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幽涧潺湲/中国山水画通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山水画通鉴》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以独特的视觉、精心的策划、巧妙的编排,集精品赏析、技法解读、艺术品评于一体,向广大读者剖析名家大师的艺术风格、艺术心路、艺术技巧和他们的成功奥秘。本册主要阐述如盛懋、马琬、陆广、徐贲、赵原、姚绶等元末明初文人山水画的流衍状况,让你在欣赏与研究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得到最大的艺术享受和艺术体验。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山水画通鉴》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以图文相映的方式,对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梳理。从中展现的,不仅是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是关乎山水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流衍变迁轨迹,而且也牵连了山水画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牵连了一代又一代需要山水画的人与山水画所构成的那层不断嬗变着的微妙关系。本册主要阐述元末明初文人山水画的流衍状况。

目录

一 序说

二 吴兴画坛与盛懋

三 明初的文化专制

四 文人癖习:王绂和谢缙

五 姚绶:藏画牵系的艺术情结

试读章节

吴兴是浙江省湖州市的古称,距今天的省会杭州市仅几十公里。三国吴时置郡,隋唐改为湖州,宋称湖州吴兴郡,元代属湖州路。自古以来,吴兴山清水秀,人才辈出。它是中国南方的山水画发源地之一,又有“水晶宫”的美称,城内有四水合流而成的雪溪横贯其中;月河、莲庄一带,蓼红萍白,水光云影。元代戴表元就有诗句说:“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东晋时候,著名书圣王羲之曾在此地担任太守,唐代颜真卿也任过湖州刺史,宋代的苏轼、米芾先后都被任命为湖州太守。这里的乡风民俗体现出深厚的人文渊源的底蕴。元代文坛又涌现出钱选(舜举)、赵孟頫(子昂)等的著名“吴兴八俊”。

以赵孟頫为首的吴兴画派正是以杭州和湖州为基地,逐渐形成并且发展起来的。这里居住着一批与赵孟頫旨趣契合的书画家或艺术收藏家。比如世籍济南、后徙吴兴、宋亡后寓杭州癸辛街“瞰碧园”的周密,赵孟頫的名画《鹊华秋色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就是为他所作。赵诗《次韵周公谨见赠》还有“平生知我者,颇亦似公否。山林期晚步,鸡黍共尊酒”句。又比如鲜于枢(1246—1302),河北渔阳人,任两浙转运司经历;四十六岁许一度隐居杭州,后官至江浙行省都事、太常寺典簿;工诗文、善行草,与赵孟頫多有酬唱。史载大德二年(1298),周密、赵孟頫与收藏名家霍肃、郭佑之、李衍、乔仲山、王芝及邓文原、马王句等就是在鲜干枢府上,共赏右军《思想帖》、郭忠恕《雪霁江行图》①;再比如受荐任翰林待制承直郎,历任杭州路儒学正、集贤直学士,国子监祭酒等的邓文原(1259—1328),原籍四川,常居杭州:曾为《松雪斋全集》作序的浙东奉化人戴表元(1244—1310),博学能文,元代任信州教授,戴的弟子袁桷(1266—1327)也在杭州与赵孟頫定交论文。

赵孟頫是元代的书画大家。他跳出南宋画的樊篱、不拘陈规旧矩,上追晋唐古风,他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余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②所以他既攻人马、山水、花鸟、竹石诸画科;又兼采用重彩青绿、浅色写意或者纯粹水墨等多种技法。通过比较全面的探究和积累,使他逐渐悟出,欲使传统中国画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贵有古意”,“以书入画”。他有段名言:“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③在赵孟頫言传身教影响下,他的儿子赵雍,学生黄公望、陈琳、王渊,外孙王蒙,孙子赵麟,再传弟子盛懋……都以他的艺术宗尚为宗尚,一时蔚然成风。元四家也是在他的画学理论支持之下,实行了画风的变革与创造。通过家教师承,元代一批书画家的实践不仅强调了寄兴写意、突出自我等艺术创作精神,而且在表现形态方面,也开启了融会前代董巨,李郭和米氏诸家大成又出以自由发挥的新生面。

盛懋约生于元贞或大德年间,卒于至正二十二年之后,享年七十多岁(约1295—1362),字子昭,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住嘉兴魏塘镇。父亲盛洪,字文裕,擅长画人物、翎毛、山水,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老画师。盛懋继承了父业,又师从临安城内著名的画家陈琳,那是被画史评为“凡山水、花竹、禽鸟皆称其妙;见画临摹,仿佛古人,子昂相与讲明,多所资益,故其画不俗。宋南渡二百年,工人无此手也”④这样的一位优秀职业画家。陈琳直接师承赵孟頫,所以盛懋就成了赵孟頫的再传弟子。在家传和师训I的作用下,盛懋作画很快就兼善山水、花鸟和人物各科,成熟之后更是深受赵孟頫艺术的影响。这里有一则当时人的证词。……P9-11

序言

山水画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产物。千余年来,它作为中国绘画的最大门类及其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人观照自然,阐释世界和承载其观念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以鲜明的文化品格、丰富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人文气象的建构。20世纪以还,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山水画的文化渗透力尽管有所削弱,但为其提供并不断滋养着后来人的价值和形式渊薮,仍然以其既作用于现实艺术情境,又作用于主体认知结构的双重效应,深深锲入当今时代。

《中国山水画通鉴》以图文相映的方式,对这部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发展史进行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梳理。从中展现的,不仅是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是关乎山水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流衍变迁轨迹,而且也牵连了山水画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牵连了一代又~代需要山水画的人与山水画所构成的那层不断嬗变着的微妙关系。

为了方便阅读和使用,全书以山水画发展的时序为经,以价值形态的消长变化为纬,厘定成三十四分册,每册皆独立成章而又互为生发呼应。本书《幽涧潺湲》为第十四册,主要阐述元末明初文人山水画的流衍状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幽涧潺湲/中国山水画通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维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52474
开本 16开
页数 1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2.0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1
153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