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符号与教育
内容
编辑推荐

思想总是神圣的,思考往往是跛脚的。符号中的教育,引发的思维雨雪,也许能成为道路的履痕,但难以片片成花,牵强附会在所难免。

但愿阅读者去其弊,取其利;舍其陋,取其广。

不要以为阳光才是温暖,有时候下雪更难得。阳光与风雪,组成了气象世界。符号中的教育,权当作教育的下雪吧,一朵朵、一絮絮、一团团,从心灵的原野飘来……

内容推荐

符号的特性,具有多元思索的成分,能引人浮想联翩。从符号中感悟教育的内涵,从符号中体会教育的真谛,从符号中拓展教育的思维,这正是本书的宗旨。或许,目睹符号的形象,能撩起对教育美好理想的追求之心;或许,目睹符号的表征,能引发对教育种种现象的不尽思考;或许,目睹符号的风姿,能激起对教育继往开来的点点激情。教育是鲜活的,符号能提供思考的肥沃土壤;教育是变幻的,符号能提供认知的绵绵长河;教育是永恒的,符号能提供展望的高山峻岭。

目录

序符号:教育思维的雪印

1.标点符号

语气、语调、节奏,表达意思

教育的语气、语调、节奏,闪现精灵

我们关注教师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偶像”

教师,当登高望远

学生是一种活化的“教育资源”

做一个智慧型的人民教师

2.数学符号

1、2、3世界在循环中延伸

对教育的认识是一个数字式的排列

我们关注校长

校长,要在思想上有所“长”

校长不应是“官”

办学就是“办文化”

3.单位符号

单位符号,表-日月了身价,也做了标准

教育的符号,并不在静态里,而在万变的时空中

我们关注教育

潜心研究教育规律是时候了

对课改要学会“正确归因”

基础教育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4.特殊符号

特殊符号的用途,往往深化内涵而约束了范围

教育的个案永远存在,但普遍意义正像特殊符号

我们关注教学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从“教学”到“学教”

“传授知识”要“知识传授”

5.学科标志符号

取其精而舍弃泛

教其义而内隐怡

我们关注细节

教学“细部”,值得开采的“富矿”

教育细节会“说话”

教学的序与跋:教案与案例

在“显微镜”下动“手术”

6.校对符号

检查出不确,但无需添加

画龙添蛇的教育过犹不及

我们关注学生

学生评语何必一味恭维

美德教育何时能让孩子们感动

以平视眼光看“少年大学生”

7.交通标志符号

引导总是让对方去接受

教育的引导是要对方愿意接受

我们关注本义

别把分数当“另类”

“特长培养”≠“办学特色”

经典教育资源是宝贵财富

8.学校标志

象征,总不能代表全部

个案的伟大与贫乏就好似象征

我们关注教材

让课程教材适应学生发展

教材是教学“范本”而非“孤本”

9.公共场所符号

标明方向,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束缚了想象力

教育,就要在方向和灵变中找到平衡

我们关注家教

“挫折教育”何必“舍近求远”

质疑“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庭教育远非签订“契约”那么简单

质疑件件事情“从小抓起”

后记

试读章节

显然。教师要有做成学生“偶像”的自我追求。正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一样,当了教师没有做学生“偶像”的大气与执着,尤其是做了多年仍没有燃起这种炽热的情感,那么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因为,立志做学生“偶像”,即表明了教育志向与教育理想,显示了教育责任与教育风格。“偶像”式的教师。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思想,睿智而宽厚的才华,永恒而科学的追求,精到而美妙的艺术。所以,志向的高低程度,决定着做成一个怎么样的教师。

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证明,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中介”,传承文明的责任愈来愈大。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也是第一个能够看出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人物。近年来,教师成为人们最为羡慕的职业之一,足以说明“灵魂工程师”升值了。这是成为“偶像”式教师的“天然沃土”和“新鲜空气”。

