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题材新颖,方法独特,是有关60年代文化运动的一次大胆的“文化研究”尝试。作者以文化革命立题,在政治经济学与语言符号学的学科交叉边界上,出色展示文化研究的崭新思路,提出一套有效的跨学科解释方案。其最具挑战性的见解,是认为60年代西方新左派学生运动及其形形色色的反文化实践,实乃资产阶级政冶革命与经济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历史延续。作者将黑格尔的历史形态学、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综合成一个历史阐释框架,提供了关于60年代文化革命的一种历史阐释。
图书 |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题材新颖,方法独特,是有关60年代文化运动的一次大胆的“文化研究”尝试。作者以文化革命立题,在政治经济学与语言符号学的学科交叉边界上,出色展示文化研究的崭新思路,提出一套有效的跨学科解释方案。其最具挑战性的见解,是认为60年代西方新左派学生运动及其形形色色的反文化实践,实乃资产阶级政冶革命与经济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历史延续。作者将黑格尔的历史形态学、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综合成一个历史阐释框架,提供了关于60年代文化革命的一种历史阐释。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有关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比较深入的研究专著。不仅涉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理沦文献,而且提出了十分独到的观点,认为这是“以反叛资产阶级的名义来完成资产阶级本身的一场革命”,“是资产阶级夺回旁落于贵族和左派之手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文化领导权”。这一结论打开了我们理解60年代革命之性质的全新视野,并且对理解当今的理沦流派和学术研究的意义均有不小的启示。 目录 引 言 政治激进主义的衰落 第一章 历史想象力 力量感的幻觉 历史主体 父与子 群体感:从“代”到“阶级” 第二章 文化领导权 凡尔赛:一个象征王国 分子入侵 个案研究:英文系的制度史 1.纨绔子与浪漫派 2.阿诺德与古典语文学 3.第一批英国文学教授 4.利维斯集团 5.拘留所里的内奸 6.英帝国的鼹鼠们 第三章 政治意识的形成 站在空肥皂箱上的演说家 资产阶级的犯罪感 附录:犯罪感的消失 扶手椅里的革命家 三种运动:重合与偏离 从纠察线到街垒战 第四章 象征形式 语言恐怖主义 作为革命道具的身体 人群陶醉 延长的狂欢节 在法律的模糊地带 第五章 最后的革命 政治冷淡与无归属感 同心圆:制度模型 享乐主义的经济学阐释 运动的成本核算 重新命名 后 记 主要参考书目 索 引 出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458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8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5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2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