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巫
内容
编辑推荐

《女巫》是竹林继《生活的路》之后又一部反映中国农村生活的长篇巨著。它成书于20世纪八十年代,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还结合了西方小说的艺术手法,呈现出现代小说的某些特性。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对这些特性加以剖析和阐释。

《女巫》是一部反映农村现实的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小说至五四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深受西方小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影响,尤其是西方现代叙事学的引进,在很多方面,显示出现代化的特性。本书以期望探究这篇中国现代农村题材小说的特色之处。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妇女命运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江南农村漳泾河畔一位纯洁善良的始娘被严酷的现实逼成“女巫”的悲惨故事。作品以诸如骆驼相面、乌龙取水、菩萨娶亲、女巫作法等极具神秘色彩的宗教风俗画和江南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展示了中国农村从清末到当今的近百年间波澜壮阔又令人战粟的社会生活画卷和历史变迁图景,反映了中国农民的命运双及他们怎样在苦难中寻找出路的过程。作品通过须家宅不同阶层几代人之间的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给了读者以巨交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震撼。

作品画面壮阔,结构严谨,情节曲折跌宕,语言清新婉丽。海外汉学家将它与哈代的《苔丝》相媲美。而我国的评论家则将它誉为“一部寓政治风云于宗教风俗文化的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目录

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长卷(原版序)

再版序言

引子 古堡夜话

上卷

一 天上的莲花

二 小尼姑讨替

三 人羊之间

四 僵尸“谢天地”

五 鼠年的冤魂

六 阿桃承认杀了人

七 苦命的兰花

八 通向天堂的路

九 奇异的梦境

十 辣疯茄

十一 超自然的力量

十二 北池甸畔的哭声

十三 颤栗的爱

十四 世纪末的呼救

中卷

一 妈妈的乌篷船

二 救命的银元

三 天壳的故事

四 欢喜佛的笑声

五 凄苦的“联响”

六 悠远的钟声

七 神圣的图画

八 永恒的星光

九 吝啬的死神

十 会报复的仙水

十一 神秘的“道”

十二 须守道坍台

十三 吃公祭

十四 黑房间里的幽灵

十五 “鬼迷”

十六 善有恶报

十七 油菜花开

十八 骆驼相面

十九 乌龙取水

二十 偷牛暗

下卷

一 “巫”的世界

二 撒尿庙

三 圆光先生

四 解冤结

五 菩萨娶亲

六 阴谋与阳谋

七 只问耕耘

八 鬼节的月亮

九 似火的柔情

十 “钓鳗鲤”

十一 来年日子怎么过

十二 儿子揍老子

十三 兽类的情欲

十四 灵魂的变异

十五 棺材星

尾声 夕阳下的怪胎

试读章节

读者,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在哪年哪月翻开这一页历史的残篇。但是,如果你怀念那些在这里遇害的冤魂,你还想伸张人间的正义,那么,请涉过这条坑坑洼洼、野草覆盖的小径,到我的身边来,把手放在我衰弱的身躯上,我会慢慢向你诉说我所看到的一切……

不过,你得有点儿耐心。因为我已经很老了。

以我这样的年龄,我见过太多的血——都是生机勃勃的年轻人的热血。当一个人的血溅到我的身上,我还没有从悲惨惊惧的噩梦中苏醒时,便又会有新的血在我的脚下横流。久而久之,我脚底的每块石头都像在人血里淬过一样发烫。我的心里好像藏着一包炸药,可我的外表却冷若冰霜。

古往今来,我就是这么一动不动地坐在这里,一百年在我的面前只是瞬息之间。只有那猫头鹰的叫声永远在黄昏陪伴着我——猫头鹰是死神的使者。当它嗅到死亡的气息时,就会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叫声。有时好多猫头鹰一起在我的跟前呜叫,就好像万千婴儿突然降临人间。

猫头鹰的叫声使我对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幼儿感到恐惧。当妇女们抱着孩子从我面前经过的时候,孩子们稚嫩可爱的笑脸转向我,可我看到的却是血腥、腐尸和白骨——仿佛这些幼小的生命是沉积的罪恶之花,当他们开放时必将又衍生成新的罪恶。

每当夜幕来临,黄昏的天宇间现出点点星辰时,我总是把切望的目光投向我对面的荷叶岛,投向岛上的长庙;我看见那彻夜不熄的长明灯与璀璨的群星交相辉映。于是我明白菩萨正庄严地端坐在莲花座上,长庙也依然飞檐雕甍、金碧辉煌!

