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洲翁遗训(稻盛和夫最推崇的人生经营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持纯粹之心,做至诚之人;

凝结冰的理性与火的热情做事;

成事的秘诀是永不衰竭的利他心;

晚稻式经营才是永续之道;

……

沉淀数百年的智慧结晶,让你与成功更接近的经世道理。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西乡隆盛的《南洲翁遗训》是稻盛和夫最推崇的人生智慧语录,在创立京瓷之后,更是把其“敬天爱人”的格言奉作社训,挂在他的办公室。

内容推荐

西乡隆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誉为最后的武士。

《南洲翁遗训》是西乡隆盛的语录汇编,也是西乡哲学的精髓体现。西乡隆盛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熏陶,在他的这本遗训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敬天爱人”。这个理念后来影响了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并成为稻盛哲学的主体内容和京瓷的重要经营理念。

本书汇集了西乡隆盛的人生哲学精华,对其修身、处世、经世等思想进行深入阐释,既是对经典的挖掘,也是对我们所处现状的剖析反省。

目录

卷一 正心——持纯粹之心,做至诚之人

第一则

人生当从无过中求有过/002

平日里反省修身,可以临事不乱/005

第二则

不必为身份低微而妄自菲薄/008

做一个纯粹的人/010

第三则

不主观、不独断、不固执、不唯我/014

有一颗“至诚纯心”/015

第四则

以宽厚心待人,以公平心处世/019

守诚是一种生存资本/021

卷二 养志一一蓄志以养力,用力以养行

第五则

最困难的时候最接近成功/025

有热情,再带点偏执/027

第六则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成就自我/030

要成为大人物,先有成为大人物的想法/032

第七则

愿景是一切事务的第一步/035

有所决定,便立即行动/037

第八则

即使只有1%的机会,也要做好100%的准备/041

学知识,更要淬炼见识和胆识/043

卷三 砺心——以泳的理性和火的热情做事

第九则

做大事要顶得住诱惑,放得下利益/046

要比任何人都更努力/048

第十则

未雨绸缪抓机遇/052

积极思考,效率更高/053

第十一则

远离侥幸,靠实力让自己强大起来/057

因势利动,相机而起/059

第十二则

迅速地踏过错误才是改过/062

不为失败找借口/065

卷四 克己——从任性生长到知性成长

第十三则

成功后也要保持警觉/069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070

第十四则

先管理自己,再领导别人/073

做自燃型的人/076

第十五则

放下名利/079

失败不是常态,成功也不一定常在/081

卷五 修器——养气魄,炼气格

第十六则

要有成事的气度和格局/084

最重要的不是位置,而是视野/087

第十七则

“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089

再艰难也要振作/092

第十八则

有硬气和硬骨/095

先胜在气势上/098

第十九则

比别人看得远,比别人先一步/103

大事要事优先,琐事小事容后/105

卷六 无私——带着觉性过日手

第二十则

以爱己心爱人/110

要摆脱不幸,得克服自私、势利的人性/112

第二十一则

笑着听反对的声音/115

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118

第二十二则

别把对手当敌人/121

内省的力量/124

第七 人本——用人的核心在于提高人的品格

第二十三则

用人要秉持公正和勇气/129

与其许以金钱,不如授予荣誉/132

第二十四则

不惜重金聘用好的人才/134

以人为本/137

第二十五则

不同时期,不同的用人标准/141

能用君子,善用小人/143

第二十六则

留住人才,首先要制造人才/147

人格魅力是最强的领导力/150

卷八 利他——成事的秘诀是永不衰竭的利他心

第二十七则

利他分享才能利己/155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158

第二十八则

给弱者生存的空间/162

追求互利的长尾效应/164

第二十九则

承担社会责任才是真正的实业家/169

做企业不是节省成本,而是创造高价值/172

卷九 永续——晚稻式经营才是永续之道

第三十则

与其盲目扩张,不如明智坚守/176

向上看,不忘自己的限度/178

第三十一则

先做傍家,再做赢家/181

要做出自己的品牌/184

创新才能活下去/186

第三十二则

以诚为本的经营利器/190

不空不浮地做事业/192

第三十三则

不是人力配合程序,而是程序汇合人力/194

坚守核心,从一而终/196

卷十 静心一—以从容淡定沉淀人生

第三十四则

专注于做好每件小事/200

耐住寂寞,沉心做事/202

第三十五则

与其抱怨苦难,不如笑纳一切/205

苦不入心,不忘微笑/208

用骆驼精神坚守梦想/210

第三十六则

忙中抽身,静滤思绪/212

用知足的尺丈量生活/214

西乡隆盛年谱/217

试读章节

1858年冬,岛津齐彬暴病而死,身为岛津最重要的亲信而刚刚在日本政界崭露头角的西乡隆盛,迅速从政治中心跌落。随后镇压倒幕派的安政大狱兴起,京都一时间黑云压城。作为尊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西乡与僧人朋友月照被迫离开。

