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方大讲坛(Ⅱ)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均源自于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推出的《东方大讲坛》栏目。书中内容敏锐捕捉社会、经济、文化等社会热点,以名家名篇为主打品牌,以其视角独特和观点新颖而受到社会的欢迎。全书共有24篇精彩演讲,以飨读者。

内容推荐

近年来,各类讲座、报告会在上海纷纷兴起,听讲座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上海图书馆举办的《都市文化》等系列讲座在引领学习、知识服务等方面,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的社科普及讲座在建设学习型城市,推进社会化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推出的《东方大讲坛》栏目,敏锐捕捉社会、经济、文化等社会热点,把其中的名家名篇做成电视节目播出,以其视角独特和观点新颖而受到社会的欢迎。《东方大讲坛》精选本第一本出版以后,很快销售一空。在这个基础上,《东方大讲坛Ⅱ》精选本又汇编了近期的24篇精彩演讲,以飨读者。

目录

世博会,历史的机遇  周禹鹏/2

世界级城市与上海信息化  周宏仁/79

知识产权与上海新一轮产业发展  乐景彭/42

上海城市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孙逊/54

上海的历史文脉与建筑风格  郑时龄/66

科学与人文的交融——科学家与作家的对话  裴 钢 王安忆/77

献身科学,创造美丽人生  张永莲 叶叔华 黄淑帧/101

纵观科学大师历程,走“科教兴国”之路  沈文庆/115

科学与人文  沈致远/124

怎样培养你的孩子  王厥轩/136

教科文行动——给头脑的基本储存  高 峰/147

从容面对六月天——AMH考前心理调节 张静涟 周 隽 徐 琳/156

做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家长  陆继椿/178

精心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陆 震/18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  邵龙宝/203

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崔丽娟/218

成功源自于健康心态——现代人心理素质浅谈  耿文秀/228

营养与健康  厉曙光/242

饮食起居与养生  张冰隅/254

健康长寿和松针革命  吉 玲/264

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  郝铭鉴/275

金融创造生活  钱晓阳/289

公关,现代社会的沟通力  潘肖珏/297

艺术化的生活——现代女性的形象设计  徐家华/310

后记/323

试读章节

四、关于建设“文化上海”的若干思考

上海正朝着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在建成四个中心的同时,我们提出要建设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文化上海的目标。在历史上,上海就是一个文化中心,当时所有的出版业都在上海;演员必须到上海来唱红,在全国就唱红了……今天这个风光不可能再现,但我们在建设四个中心的同时,不要忘掉建设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文化上海。胡锦涛同志到上海来视察,就讲到上海在建设先进文化当中,也要走在全国的前列。所以市委、市府也非常重视,上海正在筹备召开上海文化工作会议,已经制订了上海文化发展纲要,还有上海城市文化设施的规划。应该讲上海城市文化的未来还是非常的灿烂,非常的富有诱惑的。上海在建设城市文化上,应该是在海派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先进性。所谓包容性,就要包容更多的文化,这样上海才有活力。而且先进文化的创造,往往就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中,马克思主义就产生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中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文学上也是这样,元曲的产生就是因为汉蒙文化的结合,清朝文化比较发达的缘由也是满汉文化的结合。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所以多元文化在上海这片热土上,相竞相生、相激相荡、相辅相成,它自然会产生~种新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所以包容度要更大,胸怀要更加开阔。作为上海市领导,要有足够的宽容度,能够容纳各种异质文化的存在;作为上海市民,要有足够的胸怀,来容纳各种外来人口、外来文化进入上海,这样上海才会更加繁荣,才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光荣和自豪。

