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界源流图/上党堆锦艺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所展示的《法界源流图》是古老的上党堆锦艺术和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

上党堆锦艺术的佛教造像,是在二千五百多年传统的平面和立体两种佛教造像形式的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的丝质软体浮雕造像形式,它用丝绸锦缎特殊布料重新诠释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化平凡为神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神佛菩萨宝相端严,各种人物栩栩如生,珍禽异兽活灵活现,琼花仙草逼真诱人,堪称佛教造像艺术的奇葩。

内容推荐

1180年,画工张胜温奉大理国利贞皇帝段智兴之命,绘成《大理国梵像卷》。此画经历宋、元、明、清五百余年,至清乾隆年间进入皇帝内府。笃信佛教的乾隆皇帝对《大理国梵像卷》极为爱惜,命当时宫廷画家丁观鹏,在“四大活佛”之一的章嘉国师指导下重新整理和临摹,对《大理国梵像卷》进行勘误,将神像及人物的名位和序列重新排列。这项集佛学、艺术、历史及民俗研究的重大工程,历时数载,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完成,题为《法界源流图》。

《法界源流图》对佛教的显宗、禅宗和密宗都有彰显,保留了《大理国梵像卷》的时代特色。画卷中的佛像,既保留西土天竺特征,也具强烈的中国意味,是中国佛教文化极为重要的资料,被称为是研究佛教图像学的“百科全书”。

《法界源流图》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在中国美术史上与明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齐名。

目录

作者简介

序  李绵璐

卷首:乾隆皇帝御识

第一部分:护法天王神龙八部

第二部分:观世音

第三部分:佛陀

第四部分:菩萨佛母

第五部分:十八罗汉

第六部分:禅宗六祖

第七部分:药师琉璃光佛

第八部分:护法神

第九部分:帝释梵王舍利宝塔

卷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中华一绝——上党堆锦艺术

试读章节

普陀落迦观世音

普陀落迦是山名,为观音住处。《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所以,普陀落迦山是观世音菩萨道场。中国佛教则认为此山位于浙江普陀县舟山群岛南端。此图中的菩萨三面六臂,是以蛇为璎珞环钏的密宗菩萨像。以虎皮为衣,三面六臂。六手中,一手作与愿印,四手持莲花、弓、箭和数珠,第六手持蹈索。冠住阿弥陀佛,正面是白色,右面蓝色,左面红色,这些特征和《能立鬟经》所记载的骑犼观世音一致,应该是骑犼观世音的变化身。南无白水精观世音

主尊立于一红莲之上,三面六臂,每面各有三眼,正面顶上华冠内住立化佛。它腰围虎皮,并以鹿皮为天衣。左右两侧有二童子,分举日月。这尊菩萨的各种特征在密教观世音的图像中都有出现。这尊观世音菩萨的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在《观无量寿经》中有记载。《大乘庄严宝王经》说“观自在菩萨,于其眼中而出日月”,二童子手中的日月即与此段经文有关。

这尊观世音共有六臂,左三手分别持弓、数珠和白莲花,右三手则持云、箭及施与愿印。一支被蛇缠绕的三叉戟分置在观世音的左右。《能立鬟经》说:“(骑吼观世音)面有三眼,共三面……中间面白色,右面蓝色,左面红色……有六臂,面露微笑,喜以虎皮为衣。右一手施与愿印,二手特数珠,三手持箭。左一手执弓,二手持白莲,三手抚其铄乞底乳。……右侧有一为蛇缠绕之三叉戟。”这尊观世音可能即是藏密的骑犼观世音。

P20-21

序言

中国的民间文化,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财富,历史悠久,艺术形式多样,本书展示给读者的《法界源流图》堆锦艺术品,就是存在于山西上党地区(今长治市)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法界源流图》是一幅精美的壁挂画,画幅总长68.8米,高1.208米,厚0.056米。全幅画面有佛、菩萨、观音、尊者、大师、僧众、护法天神、供养人等640位;有象、马、狮、虎、鹿、龟、蛇、龙、鸡、鱼、蛙、海螺、孔雀、雉、鹰、鹤等动物与禽鸟50余种;并且以山石、云水、树木、花卉和亭台楼阁杂配其间,展现了佛国净土的极乐、平和、自由的美景。作者在较长的画幅中将98组单独成幅的画面,巧妙安排,相互呼应,主、宾、辅,布局明显,错落有致,浑然一体。观之,使人感到民间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后,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完美的视觉冲击力。作品之所以具有完美的视觉力量,与作者■必成长期从事民间传统手工艺设计与制作以及研究佛教图像学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法界源流图》的人物造像造形生动,姿式各异,表情含蓄,每位人物从衣着、冠饰、发式及各自的性格、气质、神态以至身份地位都描绘入微,各个有别,栩栩如生,是作者采用民间的写实、写意相融的手法,达到纯青的地步的体现。“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不只“青灯黄卷”,而且是讲究美学的。如《法华经》就是历代文人视为美文学而爱读的,至于佛教对于建筑、雕塑、绘画、诗歌、音乐、小说的巨大影响则是众所周知。佛教艺术值得我们挖掘、弘扬的美学观念很丰富,《法界源流图》就是很好的例证。

《法界源流图》是堆锦艺术家凃必成、,率其弟子历时一年才完成的。这种民间传统工艺,是将丝绸锦缎织物剪成精心设计的艺术形象,拼贴在絮有棉花的硬纸板上,然后彩绘脸、手和所需部位,堆制成具有浮雕效果的工艺美术品,俗称“堆花”。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享有“立体国画”之誉。凃必成从1968年,也就是从他20岁时开始从事这项工作,先是虚心学习,再是创作没计,不到十年就进入创作设计的高潮期,改进工艺技术及工艺流程,参加许多展览,获得许多奖项。由于历史的原因,堆锦艺术在将要濒临灭绝之时,徐必成以保护祖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投入到已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堆锦艺术的抢救、保护、传承、弘扬的工作中来。他创建研究所,物色人才,筹措资金,改进工艺,运用高科技,创制新作品,使得上党堆锦艺术有了新的发展。2001年,凃必成为上党籍的东晋佛教高僧法显的事迹所感染,将研究课题转向佛教文化并进行堆锦艺术的新创制,其代表作是已经供奉在北京古刹广化寺东院北大殿的《西方极乐世界图》(7.36米×2.88米)。本书所展示的《法界源流图》更是一幅富丽堂皇、气势宏大、绚烂绝伦的艺术精品,现被佛教圣地五台山宝华寺收藏和供奉。

另外,凃必成负责的堆锦研究所,还创作了许多独幅的以人物、花乌为题材的作品,均具有民间手工艺的特色,得到专家、领导、群众的好评。

上党堆锦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绝无仅有的一种工艺品,徐必成传承与弘扬了这种工艺,我非常赞赏他的努力与成就,特为作序,以表敬意。

2005年12月12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界源流图/上党堆锦艺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凃必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37644
开本 16开
页数 1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92-6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85
21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