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长征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长征传奇”。这位传教士与作者领导的先遣长征的红六军团不期而遇。此后,他跟这支队伍一起长征了十八个月又十二天。 他以传教士的眼光,仔细地观察了这支队伍的官兵,然后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写成了这本回忆录。 这是外国人记录红军长征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从独特角度记述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手资料。由于视角出自于传教士,因此,本书也充满了宗教色彩。

内容推荐

一位西方传教士与萧克将军领导的先遣长征的红六军团不期而遇。此后,他跟这支队伍一起长征了十八个月又十二天。 他以传教士的眼光,仔细地观察了这支队伍的官兵,然后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写成了这本回忆录。 这是外国人记录红军长征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从独特角度记述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手资料。

目录

萧克将军谈薄复礼和他的回忆录

作者中文版自序

神往中国

新世界

内陆之行

饥荒

瑞士姑娘

被捕

随军跋涉

逃命

惩罚与援救

自由,只给一人

特殊的圣诞卡

自由啦

去而复归

盘县

别了,中国

新的机遇

薄复礼给译者的信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两三天之后,我到了上海。上海是一个相当大的城市,中国文化和商业的中心。这个沿海的中心港口,矗立在黄浦江边,离长江入海口约十五英里,到中国内地旅游就从这里乘船溯江而上。所以,这里成为我们到达中国的第一站。我们准备在此整理行装,再向内地进发。

人力车把我们带到CIM的住所。这里环境优雅。但是,鲜明的对照在大门内外呈现着:外面,喧闹,混乱,污浊;里面,宁静,安谧,清新。

我们在上海一共住了五天。

那天,我们出席一个约五十人的会议。会上,我们首先自我介绍。上帝的号召,老传教土们的榜样,使我们蔑视困难。我们将保持自己的活力,坚定信念,进入那未曾开垦的处女地,传播福音。

我们讲完了。接替戴德生·泰勒继任主管的D·E·霍思特发言了。他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在来中国之前,曾是皇家炮兵的一位年轻军官,来中国后不久便为CIM的代理总管。不久前,戴德生·泰勒辞职后,把整个基督会的权力移交给他。

当晚,我们同他共进晚餐。大家怀有一种恐惧心理听他讲话。他告诫我们到中国应该接受什么,避免什么。随后,他又诚恳地告诉我们,要记住,比起上帝来,仆人并不是伟大的。

此后的几天,我们在上海街头购置行装,以便于今后的旅行。床上用品:被单,草席;学习用品:汉英字典初级读本,汉字《新圣约书》等,一应俱全。此外,我们还利用余暇参观了中国家庭,看了药房、女生校舍和俱乐部,最有意思的是又尝了能增进食欲的中国食品。

11月19日,我们离开上海,前往语言学校。我们知道,CIM创始人戴德生·泰勒夫妇的家曾安在那儿。下火车后,还是乘人力车到学校去。车夫在拥挤的人流中见缝就穿,不小心撞了人家。他乘人不备,跑了。但是,愤激的手推车夫们边骂边追,把他抓住了,一群人围了上来。要不是一位老传教士从中调解,差一点就要发生不愉快的场面,因为他们都准备拔拳相向了。

到了语言学校,受到全体教职员工的欢迎。很快我们就同负责人塞缪尔·格兰维尔见面了。值得高兴的是,格兰维尔太太还曾是我的同乡。二十年前,她在曼彻斯特受过为期两年的训练。

新生差不多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我们三人来自英国,有两位来自瑞士,有两位来自澳大利亚,赫伯特·格里芬夫妇以及他们的小男孩来自美国,还有来自其他地方的一些人。在学校里,我们每人都有单间,供住宿之用,一间大房子作为教室。到校后的第一天,尽管是星期六,我们还是如期开学。

教书的是位老先生。在见他之前,我们反复演练,如何行鞠躬礼。老先生教我们学习中文、练发音、练语调。他还给我们每人取中文名字。我的中文名字是薄复礼,所谓“薄”,中文字典的意思是“细、瘦;贫穷、刻薄;小气、吝啬;轻视、轻率”。复礼:即恢复传统之礼教,我的名字为薄复礼,意思是不自私自利,以克已复礼为荣。