幕府的搜捕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政局风云翻覆,西乡与他的朋友们第一次陷入绝望。月照是重要通缉犯,在萨摩藩寻求庇护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后,二人决定一同自杀。出于对月照僧人身份的尊重,西乡没有用武士的方式结束生命,而是接受了月照跳海的决定。

二人跳海之后又被人救起,或许是西乡的身体更为强健,在经历数日昏迷与神志不清后,西乡活了下来,而月照的灵魂却永远留在了萨摩藩鹿儿岛湾黑沉、冰冷的海水中。醒来的西乡对此耿耿于怀,惭愧不已,一是因为朋友已死而自己得以苟活,二是因为自己采用了一种武士不齿的死亡方式。当西乡决定用武士刀结束生命、遵从与朋友的约定时,却遭到了亲友的阻拦。

慢慢从求死的意念中挣脱出来后,西乡对生存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思考的结果是,西乡开始坚信将有重大的使命等待他去完成,这是命运让他活下来的理由。“人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的这唯一的生命是偶然还是上天的设定?”对于这样的疑问,西乡在之后的人生中逐渐接近了答案的。

思考生命的意义,首先必须做的是深刻认识自己。智者懂得明慎之道,其根本在于能够自我省察,了解自己的性情,使修养和天性能够互相平衡。“故先修身养性而后成也”,这句话可视为对西乡一生的诠释。西乡之用意在于先自我省察,随后在时时修身、时时精进中省悟人生的意义。

人生是一座为心之修行而设立的道场,人生的目的就是在灾难和幸运的考验中磨炼自己的心志和灵魂,在看似平淡的种种经历中体察生活万象、体会生命真味。人之所以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比出生时有所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更崇高的灵魂死去。而生命中的每段经历都是一个提升自己、升华自己、使自己向更高和更远处发展的机会。每经历一件事情,都作出适当的省察和总结,既可得出提升自己的良方,又可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生活给我们的奖励。

宋代大儒程颐在谈及《论语》时曾说:“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只知—味读书而不反躬自问、思考省察,知识再多也只是个两脚的书橱。为人应懂得时时自我反省,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有则改之,才能精进,每过一天都有新的体悟,才不致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五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父。

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父,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最少也要10年吧!”

柳生说:“10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努力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那就要20年了。”

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如果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你晚上不睡觉练剑,必死无疑,完全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柳生颇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这太矛盾了,为什么我越努力练剑,成为一流剑客的时间反而越长呢?”

宫本答道:“成为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都看着一流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

柳生听了,惭愧不已,并从中受到启发,后来终于成为—代名剑客。

P2-4

序言

日本东京都台东区的上野公园,有着“日本第一园”的美誉,自1873年建立以来,它以景色秀美、人文深厚而久负盛名。上野公园所在之处原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因而古迹繁多。游客在欣赏如画美景的同时,也会被离公园大门不远的一尊铜像所吸引。

1898年,在明治政府的主持下,这尊铜像被立于上野公园,铜像所塑的人物,一手牵着狼狗,一手握着腰间的剑,目光坚毅,气势威武。此人便是与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并称“明治三杰”的西乡隆盛,一个从外表来看肥胖而憨傻的男人。

西乡隆盛的确做过一件憨傻的事情。31岁时,西乡为了不让躲避幕府追杀的朋友独赴黄泉,便与其一起蹈海自尽。结果,西乡被救起,而朋友却淹死于海中。

所谓憨傻,对出生于传统武士之家的西乡而言,实乃武士之职责,这职责是对主君为忠、同辈为诚、亲友为爱、国家为义,即大义名分。自28岁那年立志勤王,西乡始终如一地奔走在重建日本的道路上,即便两番入狱,遭人白眼,甚至被亲朋误解,被主君流放,也不改初衷。

1864年,走出牢狱的西乡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以明志:

