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陈岱孙教授的部分遗稿和文稿,是对已经问世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陈岱孙文集》和《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的补充。人们由此可从不同侧面增加对陈岱孙教授学术思想、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的了解。
图书 | 陈岱孙遗稿和文稿拾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先贤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陈岱孙教授的部分遗稿和文稿,是对已经问世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陈岱孙文集》和《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的补充。人们由此可从不同侧面增加对陈岱孙教授学术思想、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的了解。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了陈岱孙教授的部分遗稿和文稿,是对已经问世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陈岱孙文集》和《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的补充。人们由此可从不同侧面增加对陈岱孙教授学术思想、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的了解。 目录 回 忆 我和英华学校——对“专读生”制度的回忆 我的青年时代——从求学到从教 回忆刘仙洲先生 忆老友周培源 回忆叶企孙先生 回忆金岳霖先生 序 言 张秋舫等译《大城市的未来》序 李善明等《外国经济学家辞典》序 罗承熙《货币理论探索》序 孙敦恒《清华学人谈教育》序 邱民芝《西南联合大学在蒙自》序 高程德等《企业管理》序 蒙自县师专等《西南联大在蒙自》序 黄延复《梅贻琦先生纪念集》序 陆卓明《世界经济地理结构》序 陈岱孙主编《市场经济大百科全书》序 讲 话 和研究生漫谈学习 张奚若先生诞辰百年纪念会上发言 1990年联大校友返校日 关于设奖学金的讲话 1991年元旦团拜 纪念清华八十周年讲话 1991年毕业典礼讲话 中国前途是光明的——访经济学界老前辈陈岱孙教授 北大经济学院十周年纪念会致词 短 文 理论、历史、现状 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大型画册所撰短文 以“技术”、“理论”为对西方经济学借鉴与否两分标准的商榷 清华建校八十年 西南联大校舍的沧桑 经济理论研究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也谈机遇 论著选辑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说史》选辑(一)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说史》选辑(二)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说史》选辑(三) 1979年《政治经济学史》选辑(一) 1979年《政治经济学史》选辑(二) 试读章节 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说史》选辑(一)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 (一)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原始公社制度没有留下具有可供研究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经济观点的文献史料,因此经济学说史的研究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经济学说,经济学的名称,产生于奴隶社会制的古希腊。在古希腊之后,经济学这一概念为奴隶制的古罗马所接受,而在这以后,又为封建制度时期的许多欧洲国家所接受。在欧洲以外其他经过奴隶制生产方式阶段的国家,经济思想的产生,则和古希腊的影响无关。 在奴隶制生产方式下,奴隶和奴隶主是主要的敌对阶级。古希腊思想家经济思想的阶级本质,都是局限于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的。奴隶主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因此关于自然经济的分析是古希腊经济思想家的首要任务。 但是在古代希腊,除了奴隶主的自然经济外,就已有商品生产存在。实际上,古希腊奴隶主的自然经济与市场有着某些联系,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也参加了商品流通。古希腊思想家的功绩,在于他们不仅对于自然经济问题作了分析,而且对于商品生产的问题也作了分析,他们虽然认为商品买卖的行为,和其他“货殖”的行为是不自然的,但是他们仍然对之进行分析和研究。 忽视经济学的历史和阶级内容,将古希腊经济思想看为一切后代经济科学的基础,甚至于称亚里士多德为“政治经济学之父”,这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完全拒绝承认古代哲者在经济思想方面的科学遗产也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特别提到研究希腊哲学对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意义。马克思在指出像商品生产、商业、货币、生息资本等现象,是古代和现代社会共有的现象后,着重地指出“希腊人有时也涉猎于这一领域。所以他们也和在其他领域一样,表现出同样的天才和创见。所以他们的见解就历史地成为现代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 讨论经济问题的希腊哲学家主要有塞诺芬(Xeuophon,公元前444—355)、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 (1)塞诺芬 塞诺芬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因为有战功,他获得了田庄,便从事于自己的奴隶占有制田庄的组织工作。他写了一部名为《经济论》的书。塞诺芬是第一个用“经济”名词的人。在希腊原文,“经济”一词是“家务”和“规律”两词的合成词。