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城的罗生门/远东瞭望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解放日报》[伊人说书]专栏的书评合集。这80篇书评具有散淡悠远、馨香怡人,于冲和淡雅之中显出沉潜的评说特色,评书内容极杂:从《项美丽在上海》到《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从《阅读莎士比亚》到《中国古代童谣》;从《夏洛的网》到《南京大屠杀》,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广览博采,让人读着很是过瘾。

内容推荐

本书系读书随笔,为《解放日报》[伊人说书]专栏合集。作者在自由散漫的阅读中,对所读诸书提出看法,给读者带来别样的意趣。

目录

辑一:写给书店的“情书”

项美丽在上海

FBI档案里的梦露

卡赞心中永远的痛

写给书店的“情书”

富兰克林与“穷理查德”

马克·吐温嘲谑凡尔纳

读顽童故事

读荒诞故事

恶作剧的西绪福斯

品味妙趣“念头”

胡利娅姨妈如是说

莎翁也会老泪纵横

达豪的齐佩尔

斯奎拉现象

新版《动物序园》

拿什么拯救你,威尔伯

“修正主义”惹出的一本书

权谋:在诺贝尔奖幕后

搞笑版“诺贝尔”

感悟“英国发展方式”

辑二:此书中读到些微妙

鲁迅的五_卜岁生日

我对邵洵美怀有好感

胡适与“女孩”

最浪漫的事

老鬼忏悔

老鬼直笔

杨沫身边的“达尔杜弗”

此书中读到微妙

幽默,而且从容

马寅初“焚稿记”

苍凉浦熙修

叶浅予:漫画的心态

严秀道歉

马燕的爷爷

辑三:穷究,为了抗拒遗忘

穷究,为了抗拒遗忘

记忆,还是遗忘

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拆解佞人轻薄文章

书“编”得令小说家也瞠目结舌

有感于南街村“永动机”

期待《上海方舟》

大雅宝旧事

小青年办《良友》

旧票证里读沧桑

辑四:所谓儒商

我看“读经”之类

再说“读经”之类

所谓“儒商”

曾有个儒商叫子贡

吕不韦炒作《吕氏春秋》

为留美幼童叹息

不只为汪曾祺可惜

三保太监谈情说爱

“唱给大运河”苍凉的歌

到帝王那里找“自豪感”

辑五:上海人的门槛

承受之重的古代童谣

中国“鹅大妈”的童谣

儿歌滋味

“小八腊子开会喽”

“老卜海”趣说俗语

程乃珊书写上海

上海人的“门槛”

“老松江”注释《何典》

七十年前流行“时漫”

辑六:今天你还读经典吗

写在“世界读书日”

今天你还读经典吗

书城的罗生门

王元化:做世上的“盐”

鄢烈山:公民写作

孔海珠:实说文坛旧事

悠悠“回声”堪回味

淳子:灵性而有点妖

郭在精:耐得寂寞

曹可凡:不一般的“倾听”

解读古窑,于是心生敬意

笑读善增又“还吾”

石库门里的“革命”

Z类男人白中海

从容解读“变性人”

四读“凤历堂”

一本“创业者列传”

拙书不是……

试读章节

从容解读“变性人”

这本《纠正上帝的错误》,大概可以满足一些读者好奇甚或猎奇的心理,因为书中写了“变性人”的故事。近几年来,有几种关于“变性人”的读物面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变性的舞蹈家金星,除了别人写她的之外,还有她那本坦率的自传《半梦》。这读物当然是很吸引眼球的。而这本《纠正上帝的锚误》不只是聚焦单个的“变性人”,还写到了古今中外一些易性者,如想做女人的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女外交官哀鸿  P298爵士原来竟是男的,美同大兵乔治变成了红发女郎克莉丝汀,修女马丁诺忽尔成为男子汉,法兰克寻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妹妹史蒂芬妮,相逢时见到的却已是弟弟史蒂夫……书中与得最多的,当然还是中国的易性者——他们大多是幸得何清濂教授“妙手回春”而遂其衷愿的。不过,作者吴兴人经十余年的酝酿、积累、构思,写成这本书,可不只是为了让人好奇或猎奇而已。

1990年8月,上海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专家何清濂完成了全国首例男变女(秦惠英)易性手术。本书作者吴兴人当时获知后迅即进行采访并披露于报端;这是全国首篇涉及变性手术的报道,在海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反Ⅱ向。从此,以擅写时评、杂文而闻名沪上的吴兴人,便着意于“易性”这陌生又不无神秘的领域。卜多年里,他先后和数十位易性者接触、访谈,搜集到有关“易性”的资料就有十几斤。可谓是“十年辛苦不寻常”。

好端端的人偏要“易性”,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或认为是违背自然的“怪象”。殊不知,这种“怪象”其实正是自然的产物,是自有人类以来一直就有的。不要说文明社会,就是在非洲原始部落、美洲印第安人、南太平洋塔希堤岛上的土著中……都存在着“易性”现象。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说,就是“造化弄人”,弄得有的男人渴求变成女儿身,或弄得有的女人唯愿易为须眉男——这些被世俗视为“怪异”的人,在医学上称之为“易性病”患者。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易性病在男性中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女性中的发病率为十三万分之一。虽然概率不算很高,但总有人会患上易性病则是肯定的。此书用历史和科学研究的材料,为我们在“易性”疑题上的知识缺失补上了一课。

