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中日三英文对照的考古书籍。书本全面、详细地介绍了铸造于15世纪初的永乐大钟的历史,如它因何而造?铸于何时何地,历经几次搬迁?功能如何演变?上面铸有哪些佛教经咒、寓意如何?其钟体结构设计、铸造工艺、声学特性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优良特质?等等。使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永乐大钟的文化内涵。
图书 | 发现永乐大钟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本中日三英文对照的考古书籍。书本全面、详细地介绍了铸造于15世纪初的永乐大钟的历史,如它因何而造?铸于何时何地,历经几次搬迁?功能如何演变?上面铸有哪些佛教经咒、寓意如何?其钟体结构设计、铸造工艺、声学特性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优良特质?等等。使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永乐大钟的文化内涵。 内容推荐 铸造于15世纪初的永乐大钟,以其历史悠久、铭文极多,钟声优美、质量上乘、悬挂合理,堪称古钟铸造史上的“世界之最”。它是因何而造?铸于何时何地,历经几次搬迁?功能如何演变?上面铸有哪些佛教经咒、寓意如何?其钟体结构设计、铸造工艺、声学特性有哪些领先于世界的优良特质?本书作者历经多年探索,为我们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使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永乐大钟的文化内涵。 目录 序 一、永乐大钟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世界古钟史 上的地位 二、永乐大钟的铸造时间和地点 永乐大钟铸造的时间:1418年3月一1420年11月 永乐大钟铸造的地点:德胜门内旧鼓楼大 街西侧铸钟娘娘庙遗址附近 三、永乐大钟的搬迁及其功能的演变 永乐大钟的三次搬迁:铸钟厂一汉经厂一 万寿寺一觉生寺 永乐大钟功能及其演变:皇家佛事法器一民 间佛事法器一皇家祈雨法器一辞旧迎新 的象征 四、永乐大钟历史成因分析 铸造永乐大钟是为了”阡悔”还是为了维护 明朝的统一? 永乐大钟是寓政治于佛教的成功典范 顺应生产力发展,集冶金、铸造、声学、力学 之大成的产物 五、永乐大钟所铸佛教经咒及其位置分布 永乐大钟的梵文经咒 永乐大钟的汉文经咒 六、永乐大钟铭文的内容选择和设计 永乐大钟铭文内容的政治意图 永乐大钟铭文内容选择与设计的特点 七、永乐大钟的外观和体量设计 悬挂结构和钟钮的独特形式 车中顶、车中裙和钟唇 铭文的镌刻与书法 平行环形线的功能 永乐大钟铭文布局崇尚东方 永乐大钟重量设计中的佛教文化内涵 八、永乐大钟优美钟声是怎样产生的 响钟的质量要素 永乐大钟声学特性的定性、定量分析 永乐大钟的结构设计与“钟腔比”等要素 永乐大钟的局限性 “响钟”和永乐大钟的传统铸造工艺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发现永乐大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凯军//夏明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035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75.2 |
丛书名 | |
印张 | 9.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