在1936年8月,日本参谋本部在拟定1937年《对华作战计划用兵纲要》时,就对海军作出了这样的妥协:“非到不得已时,不向华中方面派遣陆军。”上海是日本海军南进重要的一站,但要占领上海,没有陆军的协助是不行的。因此海军一再向陆军施压。

在海军的压力下,日本内阁于8月13日举行全体会议,一致同意以陆军第ll师团和第3师团为基干,组成一个军开赴上海。与此同时,日本又加紧派遣海军舰队和陆战队来沪。8月ll至12日,第二舰队2l艘军舰抵达上海。此外,还有9艘日舰停泊于吴淞口外,其中包括一艘航空母舰。而日本海军陆战队此时也增加到了近5000人。在日本军队咚咚的战鼓声中,战争已是一触即发。然而这个时候,中国方面的准备,又怎样呢?

1932年1月28日,第一次淞沪战役爆发。上海的炮声一响,南京震动,国民政府被迫迁都洛阳。上海发生的一个局部战争,竟然使政府狼狈到要迁都,这个面子,丢得也太大了。

不过上海离南京实在也太近了,由上海乘火车到南京,全长310公里的铁路线,快车四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日本要想扩大战争,到南京城下也就几天的事。蒋介石感到上海至南京一线门户洞开,认为有在这一带设置国防工事的必要。

1933年,国民政府开始筹划在南京、上海、杭州地区修建国防工事。当时估计日军在包围上海后,会分两路由太湖西进,攻击南京。P10

“一·二八”之役,最后以日军登陆浏河,抄袭我军侧背而告失利。张治中对“一·二八”的教训始终耿耿于心,因此,在负责京沪区的抗战工作以后,他就定下了一个“先发制敌”的战役思想。

张治中在他后来写的回忆录里,详细阐述了他当时的这个设想,他说:这时,我有一个基本观念。这次在淞沪对日作战,一定要争先一着。我常和人谈起,中国对付日本,可分作三种形式:第一种他打我,我不还手,如“九一八”东北之役;第二种他打我,我才还手,如“一·二八”战役、长城战役;第三种我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这叫做“先发制敌,”又叫做“先下手为强。”这次淞沪战役,应该采用第三种。

张治中“先发制敌”的想法,与当时军事委员会的想法是基本一致的。1936年底,参谋本部拟订了一个1937年度的作战计划。其中有关华东方面的内容,是强调要于“开战之初,应先用全力占领上海,无论如何须扑灭上海之敌军,以为全部作战的核心”。

1937年7月13日,张治中正式出任京沪警备司令官。这时,日军在上海的行动已咄咄逼人。日军在各通行哨所增加兵力,各屋顶架设高射炮,各要点构筑工事。在市中心区及南翔开始没立炮位,并连日举行军事演习。蒋介石感到在上海终不免要开战,就密令张治中在苏州进行部署,并命令海军在江阴一线封锁长江。谁知,封锁长江的行动刚进行,日本人就知道了,于是便直接导致了H本7月28日汉口的撤侨以及增派海军陆战队的行动。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937--淞沪会战(老照片专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洪
译者
编者
绘者 秦风辑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31779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506-64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8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