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器是中国文化高踞于世界文明之颠的一种骄傲。一件件古陶器物,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配色,无不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观、社会观、艺术观、宗教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中国古陶的魅力在哪里?它们具有何等独特的面貌?那些坛坛罐罐在作为“明器”和作为生活用具时有什么区别?如何辨别“唐三彩”和“辽三彩”?……这些问题就是本书要论述的。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古陶器的制作特点,艺术面貌,收藏价值和辨伪方法,通俗易懂,可供古玩家们或收藏家们参考借鉴。
图书 | 鉴藏古陶器(保值收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古陶器是中国文化高踞于世界文明之颠的一种骄傲。一件件古陶器物,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配色,无不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观、社会观、艺术观、宗教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中国古陶的魅力在哪里?它们具有何等独特的面貌?那些坛坛罐罐在作为“明器”和作为生活用具时有什么区别?如何辨别“唐三彩”和“辽三彩”?……这些问题就是本书要论述的。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古陶器的制作特点,艺术面貌,收藏价值和辨伪方法,通俗易懂,可供古玩家们或收藏家们参考借鉴。 内容推荐 中国古陶器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早就为中外收藏家所倾倒。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文玩市场的活跃,古陶器频频亮相于拍卖殿堂,不断爆出五位数以上的高价,并已成为与古瓷相并列的极受世人青睐的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 古陶器涵盖罐、瓶、砖、瓦、俑、谷仓、唐三彩、宜兴壶等诸多品种,因篇幅的限制,本书仅对陶罐、陶盆、陶俑、陶楼等器物的制作特点、艺术面貌、收藏价值和辨伪方法作简要说明,其他如宜兴紫砂壶、琉璃、法华、陶砚、建水紫陶以及古砖、瓦当等建筑陶器则不在本书介绍之列。 目录 上篇 坛坛罐罐魅力无穷 选土、造型、修饰和窑烧 史前美术陶的水平和特征 夏商周及其以后的古陶器 古陶罐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观土锈、三区分与反证法 下篇 陶俑陶楼意趣盎然 人间地下两世界 昔人所不尚 今人争宝之 作伪手段与“三吻合”原则 唐三彩和辽三彩. 辨别“三彩”有诀窍 试读章节 上篇提到,陶俑、陶楼等皆属明器。而那些坛坛罐罐虽然也有用做明器的,但多数属于生活器具。何谓明器?明器乃中国古代专为随葬制作的器物,又称“冥器”或“盟器”。常是模仿各种礼器或日用器皿、工具、兵器的形状,还有人、家畜及鸟兽的形象,以及车船、家具、建筑物等模型。明器的质料以陶、瓷、木、石最常见。从艺术和收藏的角度来看,秦汉时代的明器最有价值。这个时期的陶质明器,除了绿釉罐(前面已经介绍)、陶俑(偶人)、陶楼,还有陶仓、陶井、陶灶、陶猪圈、羊圈等。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厨师、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牛、羊、猪、犬、马、鸡、鸭等家畜家禽。本篇专讲这类古陶器。 陶质明器的使用与人殉制度的逐渐取消有关。商代和西周流行人殉,即用活人为奴隶主殉葬。随着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人殉习俗也随之改变,于是便以俑来替代活人殉葬。封建贵族生前享尽荣华,死后仍企望富贵,便用陶制成建筑模型和生活用具模型,也作为殉葬品,与陶俑一起埋进坟墓。这些殉葬的陶俑和建筑物及用具的模型,大多真实地摹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器物和建筑,故可以此参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建筑特点,同时又能反映各个时代的雕塑艺术水平。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用陶制成的一件件杰作,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古代的艺术珍品。有的甚至堪称国宝,价值连城。 P43-P46 序言 陶器制作,是人类最早的一项手工生产劳动,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境内的先民们就已经制作陶器,其起源甚至还可追溯到更远古的年代,陶器制作代表了我们民族文明和演进过程。 古陶器是中国文化高踞于世界文明之颠的一种骄傲。一件件古陶器物,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配色,无不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观、社会观、艺术观、宗教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中国古陶器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早就为中外收藏家所倾倒。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文玩市场的活跃,古陶器频频亮相于拍卖殿堂,不断爆出五位数以上的高价,并已成为与古瓷相并列的极受世人青睐的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 古陶器涵盖罐、瓶、砖、瓦、俑、谷仓、唐三彩、宜兴壶等诸多品种,因篇幅的限制,本书仅对陶罐、陶盆、陶俑、陶楼等器物的制作特点、艺术面貌、收藏价值和辨伪方法作简要说明,其他如宜兴紫砂壶、琉璃、法华、陶砚、建水紫陶以及古砖、瓦当等建筑陶器则不在本书介绍之列。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中华文物大观》、《中国陶瓷漫话》、《原始彩陶识真》、《彩陶收藏》等文献及相关考古资料,在此谨向诸位作者表示谢意。 章用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鉴藏古陶器(保值收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章用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5322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0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 |
丛书名 | |
印张 | 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