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超越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商人超越自我做大做强的工具箱,中小企业突破瓶颈基业长青的路线图!“本土企业成长三部曲”系列之一,杨剑继《做大》、《成长》之后,又一关注本土企业成长的作品,中小企业成长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华彩乐章!企业发展过程有许多坎,我们只有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利润、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才能做强做大做久,基业长青。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答。

内容推荐

要想从卓越到超越,企业家必须从企业性思维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思考:什么才是企业的终极驱动力?如何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战胜自己,一天一天超越自已,循环往复,直达巅峰。

▲超越常规——超常规发展的行动原则:加法求生,扩大规模,减法求精,集中优势,乘法求量,快速复制,除法求简,重组资源。等价交换,优势互补。

▲超越自我——你的企业能够走多远,在于你的综合能力有多强。因此,企业经营者要不断超越自我,以实现自身的不断进化和企业的不断进化。

▲超越利润——和谐发展是时代的旋律和要求,如果你两眼只盯着钱,最后你会变成穷光蛋,而如果注重了和谐发展,你反而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社会有只超越凡眼的无形大手在把握着你的口袋。

目录

前言/l

第一章 突破困局/1

——我们共同的理想

第一节 大浪淘沙不淘金/3

一、关于经营炒股论的启示/3

二、潮起潮落,大浪淘沙/3

第二节 现代企业的梯级发展/5

一、企业发展之“坎”/5

二、为何企业发展具有梯级现象/6

三、跨越阶梯的准备/7

第二章 走过旱季/11

——创业的首要任务是“做活”