P299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易(易性病患者)”,安知“易”之 痛?本书作者讲述一个个易性病忠者的案例,让我们从中略知这类人“不易性,毋宁死”的难言之痛。易性病心者大多有自残、自杀的念头或行为,中国首例变性人秦惠英,在“他”变成“她”之前,就有过两次可怕的自残行为,为此差点丢掉自己的性命。何清濂教授存十余年里,先后为182名易性病患者成功施行变性手术——他们仪占请求“变性”患者的很小一部分,——这如愿的变件者对何教授满怀感恩之情,都亲昵地称他为“何爸”,因为“何爸”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和人生。所以,称何清濂为“中同变性手术之父”,真正是名副其实。

然而,对变性者来说,还有一个类似“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即变性之后能甭被家庭和社会接纳的问题。囿于无知和偏见,有些人总认为变性者足“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或“心理变态”什么的,因此对他们持歧视、排斥的态度。从这本书的记述中,我们知道,有些变性者一度或仍处于“边缘人”的困境之中,如秦惠英在变性之后,家里除了母亲之外,亲属都和她断绝_厂关系,虽有外语专长却求职无门;有位女十甚至说:“如果秦惠英坐了我家的椅子,我要洗刷三遍,或者干脆把它烧掉。”……秦惠英的这种遭遇,并非绝无仅有。

当然,也不乏对变性者予以理解、接受和真诚帮助的通达之士。金星在自传里告诉我们,其父亲是一位传统的军人,而且本指望金星传承金家的“香火”(金星是父、叔辈三人惟一的儿子);可是,当金星告知父亲“我要做变性手术,我要做女人”时,父亲愣了两分钟后回答说:“总算对上号了……28年以后,你找到了你自己,

P300对上号了,祝贺你!”父求还亲自帮“女儿”金星去办了改变性别的新身份证。还有,秦惠英当年求职屡屡碰壁的遭遇,被她母校——复日大学的原校长谢希德获知后,时为上海市政协主席的谢希德亲自出面,想方设法为秦惠英找到了一份工作。更幸运的是司徒梅英,当单位的党委书记知道他要去上海做变性手术时,亲自找他谈话,明确告诉他:“如果何教授同意给你做手术,组织上同意医生的意见。做完手术后,党员身份不变,工作岗位不变,各种待遇不变。”这番“定心”的话,使他感受到莫大的温暖。后来,“他”变成了“她”,果真未受到歧视和排斥,而且更为心情舒畅地工作和生活;她还在新浪网上开办了颇受关注的“司徒梅英小姐客栈”网站……人们的理解,社会的宽容,正反映了时代的一种进步。书中提到一对满头白发的夫妇说的一段话:“这是一个尊重个人选择的时代。如果放在以前,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确实是如此。2004年5月1日,新华社公开报道变性人章琳结婚,标题是“走进变性男女婚姻生活”;——别说那“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就是在20年前,准又敢想像呢?

P301

序言

我是个散漫的人,所以对古人中的散漫者比较能亲近。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虽然只是自陈个人的读书方式,并没有大力提倡的意思,却深获我心。不过,在有志于“穷经皓首”的学究看来,这显然是不足为训,他们另有一套读书的规箴,其中最为恐怖的一条是“头悬梁,锥刺股”,宋代理学家还特意把它写进童蒙读物《三字经》里,不佞如我至今不明白,大人先生为什么要拿这酷刑似的读书法来吓唬天真烂漫的孩子?

后世的读书人,尤其是在科举正道上拼搏的读书人,十年寒窗(甚至一生的寒窗)下,唯唯谨守的是理学家的读书规训,他们大都不愿也不敢去效仿五柳先生的读书方式。所以到后来,“不求甚解”,也终于成了一个贬义词,专指读书不认真刻苦,学习浅尝辄止。而在我看来,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那个“甚”字理解为“过分”,似更为恰当;所谓“甚解”,用一很现代的词汇来说,就是“过度诠释”或“过度阐释”。顺便提一下,被称为“新知识分子”的苏珊·柔塔格有一本著名论著,书名就是《反对阐释》,按我的理解,她反对的其实是过度、恣意、扭曲的“阐释”,而不是真想要废灭一切阐释——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回过头再说五柳先生,他在读书“不求甚解”的同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显然,在五抑先生这里,读书绝不是折磨人的苦事,而是每每能读到“欣然忘食”佳境的乐事。五柳先生的读书法,可以说是“散漫阅读”,或曰“自由阅读”。我欣赏五柳先生的读书法,因为这样的自由阅读虽无甚功利欲求,却实在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我甚至有过数次读书而“欣然忘站”(乘车过站)的经历,以及一次“欣然忘偷”(因专注于书而被偷了几百元钱)的教训,而终竟欣然未悔。说实话,正是因为追慕五柳先生的散漫读书、自由阅读,遂使我欣然养成了一生的读书嗜好。

幸运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后,我的本职工作就是编报纸的“读书”专版,对我来说可谓是“得其所哉”。在这读书园地里,我曾自设“小屋书语”,近几年又辟有“伊人说书”;当然,相对于无所禁忌的“自由阅读”,在报纸上“说书”难免会有些拘限。但我至少守住了这一条:所说的书须是多少有点意思的、值得说说的书,而那些充斥着官话、套话、空话的书,卖狗皮膏药唬弄人的书,对不起,一概敬谢不敏。

本书选入的80篇读书随笔,是我读诸书而心有“会意”的记录,其中也有负面的评说,以及对读书、评书问题的看法。这些都是个人之见、一家之言。同样的书,不同的人可能各有“会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意趣;就像本书中《书城的罗生门》一文所说的,世间众书充满了“罗生门”的魅惑——魅力加诱惑。说自由阅读是享受,这种魅惑何尝不是其中享受之所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城的罗生门/远东瞭望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伊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62042
开本 32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