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蝶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叙述影星胡蝶传奇的一生。在《白云塔》里扮演一位美丽端庄、仪态大方的主角。影片完成,胡蝶受到千万观众的称赞。继《白云塔》之后,胡蝶在五年内主演了《火烧红莲寺》、《黄陆之恋》、《红泪影》、《自由之花》、《落霞孤骛》,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以及《啼笑因缘》(六集)等共20部影片,电影圈公认她为当代红星。1933年,上海新闻界人士发起举办女明星竞选,胡蝶获票最多,被选为“电影皇后”。

自1933年起,胡蝶转变作风,主演《狂流》、《盐潮》、《脂粉市场》等影片。尤其是郑正秋导演的《姊妹花》,胡蝶一人饰两角,卖座创纪录,该片也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1935年,胡蝶应邀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苏联国际电影展览会。后又赴德、法、英、意等国考察。抗日战争初期移居香港,后回到重庆。1965年后在台湾发展,1975年移居加拿大。81岁(1989年)离开人世,电影皇后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飞走啦!”

内容推荐

胡蝶:原名胡瑞华。原籍广东鹤山,生于上海。1928年,在《白云塔》里扮演一位美丽端庄、仪态大方的主角。影片完成,胡蝶受到千万观众的称赞。继《白云塔》之后,胡蝶在五年内主演了《火烧红莲寺》、《黄陆之恋》、《红泪影》、《自由之花》、《落霞孤骛》,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以及《啼笑因缘》(六集)等共20部影片,电影圈公认她为当代红星。1933年,上海新闻界人士发起举办女明星竞选,胡蝶获票最多,被选为”电影皇后”。

自1933年起,胡蝶转变作风,主演《狂流》、《盐潮》、《脂粉市场》等影片。尤其是郑正秋导演的《姊妹花》,胡蝶一人饰两角,卖座创纪录,该片也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1935年,胡蝶应邀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苏联国际电影展览会。后又赴德、法、英、意等国考察。抗日战争初期移居香港,后回到重庆。1965年后在台湾发展,1975年移居加拿大。81岁(1989年)离开人世,电影皇后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飞走啦!”

胡蝶一生情感丰富,20世纪20年代曾与演员林雪怀订婚,后与银行职员潘有声结婚,杜月笙、戴笠曾垂涎胡蝶的美貌,戴笠一度得手,与胡蝶同居多时,后因戴笠空难身亡,这段孽缘才算了结。

目录

第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章 初涉爱河

第三章 从来爱情无坦途

第四章 红透上海滩

第五章 情变

第六章 初恋情侣公堂对簿

第七章 “9-18”之夜的跳舞绯闻

第八章 荣膺影后

第九章 步入婚姻殿堂

第十章 民族大义未敢忘

第十一章 虎口脱险

第十二章 命运转低谷

第十三章 红颜惹祸

第十四章 戴雨农得陇望蜀

第十五章 胡蝶飞走了

试读章节

童年颠簸,人间冷暖尽阅,从来不问世事,只对演戏入迷。多梦季节立宏志,愿与影星试比高。中华影校试身手,天才演员浮水面。小荷已露尖尖角,怎肯让机会错过,纵然慈母阻拦,我自矢志不移,谁人能知,一代影后自此生。

正如历史往往是在偶然条件下产生的一样,人的命运很多时候也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说起来,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电影皇后胡蝶也是在一种很偶然的条件下进入电影界的。

1924年5月23日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可是这一天对于胡蝶来说却具有非常的意义。因为从那天开始,她的命运就与中国的电影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那时,她还不叫胡蝶,她的原名叫胡瑞华。那时的她已经16岁了,是上海务本女子中学的一名女学生。这天下午放学后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回到家里,而是独自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着。

不知为什么,胡蝶感到有些百般无聊,微风轻轻地吹了过来,几缕秀发斜斜地搭在她的脸上,胡蝶很随意地用手顺了顺头发,她望了望身边摩肩接踵的人群和马路上的车流,一时之间,她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了。

胡瑞华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四面张望着,好像这样似乎能够发现什么一样。忽然,路边的一根电线杆子张贴着的一张红纸引起了她的注意。那张红纸好像是刚刚粘贴上去的,连浆糊都没干,上面写的是什么呢?胡蝶心里这样想着,便下意识地走过去想看个究竟。

这个时候的胡瑞华根本没有想到,就是这个无意中的发现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也就是这张红纸将她引入了银色世界。

胡瑞华走近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张招生广告,只见上面写道:

招生启事

中华电影学校由上海大戏院经理曾焕堂先生投资创建,现聘请留洋归国之著名戏剧家洪深先生等人主持授课。学校办学之目的在于培养电影演员,提高电影演员之综合素质。本校本着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之宗旨向社会公开招生。凡有志于电影事业者,不分性别年龄,均可报名面试。本校毕业生均可得以推荐,在电影界发展才华……

广告下面还有报名时间、地点等诸事项,这个短短的招生启事就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她的心灵,几天来的烦闷被上面的内容冲洗得无影无踪。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够错过呢?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一定要去试一试……

胡蝶小心地将那张招生广告撕了下来,然后把它折得整整齐齐,这才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蹦蹦跳跳地向家里走去。