在未来的上海城市发展中,离不开这么几个要点:第一,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这几年为什么大家觉得上海改观很大?就是一些标志性的城市文化设施建成了,上海大剧院,一流;上海博物馆,一流;上海马戏城,一流;上海科技馆,一流,所以现在很多海外人到上海,首先要看这几个亮点,白天去博物馆,晚上到大剧院听一场音乐会。上海这方面还会继续有大的手笔,基本的构架是形成一个中心,两条带,几个区域中心。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博物馆、大剧院、城市规划馆、“大世界”、上海音乐厅等文化建筑设施。两条水系——黄浦江和苏州河,会形成两条带:黄浦江沿岸,从南面开始,未来的世博会展馆布局依次是南外滩、外滩、北外滩,北外滩会改造成为一个休闲为主的漂亮区域。苏州河沿岸会保留一些老仓库、老工厂,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并把它改造成某种适合于现代艺术展示的展馆。还有若干个城市副中心:像徐家汇已经成气候了,按照我的想象,徐家汇应该以音乐和影视为特色,徐家汇公园里面原来有个唱片厂,留下了唯一的一幢小洋楼叫百代小楼,当年解放前叫百代唱片厂,这个百代小楼就成为了音乐的象征。现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星期天都在那里演奏露天音乐会,慢慢就形成特色了,非常有品位。很快崛起的是江湾五角场,它肯定手笔上要超过徐家汇,徐家汇比较逼仄,现在看上去规划得不是很理想,交通也比较堵塞,气魄不大。将来江湾五角场是升降式的广场,这个广场会升降的,非常先进。而且那是一个以科技园区、知识园区为特色的城市副中心文化区,因为那里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所以将来杨浦区不是“下只角”了,将来也会成为“上只角”。现在上海还提出要建100个惠及普通百姓的社区文化中心,就是让普通老百姓能够就近进行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娱乐,这个我觉得非常到位。所以在未来的上海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中,会有很多的大手笔、中手笔、小手笔,总的会构建一个大中小、高中低齐全的立体的文化设施网络。  第二,文化历史遗迹的保存。这个非常重要,城市没有历史能有文化吗?我们上海师大人文学院组织到德国,柏林在我们想象中是非常好的,去了后却很失望,为什么?因为它在二战当中全炸光了,给人的感觉没有历史感了,都是新造的楼房,就没有看头了。所以一个城市要有文化,就必须要有历史,要有历史遗迹存在,要看到我们的先辈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怎么生活的形态。现在上海已注意到了优秀历史建筑的保存,比如汇丰银行的大楼、马勒别墅、中山先生故居、宋庆龄故居、鲁迅故居等。但普通百姓的生活形态也要注意保存,你不注意保存,若干年以后随着大建设高潮的兴起,就会悔之晚矣。比如那些小洋房、新式里弄房、石库门房和工人新村,还有一些民族工业的厂房也要保存,它是历史,不可能去复制的。

第三,一流人才的积聚。前面两个说的都是硬件,作为上海文化建设,一流人才的出现更重要。今天,上海出了三个有名的男人,从朱建华开始,然后是姚明,今天是刘翔。所以上海男人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要高度有高度,要风度有风度,要速度有速度,大长我们上海男人的志气。上海必须有一流人才,体育上你有了刘翔、有了姚明,将来再拥有更多的明星,在文化上、文学上、艺术上,拥有众多重量级的领军人物,那么上海就会当之无愧成为一个文化上海,同它的硬件建设名实相副了。上海本身要培养出大量一流人才是比较难的,可以采取更灵活的隐形人才引进机制,重在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通过建立工作室、研究室,吸引民营企业家和优秀的文化人到上海来创业,使上海成为他们创业和冒险的乐园。国内外各种一流顶级人才的加盟上海,使他们有钱可赚,有身手可显,他们肯定会来的,因为上海这个舞台他们也都很看中。

第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人才来不来,关键看你的文化生态环境好不好。上海在这方面做好了,筑好了巢,自然就会有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凤凰飞过来,上海就有了一流人才。

营造文化生态环境,关键在领导层。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要自上而下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从领导层、管理层,然后到我们市民,形成一种共识。这种文化自觉包含四个意思:一是要自觉认识文化发展在整个城市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要充分尊重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规律;三要深刻总结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四要科学制定和实施未来文化发展的规划。如果上海仅仅是一个经济的巨人、商业的巨人、金融的巨人,是文化的矮子,那么上海还不足以让我们自豪。世博会申办的成功,使上海人对上海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更加充满了期待,相信上海在未来新一轮的发展中,在建设四个中心的同时,一定会建成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文化上海”,一个充满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文化上海”。P.61-64

后记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学习已经成了广大市民一种自觉的行动。近年来,各类讲座、报告会纷纷兴起,构成了申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自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推出《东方大讲坛》栏目后,因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承先进文化而成为一个品牌栏目。多年来,上海图书馆举办的《都市文化》等系列讲座在引领学习、知识服务等方面,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的社科普及讲座在建设学习型城市,推进社会化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讲座的精品都在《东方大讲坛》栏目播出。

根据广大观众的要求,2004年5月,文汇出版社出版了《东方大讲坛》精选本第一辑,汇编了自《东方大讲坛》开播以来的24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该书问世以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并很快销售一空。在这个基础上,几家主办单位又编辑了《东方大讲坛Ⅱ》(精选本第二辑)。该书收集了2004年1月以来的精彩演讲24篇。

一个讲座,由于场地的限制,每次能够直接聆听专家、学者演讲的人数毕竟有限。而通过电视媒体《东方大讲坛》的传播,它就能走进千家万户,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然而,这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众多单位的支持。本书收集的24篇演讲就是分别由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普工作处、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市委老干部局、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上海东加西人才咨询研究所等单位组织,由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录制。所以,《东方大讲坛》第二册的顺利出版,凝聚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

2005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方大讲坛(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图书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67641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