第一节 创业,你准备好了吗/13

一、创业的冲动/13

二、创业的误区/13

三、创业的准备/17

第二节 夭折是这样产生的/18

一、企业遭遇“旱季”的原因/19

二、企业遭遇“旱季”的主要表现/20

三、企业遭遇“旱季”的结果/2l

第三节 走到春天/2l

一、加强创业期的修炼/21

二、度过旱季的关键——做活/23

第四节 寻找企业盈利模式/26

一、鲫鱼模式/26

二、专业化模式/28

三、利润乘数模式/30

四、独创产品模式/32

五、策略跟进模式/34

六、配电盘模式/37

七、产品金字塔模式/40

八、战略领先模式/42

第三章 七年之痒的破解/45

——突破发展期速生速死的命数

第一节 看潮起潮落/47

一、太阳神的湮灭:品种单一+盲目多元化/47

二、亚细亚的陨落:盲目做大/52

三、巨人的倒塌:非理性决策的恶果/56

四、飞龙落地:“自摆乌龙”/61

五、秦池的干涸:成也广告,败也广告/68

六、三株的脆弱:管理滞后/73

七、爱多的错爱:跟着感觉走/77

第二节 七年之痒痒因初探/85

一、不练内功,感觉大于理性/86

二、重营销而不重品牌/86

三、缺乏规范管理/86

四、忽视团队建设/87

五、企业决策主观/87

第三节 发展期的修炼/87

一、发展期的短板/88

二、发展期的管理思路/90

第四章 高原期的困惑/93

——成熟期企业如何脱困

第一节 遭遇瓶颈/95

一、瓶颈探因/95

二、挣脱瓶颈,实现超越/97

第二节 企业力的提升/100

一、产品力提升/100

二、销售力提升/103

三、品牌力提升/105

四、资本力提升/109

五、执行力提升/112

第三节 变革与创新/115

一、组织变革/115

二、成熟期的修炼/118

第五章 破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123

——家族企业的必修课

第一节 超越规律/125

一、“富不过三代”魔咒/125

二、如何突破“富不过三代”的规律/126

第二节 百年老店与基业长青/131

一、短命企业为什么短命/131

二、长寿企业的“长寿基因”/131

三、世界著名企业长寿基因案例解析/133

第三节 跳出三界/136

一、枯萎期的修炼/137

二、遵循彼得原理,勇于接受挑战/139

第六章 超越常规/141

——新时代做大之法

第一节 新时代的企业发展特征/143

一、“这个世界变化太快”/143

二、跳跃式企业发展/144

三、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145

第二节 超常规发展理念/147

一、延续与发展/147

二、企业成长的安全线/147

三、用创新规避风险/148

四、人性化管理/148

五、打破常规/149

六、案例:蒙牛和太平洋的火箭式发展/150

第三节 超常规发展行动原则——加减乘除补/152

一、加法求生,扩大规模/152

案例:联想的创业与积累——以劳力换产品/153

二、减法求精,集中优势/154

三、乘法求量,快速复制/156

四、除法求简,重组资源/160

五、等价交换,优势互补/161

第七章 超越自我/165

——你的桶有多大,你的水有多少

第一节 从老板进化成企业家/167

一、从老板进化成企业家/167

二、从优秀到卓越:企业家成长之路/173

第二节 管理者能力的提升/180

一、决断力/180

二、计划力/184

三、领导力/186

四、创新力/188

案例:刘永好——好学专注,以人为本/190

第八章 超越利润/193

——社会有只无形的手

第一节 使命与利润/195

一、使命/195

二、利润/196

三、让使命统领利润/197

第二节 道德与社会责任/200

一、企业道德/200

二、理念的力量/207

三、胸怀决定未来/207

四、诚信为本/210

五、挑起社会责任/211

第三节 文化制胜/212

一、文化决定一切/212

二、让企业文化强化核心竞争力/213

三、让企业文化开启创新之门/214

四、用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精神/215

第九章 做强做大做久/217

——卓越企业的致胜法宝

第一节 做大做强做久的渴望/219

一、什么是企业成功的标准/219

二、做大做强是企业内外双方面的客观要求/220

第二节 中外著名企业核心竞争力解析/222

一、人才+文化+市场=巨无霸——微软/224

二、创新与平衡——通用电器/227

三、科学的驱动力——IBM/231

四、人才+团队——松下/234

五、技术+管理=竞争力——丰田/238

六、品质的象征——诺基亚/241

七、品牌+战略+管理=老大——联想/245

八、创新+国际化——海尔/248

第三节 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258

一、正确定位/258

二、寻求优势/267

三、培养核心能力/269

四、把组织理解为学习型系统/276

五、不断创新/281

试读章节

第一节 大浪淘沙不淘金

一、关于经营炒股论的启示

在一次企业论坛上,一位老兄发表了这样一通怪论:企业家就是操盘手。经营企业如同炒股,选好股票,低位进去,高位出来。高手在什么市道都可以赚钱,傻子在什么时候都是亏本。

粗粗听了,觉得是无稽之谈,细细想来却又不无道理。

1.“企业家就是操盘手”说的是,企业家是企业的舵手,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2.“经营企业如同炒股,选好股票,低位进去,高位出来”说的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问题。行业选择、产品定位、进入时机、退出时机等等,无比重要。

3.“高手在什么市道都可以赚钱,傻子在什么时候都是亏本”,经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同一行业的排序。

这位在今年这波行情投入50万,经过3个月变成100万的老兄,虽然没有经营过企业,但对企业经营的要点有入木三分的类比作用。难怪他挣大钱。

二、潮起潮落。大浪淘沙

中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也是企业民营化的20多年,在这20多年中,中国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现有各种企业1100万家。新成立企业花团锦簇,每天却也有近万家企业倒闭,给人以“潮起潮落,大浪淘沙”的悲壮感。潮来时,风生水起;潮去时,大浪淘沙。

潮起潮落自有时,大浪淘沙始见金。在经济的潮起潮落中,少数企业抓住机遇,决策得当,克服了初创期的艰难险阻,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跃升为明星企业;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处于创业后的成长期,有待于在竞争中壮大和发展;还有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的夹缝中惨淡经营。

虽然从微观上说,这么多企业的夭折、如自由落体般地坠落,各有其十分不同的原因。但是,如果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分析失败企业的原因,其实又都是一致的,那就是:

1.战略性失误

不少企业家对大变革时代的历史性机遇没有清醒的认识,错失历史机遇,由此导致发展战略的失误。他们不仅没有预见到宏观环境的变化,没有在如日中天时调整发展战略,收缩战线,夯实自身的基础,反而在经营环境变化以后还坚持改革开放早期、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思维定势和操作惯性。当部分企业衰落已成事实之后又不懂得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亡羊补牢,反而孤注一掷,采取了继续扩张的发展战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其“勇气可嘉”,但与经济规律硬碰硬的结果就是赔上了企业的未来。

2.适应不良

当体制规范以后,操作空间有了新规范的制约。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已不适应环境的变化,“适者生存”在此时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前操作时可以在草原上策马狂奔,只要大方向不错就行了;可现在不行了,不仅划定了跑道,还必须遵守比赛规则,犯规就要出局;不加强管理,不提高企业素质就要在竞争中落于下风,适应不良最终必遭淘汰。