学习是紧张的。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熄灯。学习时间整整六小时。每星期还有两次学用中国毛笔写字的课。

P18-20

序言

为拙作中文版作序这当然是一件颇为荣耀的事情;在晚年被称之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更使我激动不已。

此刻,当我在英国曼彻斯特我的书桌前写下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又见到了萧克将军。这是一张放大的彩照,将军正在一本装帧漂亮、图文并茂的画册上签字。萧克将军把这本画册作为礼物送给了我。

这本画册勾起了我对往事地回忆。

五十年前,我被中国红军扣留十八个月,这支红军就是萧克将军的第六军团。我第一次见到萧克将军是在一次急行军之后的晚上。当时我被不期而遇的红军扣留了好几天,每天行军,疲惫不堪。这天晚上,刚要歇息,将军召见我,要我帮他翻译一张法文贵州省地图。这张地图是他们刚缴获的。我端详着面前的萧克将军:他约有二十五、六岁,一副极标准的军人仪表,谈起话来温文尔雅,让人感到他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有渊博的知识,是一位可敬的年轻领导人。虽然我们之间历史背景不同,文化教养各异,一时间,彼此也无法理解,但我非常敬佩他。当时我想,凭他的文化教养就可知道,将军的家境是不错的,生活是安逸和舒适的,可是他为什么要抛弃这一切而去为被压迫的农民、为80%的穷人勇敢奋斗呢?毫无疑问,他这样做,不仅本人风险极大,而且要累及家人及亲朋友好。后来我知道,将军在青少年时代,读了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并接受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确认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他为之奋斗,坚定不移。

同他一样,我在少年时代也有被征服的经历,但征服我的是耶稣基督的革命教义。在我懂得了耶稣的历史和教义之后,我决心要为人类的进步而贡献毕生的精力直至生命。十岁时,我听到上帝召唤我去中国,就开始接受各种训练,以便在中国能更好地工作。1922年,我告别家乡,告别亲人,来到中国,到中国最穷的省份之一贵州工作。在贵州工作是很艰难的。这里没有可供车辆通过的大路,长途旅行都要靠双脚完成;这里极少见到欧洲同乡,他们一般不往这里来;这里强盗、土匪出没,抢劫时有发生,社会环境极不安定。等等。尽管有这些不利因素,我却依然快乐如初。为什么呢?因为我确信,我所到的地方是上帝安排的,我所做的事情都是上帝的旨意。我的动机是纯洁的,上帝给我一个特殊的爱,爱中国人民。

后来,我成为红军的囚犯。十八个月的艰难困苦是我一生中最神奇的经历,上帝在陪伴我,安慰我,在危难时刻和考验面前,唯有上帝与我同在,没有他,我不可能活着走完这段旅程。

记得我在昆明医院,一位医生给我检查完身体之后说我至多还能活十天。经过五个月的精心护理之后,医生还是告诫我,不要期望长寿。但是,今天我已九十一岁了,我相信我的身体仍然很结实,我过得很快活,还能做些事情。是上帝给了我一颗宁静的心,他能治愈病人并加强人的力量,使人洞察一切。

亲爱的中国读者,这是我一生中的简历,我把这些推荐给你,我相信你可以从中得到益处,帮助你成为你们伟大国家的一个更好的、更有用的公民。我看到有关你们国家的许多报道,我为你们的每一个进步而高兴。你们的国家在经受许多磨难之后,终于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对那些政府要人,对学校学生及家人,我每天都为他们祈祷。我相信你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忘记自己的私下的高兴而从帮助和热爱其他人中得到自己的满足。

薄复礼

1988年6月15日

后记

这是一本充满宗教色彩的书。但是,书中记录了中国红军的大量资料。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从研究中国红军的角度出发,对于书中的其他部分作了适当的删节和调整。如有不妥,敬请作者和读者谅解。

衷心地感谢那些支持与帮助本书出版的人士!

译 者

1988年8月1日于北京北太平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长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薄复礼
译者 张国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08502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1989-08-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4.406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