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内容
编辑推荐

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元明清时期的盛京宫阙、福陵、昭陵等现已荣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沈阳又是一座历经血与火洗礼的城市,那些为纪念爱国英雄的丰碑——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北大营原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历史纪念地也成为了观瞻胜地。

本书通过史迹寻踪、文化撷英、风光掠影、名人故居、建筑采珍等栏目内容宣传沈阳,弘扬沈阳的特色文化和名城的璀璨辉煌,旨在让社会各界更加关爱沈阳,并借此为全市青少年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为传承历史留下地方史料。全书图文并茂,增强了人们的直观感受,值得一阅。

内容推荐

沈阳位于松辽平原的东缘,辽河支流浑河出山口的北侧,是清初的都城,现代化的重工业基地。

沈阳作为清代盛京、陪都,留有众多文物古迹。盛京皇宫号称“关外紫禁城”,是沈阳名城的象征。沈阳东陵公园是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福陵。沈阳古迹还有永安石桥、辽代无垢净光舍利塔、长安寺、实胜寺、南清寺、太清宫等。

1986年国务院公布沈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书从史迹寻踪、文化撷英、风光掠影、名人故居、建筑采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六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沈阳的旅游胜地。全书资料全面、文字通俗,可供旅游爱好者阅读。

目录

一 史迹寻踪/001

1 沈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003

2 清福陵(世界文化遗产)/014

3 清昭陵(世界文化遗产)/O18

4 新乐遗址与新乐遗址博物馆/020

5 叶茂台辽墓群/023

6 无垢净光舍利塔/025

7 新民辽滨塔/027

8 四塔四寺/028

9 永安桥/031

10 古城中心庙/033

11 城南白塔/035

12 盛京城址/037

13 古城钟鼓楼/038

二 文化撷英/041

1 长安寺/043

2 慈恩寺/045

3 实胜寺/047

4 太清宫/050

5 清真南寺/052

6 天主教堂/055

7 锡伯族家庙/058

8 清真东寺/060

9 新城子石佛寺/062

10 般若寺/064

11 大法寺/066

12 大佛寺/068

13 基督教东关教堂/070

14 基督教西塔教堂/072

15 蓬瀛宮/073

16 辽宁省博物馆/075

17 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077

18 东北大鼓/079

19 大观茶园与“韩”、“花”、“筱”/081

20 梨园剧场与唐派京剧艺术/085

21 书法大师沈延毅/089

22 飞车大王蔡少武/091

三 风光掠影/095

1 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097

2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100

3 世博园/101

4 怪坡/108

5 古陨石山/109

6 万泉公园/111

7 浑河晚渡/113

8 宁广播电视塔/116

9 北运河/118

10 卧龙湖/119

四 名人故居/121

1 张氏帅府/123

2 杨宇霆公馆/126

3 赵尔巽公馆/128

4 张作相公馆/130

5 孙烈臣公馆/132

6 吴俊升公馆/134

7 汤玉麟公馆/135

8 常荫槐公馆/138

9 于珍公馆/140

10 于学忠公馆/141

11 万福麟公馆/143

12 王树翰公馆/144

13 王明宇公馆/146

五 建筑采珍/149

1 东北大学旧址/151

2 东三省官银号旧址/154

3 沈阳老北站旧址/156

4 “奉天驿”旧址/158

5 沈阳中街/161

6 中山广场建筑群/164

7 东三省总督行辕旧址/168

8 奉天机器局旧址/169

9 东三省兵工厂旧址/171

10 肇新窑业公司旧址/174

11 奉天纺纱厂旧址/175

12 奉天大亨铁工厂旧址/177

13 奉海站旧址/178

14 奉天商务总会旧址/181

15 奉天省议会大楼旧址/182

16 奉天医科大学旧址/183

17 奉天同泽女子中学旧址/186

18 东北中山中学旧址/188

19 万泉公园水塔/189

20 奉天邮政(便)局旧址/192

21 满铁奉天公所旧址/193

22 南满医学堂旧址/195

23 迎宾馆/197

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

1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201

2 刘少奇革命活动旧址/202

3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204

4 陈云旧居/207

5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209

6 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210

7 东北解放纪念碑/212

8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214

9 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217

10 二战盟军沈阳战俘营旧址/219

11 皇姑屯炸车案遗址/222

后记/224

试读章节

    11 皇姑屯炸车案遗址

1928年6月4日清晨5时23分,距皇姑屯车站东1公里326米、沈阳老北站西1公里285米,距沈阳站2公里291米的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桥处,“轰”的一声巨响,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被炸身亡;奉系军阀首脑、北京军政府大元帅张作霖被炸断左肱骨,头破血流,回到大帅府不久就毙命了。除张、吴两人被炸死外,还有18人被炸死,53人被炸伤,死伤达73人。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皇姑屯炸车案”,又称“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和制造的炸死张作霖的阴谋事件。早在1911年、1916年,日本就曾两次策动“满蒙独立”。1927年7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主持召开的东方会议,把攫取“满蒙利益”视为最高决策。日本侵略者急于吞并东北,对张作霖施展又拉又打的伎俩,欲使之成为日本的代理人。张作霖对日本人的要求采取拖延政策。1927年北伐战争开始,张作霖为维持实力,决定退守东北。1928年6月3日,日本驻北京公使芳泽谦吉到中南海对张作霖施加压力,逼他在密约上签字。张拒不接受,没有满足日本的全部要求(包括开矿、设厂、移民和中国停止在葫芦岛筑港等)。恼羞成怒的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得知张作霖出关回东北的准确时间后,密谋策划炸死张作霖。