这天晚上,胡蝶直到很晚才沉沉睡去。迷迷糊糊中梦见自己在摄影棚里演电影,她梦见自己成了电影明星,她梦见自己的剧照贴满了大街小巷……

这个16岁立志投身电影事业的少女就是日后登上中国电影皇后宝座的胡蝶。胡蝶从影后直至她在演艺界达到巅峰时,正是中国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环境能够造就人生,因此胡蝶的一生也是一部充满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1908年2月21日的下午,胡蝶在上海提篮桥怡和码头的一间民房里呱呱坠地了。她的父亲胡少贡为她起了一个乳名叫宝娟。虽然只是一个女孩,但初为人父的胡少贡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父亲的眼中,女儿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那腮帮上一对天生的小酒窝显得特别的招人喜爱。

胡蝶出生的那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那就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先后驾崩,所以每当有人向胡少贡问起女儿的出生年龄时,胡蝶的父亲总会对别人说她是老佛爷驾崩的那一年出生的。

胡少贡的姐姐嫁给了后来出任北洋政府总理唐绍义的弟弟,胡蝶3岁时,胡少贡在姐夫的推荐下,在京奉线当上了总稽查,而且薪水相当丰厚,只是由于工作的关系,她们家时常变换住址。这对于孩提时代的胡蝶来说,倒增添了不少新鲜的乐趣。父亲在铁路常年奔波,胡蝶也就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等。俗语说人上一百,种种色色。那些三教九流的言谈举止,给童年时就擅于思考的胡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无疑为她后来在银幕上塑造各种角色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基础。

胡蝶8岁那年,父亲胡少贡将她和堂妹胡珊送进天津天主教的圣公学堂里读书。胡少贡是一位思想比较开放的父亲,他心里十分清楚,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个时候,不要说是女孩子,就是男孩子也有好多进不了学堂门的,更不要说是进教会学校了。虽然那里的学习生活就像天主教一样呆板而又枯燥,但不管怎么说,胡蝶在那里接受了比较正规的教育,这为以后她从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这对胡蝶来说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如果她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的话,即使她有再好的表演天赋,在演艺界也不会有多大的起色。那一年,父亲正式给女儿起名叫胡瑞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候里,这个名字没有改动过,她的亲朋好友仍旧称她为“瑞华”。直至胡蝶晚年定居加拿大温哥华后,她才改名为潘宝娟。

胡蝶在天津的圣公学堂只读了一年的书,第二年,父亲胡少贡辞去铁路上的工作,全家从天津搬迁到广州,胡蝶在广州的培道学校继续其学习生涯。那时的广州已是一个商业十分发达的城市,而富有岭南特色的民间文化引起了胡蝶浓厚的兴趣。每逢传统节日到来时,她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跟在那些走街串巷的民间艺人的后面流连忘返。胡蝶特别喜欢看那些木偶戏和皮影戏,那些会做着各种动作的木偶和皮影深深地吸引着胡蝶,她时常想,这些木偶和皮影要是让人来演该有多好啊。

这个时候的胡蝶还不知道,她所想象的那门表演艺术就是电影,而电影此时已在中国诞生了。

世界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卢米埃尔兄弟用自己研制出来的手摇便携式摄影机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售票公映,并且获得轰动国际的成功。于是,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第二年,电影即传人中国。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首次上映,中国人称之为“西洋戏影”。看过《狮王争霸》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十三姨从国外带回来的那部幻影机,那就是电影的原始设备,在最开始的时候,拍电影的设备和一台照相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1903年,一个叫瑞莫斯的西班牙人,从欧洲带了十多卷没有情节的影片来到上海,他在四马路青莲阁楼下,挂起一块白布权当银幕,用木板搭了一问足够安放一架放映机的小屋当作放映室。虽然只是些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画面,在当时可算是新鲜玩意儿,因而吸引得人们争相观看。瑞莫斯因此赚了不少钱,后来他又相继开了虹口大戏院、万国、夏令匹克、卡德、恩派亚几家电影院,瑞莫斯成了20世纪初期上海西片的“托拉斯”。

1905年,中国人第一次开始尝试拍摄自己的电影,这一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买了一架英国产的手摇摄影机和十几卷胶片,请来了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拍下了谭鑫培表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到了上世纪20年代,在中国已经有多家电影制片机构从事电影的拍摄及制作。1922年,中国最早的三部电影故事片《海誓》、《红粉骷髅》、《阎瑞生》开始公映,这标志着中国电影已经达到独立制作的水平。

也就是这一年的8月,14岁的胡蝶坐在广州的一家电影院内,急切地等待着影片的开映。影院内灯光渐渐隐灭,银幕上亮出了两个大字:《海誓》。这是上海影戏公司拍摄的一部国产故事片,导演为但杜宇,由殷明珠主演。

殷明珠1904出生,江苏吴江县人。她的曾祖父是清道光年间的翰林,祖父殷梦琴也在乌镇当官,父亲是位画家。殷明珠在少女时代从家乡到上海,肄业于上海中西英文女校。她擅英语,学洋派,爱舞蹈、唱歌、骑马,还能开汽车。同学们因她洋气十足,就称她为Foreign Fashion(简写F.F),当时,F.F可谓闻名上海滩。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蝶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遨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6251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3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8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