3.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在产业的低端重复竞争,缺少在产业的高端创造高附加值的价值的能力。创造价值的技能也是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就是企业“长寿基因”的精髓。强大的创新能力会赋予企业强大的生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同带来了企业的根本差距,从而使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形成巨大的差异。那些没有能力通过创新创造价值、赚取利润的企业,就没有能力成长,更没有能力变强,长寿只不过是终极理想罢了。

4.企业管理者个人素质的局限  客观地说,不少抓住历史机遇的企业老板未必真的有超凡胆魄和远见卓识,他们自身存在着种种局限性。时代的发展、经营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家具备战略眼光和领导能力。可不少企业老板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发家的,没有深思自己发家的历史原因,反而误以为自己真有什么非凡的本事,过分地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甚至刚愎自用,在企业发展的战略战术上盲目决断,导致企业及个人“出局”的命运。

以上几点是不少中国企业潮起潮落的宏观原因、经营失败的共性。我们只有站在他人的肩膀上,才能作为自己的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才能超越他人,将企业做大做强做久,这就是本书写作的主要目的。

P3-5

序言

企业做强做大是每一个企业家的愿望,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顺利做强做大,有的甚至做弱了,破产了。有的人将企业的衰落归咎于行业的演变。其实任何行业都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所以说,好与差还是事在人为,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本人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每一个成功企业后面都有一个出色的企业家。每一个企业的衰落都是由于企业领导错误决策和不当管理造成的。本书通过对中外著名成功企业和著名企业经营管理败案的研究分析,揭示了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些一般性规律。

真正来说,中国企业的现代化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20多年来中国企业“潮起潮落,大浪淘沙”,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超额利润也使得一些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当时中国最璀璨的企业之星。太阳神、三株、巨人、飞龙、爱多等企业横空出世,一时间蔚为壮观。时势造英雄,这一时代所造就的企业奇迹,即使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好景不长,有不少风光一时的企业随即又成了过眼云烟。那些盛极而衰、昙花一现的企业,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发展规律作用下的无奈。抽茧剥丝,探究其失败的深层原因,是每一个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必须关注的问题。

中国一个又一个的产业的发展,使本土企业正在崛起。虽然很多本土企业仍然依赖于低成本优势,但已有一些企业开始在技术或独特技能方面具备了领先国际同行的竞争力。这些企业正在成为其他企业的学习榜样。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企业技能,使之有能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

在一个开放创新的时代,在一个以知识为财富的世界,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在变大之前必须先变强。只有通过学习、利用和获取遍及全球各地的知识,企业才有能力变强。这种能力将告诉企业:什么样的“积木”适应于内部,什么样的“积木”与外部相连,如何全方位地、系统地利用知识、结构、标准建立能力,这也是21世纪创新的关键。

今天的中国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壮大、为了成就成长的梦想,在信息技术的驱使下,压力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快。但是中国企业的现代化进程的确也让无数英雄折腰。华为、联想、太平洋建设集团、海尔、TCL等等,这些崛起并叱咤风云的企业依然在经济大潮中奋勇搏击,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人类历史的智慧告诉我们,唯有自强才能变成幸存的“适者”。企业发展过程有许多坎儿,我们只有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利润、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才能做强做大做久,基业长青。

如果本书能够为你的经营多少有些启示,那么我将感到十分欣慰。如果你有什么批评意见或体会,欢迎来电来信交流。我的联系方式是:13715314566,hhhyyy2(K)4888@163.com。

杨 剑

2006年于深圳

书评(媒体评论)

杨剑先生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这部《超越》,充满了作者的经验性总结、独创性思维、系统化整合和总体性超越的努力。值得每一位企业管理者乃至所有企业从业人员阅读。

——李朝曙(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与品牌学会秘书长)

这部书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发展规律作用下的无奈。抽茧剥丝,探究企业成败的深层原因,是每一个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必须关注的问题。如果你认真阅读了该书,并结合自己的企业,针对问题进行研究,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走得更好。

——水藏玺(财经畅销书作家、高级咨询师)

企业发展过程有许多坎,我们只有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利润、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才能做强做大做久,基业长青。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答。

——蔡巍(财经畅销书作家、高级咨询师)

随着《超越》一书的出版,“本土企业成长三部曲”系列已经顺利完成了。联想到《做大》《成长》市场的热销与读者的反馈,相信本书也有它的远大前程。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超越,对于企业管理书来说,也需要超越,超越蜻蜓点水东拼西凑的编攒,超越隔靴搔痒水土不服的外版,专注立意本土与时俱进的原创。本系列书愿为先。

——本书责编刘伟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超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33935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6.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