日军首选炸车地点为巨流河铁桥,因奉军警备十分严密,最后选定由日军控制的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交叉的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桥制造炸车案。1928年6月3日晚,由日本军务局局长阿布通过亚细亚局长有田部署,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独断实行”,独立守备中队长东宫铁男大尉指挥。由旅顺工科学堂川越守二上尉以实习名义从关东军兵器部拿出来200多公斤炸药,由日军龙山工兵20联队队长管野率工兵,把炸药安装在三洞桥桥墩上,并用麻袋砂石作为掩体,以阻止行人路过。次日晨5时23分,张作霖乘坐的慈禧花车通过三洞桥时,东宫铁男按动电钮,张作霖的火车顶棚被炸得粉碎,三个花岗石罩面桥墩炸坏了两个。

皇姑屯炸车案是日本军国主义好战分子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的“最高国策”。日本军国主义就是从皇姑屯炸车案开始,揭开了1931年“九·一八”侵华战争的序幕。1988年,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在三洞桥北侧竖立一座“张作霖被炸处”石碑,碑阴刻“皇姑屯炸车事件简介”。2004年,张作霖被炸处及石碑列入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P222-P223

序言

    序/赵金城

一个城市要扩大知名度、树立形象,既要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更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凸现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优势、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等等,都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

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早在七千二百年前,先民便在这块黑土地上劳作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新乐文化。又经漫长的时空变幻,历史沧桑,我国北方各兄弟民族的碰撞与融合,在这片黑土地上艰辛耕耘、开拓奋进,为后人赢得了丰盈的物质财富,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郑家洼子青铜器的出土、高台山新石器文化的发现、叶茂台辽墓群珍贵文物的面世等等,便是历史的见证。辽金时期在沈阳修建了寺庙、道观、佛塔,元明清更盛,为沈阳增添了众多具有不同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的景观。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沈阳成为满族的故乡,成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和清朝崛起的“龙兴之地”,遂成了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盛京宫阙、福陵、昭陵,一直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现已荣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又是一座历经血与火洗礼的城市。自汉固秦制,在沈阳境内建置候城等四县以来,这里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隋唐收复辽东、辽金兵燹、明清交锋都曾波及沈阳。清末日俄“奉天会战”,更使之蒙受了空前浩劫。民国,奉系军阀集团曾坐镇沈阳扩充实力,掌控东北,问鼎关内。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蹂躏沈阳达十四年之久,沈阳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沈阳都处于前沿阵地或军需后方。战斗历程和战火硝烟为沈阳凝铸出众多爱国英雄的丰碑。当人们观瞻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北大营原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历史纪念地时,多少可歌可泣的往事,会像电影一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前不久,市政协组织人力对全市文物遗址进行盘点式调研,在此基础上,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又组织撰写了一批记述沈阳历史文化遗存和名胜古迹的文稿,汇编成书,书中还配发了近二百帧与文稿內容相应的照片,以求图文并茂,增强人们的直观感受。通过史迹寻踪、文化撷英、风光掠影、名人故居、建筑采珍等栏目內容宣传沈阳,弘扬沈阳的特色文化和名城的璀璨辉煌,旨在让社会各界更加关爱沈阳,并借此为全市青少年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为传承历史留下地方史料。

天柱钟神秀,沈水蔚华章,华章不一定有很多,但沈阳的人杰地灵,还是饱满于字里行间。《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是文史工作的新尝试,期待着各界不吝指正。

后记

时光悠悠,历史在经意或不经意间静静地流淌。为了不让文物古迹湮没在历史的海洋中,进一步做好沈阳市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2004年,市政协学宣文史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委员会顾问,对我市优秀历史建筑和艺术建筑、名人故居及寺庙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情况进行盘点式调研。为了充分发挥调研成果的作用,我们决定编辑出版《历史文化名城沈阳》这本书。为了广泛宣传沈阳和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书中还选编了沈阳市著名的自然景观及世博园内容,力求把一个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沈阳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也是我们试图较全面展现沈阳市历史与文化景观而作的一种尝试,我们力争使本书成为史料丰富、概括性强,全面介绍沈阳市古迹景观的图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多次召开座谈会,具体策划、确定框架、明确要求、制订方案,既查阅了大量原始资料,又对景点现状作了实地调查,并收集、查阅有关文献、史料、图片,对大量稿件进行分析、研究、筛选,从而形成初稿。在此基础上又多方征求意见,对稿件进行修改补充,最后由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审定,力求将名城风貌全面真实地展示出来。市政协主席赵金城欣然为本书作序,副主席王洁纯担任主编,学宣文史委员会主任赵艳芳担任副主编。于克力、王佩环、邓谦、邢安臣、刘振操、齐守咸、宛树邦、张志强、鲍景云等委员、顾问和专家撰写了大部分稿件,并参与审稿、汇稿工作,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全书由张志强研究员统稿,学宣文史委员会办公室徐文玉、李晓东、佟永明同志参与了征稿和编审等工作,《沈阳日报》摄影记者靳军为本书拍摄了大量照片,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文字描述尚嫌简略,疏漏和差错仍然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沈阳市政协学宣文史委员会

             2006年1月1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洁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126663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3.11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2
出版地 辽宁
211
14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