教师工作相对宽泛的特性和对象的多姿性,给了教师驰骋的天地。但究竟当得如何,是有千差万别的。要当成“偶像”,就必须把教育工作不仅只看成是职业,更要看成是事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显然这种技巧之人,光有职业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科学态度不可。在今天,如仍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准上,就很难攀上“偶像”的“峻岭”;如只会捧着老“脚本”说教,就势必会有“下课”的困扰。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师大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需要积以时日潜心研究,厚积薄发探索不断。作为学生的“偶像”,能掌握和实践教育规律,教活书,活教书,从而育人成才,这是基本功所在。在这方面,教师首先要教会自己。比如,在对学生共性了如指掌的基础上,对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学生的过去与未来有真正的认知;

P17

序言

符号:教育思维的雪印

符号,代表某种事物表征、内涵的标志。从古代“结绳记事”到计算机键盘“星星点点”,符号正广泛而又深刻地走进万千世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符号,有其自身的特性,一种符号代表着或指示或提示或提醒的信息,成为自己的个性和风貌,成为她的向标和走向。

符号的特性,具有多元思索的成分,能引人浮想联翩。

从符号中感悟教育的内涵,从符号中体会教育的真谛,从符号中拓展教育的思维,这正是本书的宗旨。

或许,目睹符号的形象,能撩起对教育美好理想的追求之心;或许,目睹符号的表征,能引发对教育种种现象的不尽思考;或许,目睹符号的风姿,能激起对教育继往开来的点点激情。

教育是鲜活的,符号能提供思考的肥沃土壤;教育是变幻的,符号能提供认知的绵绵长河;教育是永恒的,符号能提供展望的高山峻岭。

世界是相通的,任何事物也是相通的,人与人交流更是相通的。思想,没有疆界;教育,没有框架;思考,没有限制。此及彼,彼及此,是经常呈现的现象。问题是,我们能否借此喻彼,趁彼及此,从中获知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广的思维,获得更深的真谛。

换一种视角思考,换一种方式想象,换一种眼光评判,弥补思索“近亲”的缺陷,弥补想象“单纯”的不足,弥补评判“主观”的局限。

相通的概念、换位的思索、灵活的应变,也许对教育的感知更接近规律,更接近客观,更接近理想。

思想总是神圣的,思考往往是跛脚的。符号中的教育,引发的思维雨雪,也许能成为道路的履痕,但难以片片成花,牵强附会在所难免。

但愿阅读者去其弊,取其利;舍其陋,取其广。

不要以为阳光才是温暖,有时候下雪更难得。阳光与风雪,组成了气象世界。符号中的教育,权当作教育的下雪吧,一朵朵、一絮絮、一团团,从心灵的原野飘来……

2005年7月27日于上海舒心斋

后记

小书写完了,代表一种想法从酝酿到实施走过了全过程。这过程,有灵感涌出的欣喜,也有煎熬伴随的阵痛;有文思倾泻的快感。也有自我加压的紧迫。不过,现在终于可以有呈现物可见证了。

我始终认为,书是写尽,又写不全的。完成的是一个阶段的小结,尽的是出版时的相对完整,写不全的是认识的深化没有穷尽。从这个角度说,书也是“遗憾的艺术”。

能弥补这种缺憾,只能靠读者的指正了。我殷切期待着。

有必要说明的是,此书的出版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他们也是作者。鲁敏、丁胜、张怡景、田晶平为完善本书结构出了好点子;杨天、陈功、蒋实、钟勤、谢忠挺提供了大量的线索;柏建萍、倪国芬、尤成、张序、葛春、胡然、高跃安、袁玉、罗大宜、肖光华、陈倩、顾琴、周建中、田东序、华升、李政、黄北一、丁顺做了大量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张光华、徐霞、邵安时、严莉、花清、龚秀、朱华编写了有关说明,李文、晓波、张嘉春、谢春进行了精心的校对。在此一并感谢。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三联书店总编陈启甸为我提供了出版机会,副总编黄韬给予了热情关心,副社长戴俊在工作繁忙中还亲自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为书润色。谢谢了,出版的导师们。

2006年5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符号与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军//燕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3492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52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5
18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