朝蒙恩遇夕焚坑,人生浮沉似晦明。

纵不回光葵向日,若无开运意推诚。

洛阳知己皆为鬼,南屿俘囚独窃生。

生死何疑天赋与,愿留魂魄护皇城。

对于那段颠沛曲折的日子,西乡曾这样说:“行道者,顾逢困厄,立何等艰难之境,事之成否、身之死生,无关也。予自壮年屡罹艰难,故今遇何事,皆不动摇,实乃幸也。”

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担常人所不能担之责,故有非常之心、非常之志,才能为人所敬重,才有人始终追随其左右。

1868年,讨幕战争爆发。名义上讨幕军统领是炽仁亲王,但实际灵魂人物则是任大总督参谋的西乡隆盛。在西乡的谋划下,讨幕军用了约一年的时间,彻底击败幕府势力,日本得以进入交织着变革与冲突的明治时代。

1870年,功成名就的西乡隆盛以“功不盖主”为由辞去所有公职,返回老家萨摩藩。不过,真正令西乡离开政治中心的是,他看到许多高官追名逐利,穷奢极侈,完全丧失了曾经为国家为百姓身负大义的品德;更令他失望的是,明治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有损下级武士利益的政策,导致下级武士阶层在明治维新后生活陷入困境。

西乡休养于老家萨摩藩期间,每当有落魄的武士找到西乡,请求帮助而西乡无法解决时,西乡就嘱其在门口的钱柜任意取用。

他还曾为了一个参加讨幕战争的士兵的生活写信给萨摩藩主,信中写道:“临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后,即行抛弃,影响德义。”

西乡不能忘记这些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这直接导致了日后西南战争的爆发。最终西乡兵败身亡,被明治政府夺去所有名衔,但他在民间声望有增无减。

“德”与“义”无疑是西乡生命中最看重的两种品质。他取义于中国传统思想,又植根于近世的日本,构筑起西乡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一如孔子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所归无外乎真、善、美三个字。

西乡隆盛为明治维新的成功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虽遭遇不公,但明治政府很快便恢复了他的名誉,这也是其独特品性得到世人尊崇的结果。这种精神特质随着日本国力的提升逐渐传到了中国,在我国清末戊戌变法到民国初期间,西乡隆盛几乎成为当时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日本人。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奉劝谭嗣同逃往日本,谭嗣同告诉梁启超:“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其弦外之音,是自己愿杀身成仁,而勉励梁启超能像西乡隆盛那样,最终完成维新事业。

次年,梁启超在上野公园瞻拜西乡隆盛的铜像,他很钦佩西乡隆盛的人格: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为粪土。“近世之豪杰,如西乡南洲者(西乡隆盛),殆可谓无欲人矣。”

依信念而活,照理想而行,可谓真人。此即稻盛和夫所言“不图名誉,便很难对付”,生活事业亦如是。“男儿立身唯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这两句七言诗更是体现了西乡的人格力量,事业的成败对于真正的英雄而言,是无足轻重的。

一个真正的英雄,当是超越时代、影响久远的,西乡隆盛独特的人格和品德,引导的不仅是他自己,更是当世的我们。人活百岁,终将湮灭,当地位、财产、利益、私欲都随着肉身的离去而灰飞烟灭之时,唯有品德与性情留存久远。这也是在西乡死后,他的亲朋依其平日所言辑录《南洲翁遗训》(其号南洲)的初衷。

《南洲翁遗训》全文共三十六则,以正心、养志、砺心、克己、修器、无私、人本、利他、永续、恬静为主题,阐释了西乡隆盛对人生的体悟。这体悟虽发自百余年前,但对当下生活于都市中的人们依然有着难以计量的现实意义。

作为稻盛和夫先生的同乡前辈,西乡隆盛是稻盛从小的偶像、心中的大英雄。稻盛将西乡的格言“敬天爱人”奉为京瓷公司的社训。在稻盛的著作《活法叁》中,他详尽地解读了西乡人生和西乡遗训中的宝贵思想,可以说,《南洲翁遗训》中所蕴涵的智慧是稻盛最为推崇的人生经营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变的永远是人心和意志。正因如此,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有的人丧失了信仰,有的人迷失了方向,有的人失去了本心,从而走向人生正途的反面。有首歌这么唱:“是我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其实,重要的不是寻找答案,而是问自己,是否依旧秉持着一颗“初心”:

于事业,是否精进;

于他人,是否容纳;

于己身,是否磨砺。

当我们面对内心毫无愧疚之时,我们就更加接近西乡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此书给予我们的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洲翁遗训(稻盛和夫最推崇的人生经营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20900
开本 32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7
14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