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徐潜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是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本书介绍了二十四史、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等内容。等四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徐潜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包括了:二十四史、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等内容。

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中《史记》是创造出一种新的历史体裁——一一列传体。也是司马迁以前史学上的各种体裁包括会通,此真所谓“体大思精”。读太史公书,常会“有意乎其人”,有意乎他之所写,如信陵君、平原君、荆轲,往往使人在百代之下想见其人。《汉书》中国断代史的第一部,开辟了一条写史的新路。《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有一个主张和标准,他书的原来重心是要写“历代君臣事迹”,都与政府有关系的。写史、考史、评史这三部分都完备。《二十四史》是二十四部分别记载中国各朝历史的史书合在一起的总称。《二十四史》全书共三千二百多卷,字数约在四千万以上,是经过两千多年逐渐由单行本发展集结而成的。

目录

一、二十四史

二、司马迁与《史记》

三、班固与《汉书》

四、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试读章节

唐人刘知几说,写史要具备“三才”:史才,史学,史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识。史识是史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史书只是材料的堆砌。《史记》固然离不开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开创之功,离不开司马迁的博闻广识,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足以铸就司马迁修史的伟大灵魂。真正让司马迁区别于其他所有史家,让《史记》有别于其他所有史书的关键,是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正是这种不幸遭遇,造就了司马迁的史识,铸就了司马迁的伟大。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47岁。这一年的秋天,匈奴发动了对汉朝的进攻,汉武帝就任命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主帅去抗击匈奴,而任命李陵,就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担任骑都尉,给他五千精兵。这五千精兵都是荆楚壮士,英勇善战。李陵跟匈奴打仗,出兵之初,非常顺利,没有遇到匈奴的主力,一路势如破竹,连打了几仗,屡战屡胜,消灭了几倍于己的匈奴敌人。当李陵打胜仗的消息不断传到朝廷的时候,汉武帝非常高兴。汉武帝高兴,周围大臣都纷纷祝贺汉武帝,说李陵不愧是名将之后。但是,后来的形势急转直下,李陵的五千步兵与匈奴单于的三万骑兵正面遭遇。面对三万强敌,李陵毫不胆怯,沉着应战,杀敌甚众。匈奴万万没有想到,对方区区数干步兵竟这么能打!大单于立即召左右贤王的八万精兵围攻李陵。面对十几倍于自己的强敌,李陵毕竟只有五千人,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毕竟寡不敌众,于是,李陵且战且退,向汉朝边境靠拢。这时,匈奴经过与李陵的反复较量,已经难以支撑,也准备撤兵。关键时刻,意外发生。李陵的一个部下因为被上司羞辱,只身逃往匈奴,向单于透露了绝密军情:李陵之军并没有后援,就算匈奴一时攻他不下,拼体力、熬时间,李陵也撑不了多久了,而且李陵步兵的箭也快用完了。李陵所部之所以以一当十,就靠一种可以连发的弓箭——弩机,它只是比普通弓箭先进一些,弩机的箭将用尽,如同猛虎失去利爪,大势已去。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汉军只剩四百多人突围出来,李陵战败被俘了。李陵被俘虏之后,汉武帝非常生气,认为挫败了大汉王朝的军威,有损国威,很恼火。而朝廷大臣们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看汉武帝生气,就又附和汉武帝,纷纷咒骂李陵,说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群起指责李陵的罪过。在朝廷议事的时候,汉武帝问司马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但他杀伤匈奴甚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将司马迁下了狱,交给廷尉审问,定了一个“诬罔主上”的罪,就是攻击诬蔑皇上,把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就这样因言获罪。开始他并没有被定为死罪,大概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一直没有李陵的消息,汉武帝就想派人打听李陵被俘虏以后,是投降了还是怎么样呢?就派公孙敖到匈奴去打听李陵的消息。公孙敖在匈奴那个地方转了几个月,始终没有得到李陵的准确消息。后来听信一个传言,说李陵正在某处帮助匈奴训练军队,他得不到别的准确消息,于是带着这个消息回来告诉汉武帝。汉武帝大怒,于是诛灭李陵九族,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被定为死罪。

司马迁被定为死罪,那么按照汉朝的刑法,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就是缴纳五十万钱,二是接受宫刑。什么是宫刑,就是割除男子的生殖器。司马迁作为史官,家境清贫,再加上下到死牢里面去,亲友唯恐避之不及,也没有人敢借钱给他,自己又拿不出来,所以无法筹措那五十万。因此,司马迁要想活命,只能接受宫刑。接受这种刑法的人,畏冷怕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施刑的牢房当中必须保暖,就好像民间养蚕的屋子一样,所以,受宫刑也叫下蚕室。司马迁并不怕死,但是他不能选择死,他不能让《史记》的写作半途而废,因为这是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而作为一位史官,没有留下半点文字,也无法向后人交代。再说,如果他选择自杀,只会被认为智尽无能,或者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接受宫刑。

于是司马迁决定自请宫刑,免死。司马迁终于被处以宫刑,他前后在狱中呆了三年,隐忍苟活,在狱中还坚持写《史记》。大概是在汉武帝太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50岁的司马迁出狱了。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书。

出狱之后,司马迁在精神上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有—个伟大的理想在支持着他,那就是著书的事业,可以说司马迁为《史记》而活,为《史记》而奋斗。P57-59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均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止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电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142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3062860
中图分类号 K204-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