也许人间的一切善恶都没有逃过菩萨的眼睛。历史在白昼闪光又在黑夜消沉。我身边的漳泾河水不停地喧嚣着奔向东海。

我永远在漳泾河畔荒芜的竹林的阴影里等待。等待我身边的冤魂得到昭雪,等待那世纪的变迁!P1-2

序言

80年代以来,我结识了几位青年作家。他(她)们大都经历过“文革”、插队或兵团等各种独特的生活,并在那种与都市生活迥异的环境中,细心观察,深刻体验,缜密思考过,然后呕心沥血地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来自上海的青年女作家竹林就是这样的一位——并且是既有才华而又极为勤奋的一位。她把青春岁月整个地都献给了文学创作。竹林是一位多产作家。她的第一部作品《生活的路》问世于1979年。这部新时期最早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已被写入中国当代文学史。到1990年为止,她又写了五部长篇、十部中篇和几十个短篇(其中一部分已结集成书)。此外,她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

在我从事海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不断听到外边的朋友谈起竹林这个名字。台湾出版了她的长篇《呜咽的澜沧江》,香港的《八方》刊登了她的中篇《渔舟唱晚》。她的作品已引起了英、美、加、日以及中国台湾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界的重视。英国的《亚洲周刊》刊载了有关她的专题报道,加拿大学者梁丽芳及理查德·金发表了有关竹林的知青文学创作的专论。

现在,她的另一部反映中国农村生活的长篇又即将问世。当它在《当代》上发表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画面壮阔,气势宏大;从清末一直写到“文革”之后,描绘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农民的命运以及他们怎样在苦难中寻找出路。这是一部带有史诗意味的作品。

《女巫》分上中下三卷。在手法上,作者以现实主义为基础,进行了创新——以人物命运的展开来叙事。将一个个历史事件的片断穿插在人物命运的发展中。在时空的安排上,上下卷是采取从一点向时间前后双向扩散的方式,而中卷则采用传统的顺叙结构。这样,使整部作品就像一首交响乐:从快节奏的紧张的乐曲开始,过渡到舒缓、流畅、优美的轻音乐,再逐步推向激越的高潮,形成了一种马鞍形的构架,产生了一种立体的、丰富的、气韵悠长的艺术效果。因此,如果我们孤立地去读作品的某些章节,就无法看清作品的整个布局和意图。只有当我们读完了小说的最后一章。才能从整部作品中感觉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概念和严密统一的逻辑结构来。同时。众多的人物命运也得到了最后的归结。

一部小说的成败,主要在于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功与否。 《女巫》在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应该说是颇为成功的。女巫——须二嫂,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把她的美好的童年,写得十分传神,勾勒出一个活泼、善良、天真无邪的女孩子形象。然而,严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家破人亡,将她逼成了“女巫”。她在人生道路上拼死挣扎,读了感人至深。作者笔下的那个一手将她逼“巫”、逼疯的阿柳,也写得真实可信。他虽然是须家宅恶势力的代表,却并不是概念化的坏人。他曾英勇地杀过日本鬼子。当他带领全村人深翻土地和大炼钢铁的时候,也不乏一种虔诚和认真。他玩弄了那么多女性。但在他对两个荷花的感情中,不能说没有爱的成分。作者对这两个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须二嫂在与自己从小思念的情人相会时,以及在被人发现她用巫术进行报复时的内心独白,简直催人泪下。小说对阿柳在道婆的启发下悟到权力的作用时的心理状态,也刻画得逼真。这里,作者显然将结构完整、故事脉络分明的古典小说传统方法与以刻画人物心理为主的西方小说的艺术手法融合起来了。这个路子走对了。

《女巫》中其他众多人物,如小和尚殷来、悦来;殷来的师傅老瞎子:还有阿柳的阿哥阿桃,连升和尚以及酸秀才须守道,豆腐阿狗、篾竹阿狗、烧饭阿狗;两个荷花、叶瑛,都写得有血有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物之所以写得真实生动,主要是由于作者是将他们放在近一个世纪来动荡不安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来刻画的。  几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犹如一座巨大的万里长城,将广袤的农村紧紧地围在它的领地里,牢牢地控制着农民的思想、文化、习俗、风尚、道德、观念。到了从近代到当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中,虽然革命的巨浪不断地朝它冲击,但是根子太深了,很难从根本上动撼和改变它。《女巫》透过一系列人物的命运和农村的变迁,使我们看到一个世纪来中国农民在封建桎梏下的奋力挣扎,从而也许可以探索出当代中国农村艰难的改革道路上的症结。

