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卢前笔记杂钞/冀野文钞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柴室小品》、《丁乙间四记》、《冶城话旧》,以及《东山琐缀》。其中,《柴室小品》包括三部分内容。卷一至卷三选自卢前从1949年11月至1951年4月他去世以前,在上海的《大报》上开辟的《柴室小品》专栏中的文章;卷四选自同一时期他在《大报》上以饮虹为名发表的文章;卷五和卷六则为他自1950年9月起至1951年3月在《亦报》上发表的部分文章。《丁乙间四记》以1946年8月南京读者之友社的初版本为底本。《冶城话旧》以1991年上海书店出版《南京文献》(据《南京文献》1947年第4号影印)为底本,同时参考了1944年6月重庆万象周刊社出版“万象丛书”之一卷本(如文中所录的张恨水序言及卢前自序皆取自一卷本)。《东山琐缀》则以1948年10月江宁文献委员会编印本为底本。书后附录有二,其一为卢前去世后,诸位文友在《大报》上发表的悼念文章;其二为时人笔记、著述中所记卢前。

内容推荐

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中,卢前是重要的大家,他是曲学大家吴梅的得意门生,身兼诗人、文学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多重身分。他在世时笔耕不辍,创作了学术、随笔、诗词曲等大量作品。《冀野文钞》分为《卢前曲学四种》、《卢前文史论稿》、《卢前笔记杂钞》、《卢前诗词曲选》四辑,选编收录了卢前主要的学术著作、散文随笔和诗词曲创作,是研究卢前、中国戏剧的重要资料。该书就是其中一辑。

目录

柴室小品

丁乙间四记

冶城话旧

东山琐缀

附录一

 卢冀野先生逝世(《大报》)

 悼卢冀野先生(丹茹)

 悼冀野先生(勤孟)

 怀念卢冀野(左黄)

 冀野之死(大旃)

附录二

 卢前传

 诸家评纪

试读章节

银婚摄影记

今天是一九五0三月十二日,农历是正月二十四,好像有一件什么事似的,心上揣度了一回。哦!想起来了!二十五年以前,正是我们结婚的日子。我们的大儿子正参加在防治大队,在沿海一带医治日本吸血虫病去了;第四个孩子又在北方,两位大的女儿和几个小孩子要我们父母给他们吃糖。由于我的建议,我们俩照了一张像。我和妻两人的像还是结婚没多久时照过的。结婚二十五年所谓“银婚”,这是洋玩意儿,本来没有采取的必要;而老玩意儿所谓“重谐花灯”,要结婚六十年的才举行,那时间还离着远呢。不过,趁这机会照一张像寄给远人,他们见了一定很高兴。我们俩藉此也可检讨一下这二十五年间的生活。由一张旧照片到这张新照片,虽然彼此都不免苍老多了,又经过了多少流离丧乱,我依然是一个懒散的人,不能独立生活;而妻比我反坚强多了,她对于家事的操作,对我的照顾,孩子们的照顾,诚然如我们小女儿说的:“妈算得过劳动英雄。”我除了耍笔杆,别的干不成,就在那照片上写了两首诗:“劳苦夫妻尚并肩,久而相敬益相贤。纪婚海国逢银岁,矢爱东方拟石坚。贫贱生涯耕恃笔,乱离性命袋空钱。只将血汗供时用,永好重期廿五年。”“四儿三女半成人,尔我相看鬓各新。岁月骎骎衰老渐,风波历历怨恩亲。未随俯仰知非傲,得共逍遥幸故

P62贫。珍重心情留面目,年年应不忘兹辰。”连诗带像就寄给孩子和几位亲友罢。

P63

序言

霜厓先生的三大弟子:任中敏(讷)、汪薇史(经昌)、卢冀野(前)关于曲学方面,无论是教学或是著述,都是功不可没。据朱禧的“卢冀野书目”:著作五十五种,选编、校勘、整理刊印的书籍四十三种。还有散见待访的不在其中。他于壮年逝世,有如此成就,其才气、精力远过常人。现在中华书局编印《冀野文钞》令我作序,而我手边没有他的著述,作序可真不容易。但在抗战中与他相处,距今已是六十馀年,环顾当年朋辈,所存无几,也是义不容辞。只能凭着琐碎的回忆,略写数事,以见一斑。

我于1941年到重庆,在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下称音教会)工作,时冀野也在教育部工作,但不知在哪一部门。第一次见面,在音教会与社会教育司合办劳军演出前的会议席上。记得节目中有松番理番的土风舞,同我的《费宫人刺虎》。演后,冀野还在我的《曲人鸿爪》书画册上写了一首诗。以后,他去福建当音乐学校校长,约年馀仍回重庆,在这期间,不知何地遇匪劫,十分狼狈。

1943年,音教会成为礼乐馆,馆址在北碚。北碚先有编译馆,同直属教育部,故人称两馆为姊妹馆。礼乐馆长是汪旭初(东),礼组主任为冀野,乐组为杨荫浏。我在乐组。礼组所作事,我不与闻。只记得有一盛大的会,名为“北泉制礼”。中枢人物到会的很多,只记得其中有戴传贤同于右任。

礼乐馆位于北碚一个土山上。正厅是礼堂,其馀是办公室及职员宿舍,另有一楼是杨荫浏同杨仲子住,加上编译馆来借住的杨宪益同英国太太,所以人称此楼为三杨楼。

职员宿舍是单人一间,有家眷的两间。冀野分得两间。我的一间同他家紧隔壁。所谓“壁”,是竹篱上加泥土,再刷白粉。

他们家有三男三女,还有老母,共九人。室内除床铺同饭桌外,冀野有一如茶几大小的书桌。白天常不在家,只夜深人静时听到低声吟诵。差不多每晚如此。

他年轻时有一名句:“若问江南卢冀野,而今消瘦似梅花。”那时他已面如满月,身体也相当的“发福”。但动作很快,言语思路都很敏捷。只上坡时微微喘气。

在北碚有一年轻画家蒋风白,以卖画养家,常常带画来请我们题。冀野总在我处题,第一他的书桌小,展不开。第二因我的笔墨齐全。他题画时不打稿子,譬如要写一首七言诗,先写下四个字,下面尚无着落,就向空瞪着眼寻思。忽然放笔一口气就写出一首一七言绝句。

一次蒋风白画一只八哥,我先题:“飞上高枝须禁口,怜他鹦鹉在金笼……”他马上题:“言禁已开,无须……”我们常借题画来影射时事。

冀野自署江南才子,固然名不虚传,但是做一个才子的夫人都不是件易事。恕我略提数语。卢夫人姓佘,不知其名。薪水到手,物价是朝不保夕的涨;包饭是一定不够的,屯积也无空间;在后山山坡上一个避雨不避风的芦篷,中有一炉一锅,煮了饭炒菜;一天三顿的九口之家;孩子从一二岁到十五六岁。当时我看惯了也不觉得怎么。现在我不可想像她怎么闯过那些日子。但我们并没深谈,只点头微笑而已。也从不听她一句怨言,总是平心静气地做事。我至今还怀念她,她更是一个好邻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卢前笔记杂钞/冀野文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48964
开本 32开
页数 5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3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