一部长篇小说当然要有很大的容量。但这些内容如果是一般化的,人物在其他作品中又似曾相识,或者是生编硬造,不符合生活真实,不典型,那么,这样的内容就会使作品显得苍白无力,读来味同嚼蜡。然而《女巫》不是这样。它所描绘的内容大多具有独特的时代和地方特色,有些还带有传奇色彩。诸如那天上出现的莲花,赵婆婆死而复生,小尼姑被放水灯杀害,老族长借肚皮生子,北池甸畔老柳树喊救命,冤鬼附身须二嫂,以及“吃公祭”、抬“老爷”、圆光、骆驼相面、乌龙取水、菩萨娶亲,还有撒尿庙里丑和尚给疯子治病。女巫作法“咒死”了仇人阿柳,夕阳下老柳树上挂着的怪胎……这些风俗画式的内容都具有浓烈的江南农村地方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作品的色彩和内涵,读来使人感到既新鲜又亲切。

悬念迭生,一环扣一环,使小说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你看,须家宅出现了怪事:须二嫂鬼魂附身,指出阿桃、阿柳弟兄俩杀害了赵婆婆的儿子小宝。是真是假?悬案未决,北池甸畔又出现了莫名其妙的哭声,女知青叶瑛曾在这里投水自杀, 原因不明;春芳和明华顺藤摸瓜,正在调查,大洪水又冲出了一本须家宅恩怨簿,簿中记载着阿桃娘子也是在北池甸不明不白地淹死,而众人却说她当上了玉帝的夫人。接着是老法师的死,悦来得时疫而又神秘地恢复健康,银宝被庙里的和尚“叫了姓”而突然生病,小和尚殷来、悦来同时失踪……一个接一个的悬念互相交织,情节错综复杂,扑朔迷离,颇像一部头绪纷繁的推理小说。但作品却将这些悬念与人物命运的主线紧紧牵在一起,最终又都有符合人物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合情合理的交代。《女巫》就是以这样的艺术魅力引人入胜的。

《女巫》的主要艺术成就还在于对中国农村神秘的宗教文化的描写。小说一开始就写了由于天上出现莲花而举行的“谢天地”的场面。宗教文化活动几乎贯穿了整部小说——群众上长庙许愿还愿,给菩萨添相、吃公祭、化缘。菩萨娶亲、做道场以及道婆算命、骆驼相面、圆光等等。所有这些看来纯属迷信的活动,无不与农村的宗教文化有关。在文化落后的农村中,这种宗教文化渗透到农民生活的所有领域,从而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精神统治。阿柳从族长到书记的权力的延续,也就象征了中国的封建文化和它所代表的权力的根深蒂固。至于须二嫂用巫术报复阿柳,则象征着中国农民的愚昧和软弱性,以及他们对严酷的封建文化及其统治在心理上的反抗。结尾处,挂在村头老柳树上的那个夕阳下的怪胎,其象征意义也是令人深思的。

读了竹林这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颇为成功的作品,我感到欣悦。欣悦之余,我想,一部成功的作品,它在读者中产生的实际反响,有时常常远远超出作者自己创作时的思辨和初衷,而可能会爆发出自己内在的巨大力量。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女巫》是这样的作品。它的内在力量和影响,也许会大大超出我们的估价,而走向世界。

我还要祝愿这位一直在基层笔耕不辍的年轻女作家继续勇敢地向生活和艺术领域里深入探索,写出更多更好、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

1992年2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成功的作品,它在读者中产生的实际反响,有时常常远远超出作者自己创作时的思辫和初衷,而可能会爆发出自己内在的巨大力量。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女巫》是这样的作品。它的内在力量和影响,也许会大大超过我们的估价,而走向世界。

——著名作家萧乾

《女巫》的视角是全方位的,它有政治批判的视角,也有文化批判的视角,人性批判的视角……它还写出了新社会的生活脉动,写出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历史前进的步伐和希望。

——中国作协副主席 张炯

一部好的长篇小说,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我对竹林这位富有才华而又十分勤勉的作家怀有更高的期待。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寒炎

《女巫》堪称为有震撼力的、时代纪念碑式的好作品、它已经当之无愧地是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优秀作品,是可以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大作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何启治

她呼唤人的尊严和自由,人性的复苏……《女巫》是一本丰富的书,不仅就其内涵而言,蕊且也就其艺术手法的集大成而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谢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竹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34909
开本 16开
页数 4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1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