塞诺芬和他以后的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经济”,是奴隶主的家庭经济及关于组织这种家庭经济的学说。除《经济论》一书外,塞诺芬还写了一本《雅典的收入》,分析如何增加雅典城邦收入的问题。 塞诺芬维护自然经济,主张发展农业,在《经济论》中,农业被认为是主要的最有利的职业。当然塞诺芬所指的农业是奴隶占有制的农业。他认为自由公民,即奴隶主,不应该做简单的体力劳动,而只应做些监督管理工作,在《经济论》一书里,专门有一章说明如何对待奴隶,并提出一些怎样训练奴隶,使他们顺从的办法。 从体力劳动和监督劳动的分工,塞诺芬谈到一般的分工。他说帝王食桌上肴馔的味道确是好些,因为御厨里边有广泛的分工。马克思指出,塞诺芬不是从交换价值观点,而是从使用价值观点来谈分工;分工增进了使用价值的品质。马克思又指出塞诺芬已经知道分工程度取决于市场范围。塞诺芬说分工在大城市特别发达,而在乡村则极不发达,因为人口稀少的地方,对专业化劳动的产物没有需求,大城市才需要专门化劳动的产物。分工程度取决于市场范围,这一思想,后来由亚当·斯密大加发展。 塞诺芬虽然谈到分工,但是基本上,他还是主张自给自足经济的。他的《经济论》是为更好地组织奴隶占有制自然经济的目的而服务的。所以从原则上,他反对商业。商业也是希腊统治阶级所不屑于从事的职业。但是希腊统治阶级不是根本不从事任何买卖。有人买卖农村地产和城市住宅,有人出卖剩余农产品。但这些主要是为了消费的目的。塞诺芬虽然反对商业,但他不能完全忽视商品交换。他承认商业和商人的存在也是必要的。他反对大商业,而不反对小商业。同时他认为商业应该由外邦人去做。 P101-102 序言 陈岱孙教授逝世后,我遵照岱老遗嘱接收了他留下的书籍和文稿。岱老一生与书为伴,但身后留存私人图书并不很多。这些图书多半是他从事教学研究需要不时参考者,其中除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外,主要就是西方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了,还有一部分是学者们奉送给岱老的著作。后经研究商定将大部分书籍送给了经济学院图书馆,其余书籍和全部文稿则由我保存。 岱老的全部遗稿依照写作年代可分成四部分,本书主要依据第四部分编辑而成。 第一部分是写于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学说史>讲义。这本讲义系统论述了西方国家主流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主要学说,上自古代希腊、罗马,下至斯大林的经济学说,堪称解放后中国教授执笔撰写的第一部完整的经济学说史教材。该讲义共三册26章,约40万字,分别油印于1959年7月、9月、11月,没有署名作者,只落款“北京大学经济系”。不用说,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半世纪前这本教材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和烙印,有许多地方需要予以校正或修改,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全书自始至终无不洋溢着作者严肃认真的研究态度,求真务实的分析方法以及渊博与深厚的学养。对经济学说发展史的基本评价反映了当时占支配性的观点,但无论对哪种学说本身内容的陈述都是全面准确的;而对马克思主义以前经济学说发展史的论述,甚至还更多地带有作者本人研究的成果和观点,这些观点历经半世纪考验,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然而,这部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术价值的著作,刚刚问世即在“一场短命的批判运动”(岱老语)中受到来自“左”倾路线的扼杀,被打入冷宫,从此湮没无闻。好在还是有人将其保留下来,使我们今日得以窥其全貌。限于篇幅,也为了显示该作品的风格特点,我们一字未改地选辑了论述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西欧中世纪经济思想以及重商主义的章节。 第二部分是陈岱孙在“文革”后撰写<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一书的稿件,以旧式硬纸皮作封面,分装成几大本,记得当年岱老分别交给我们这些身边同事帮他“审阅’’的就是这几大本。那时候“文革”浩劫刚过,经济学园地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岱老这部专著犹如一把锋利之剑,直刺“文革’’祸害所造成的文化荒芜主义,又如一面领军大旗,在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引导中国经济学界迈向经济科学的胜地。当年我们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感受来研习岱老的书稿的,我们大家都觉得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精神和思想营养。25年一晃而过,如今再次看到我所熟悉的岱老手书和内容,倍感亲切,又不胜感慨。岱老的这部专著先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981年)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获得学界和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评价,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名著之一,考虑到该书已广泛流传,所以没有收进这本新文集。 第三部分是<政治经济学史>教材手稿。这本教材是1979年间由岱老主编,商德文、高荣贵、苑樵、靳兰征和我参加编写,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两卷)。出版后被许多高校所采用,为“文革”浩劫后恢复和推动经济学说史教学和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岱老后来曾想对该书进行修订,但诸事繁冗,未能着手,至为遗憾。岱老为该书亲自撰写了大约1/4篇幅,涉及古典经济学、后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限于篇幅,我们仅选辑了部分章节以反映岱老的写作风格和部分学术观点。考虑到一般经济学史文献对19世纪上半期英法社会主义蜕变的材料反映甚少,所以我们选辑了这方面的内容,也是一字未改,原文照印。 第四部分就是分装在大小不一旧纸袋中的手稿了。这些纸袋大约有近 十个,有的纸袋封面上有岱老手写的简单提示和日期,但每袋的内容和封面 提示不尽一致,材料也没有经过仔细整理,想必是经过一段时间,文稿和材 料渐多,随手放置所致。我逐一地打开纸袋,仔细地一篇一篇地检视了所有 的文稿和材料,并将它们加以分类,为进一步选材和编辑作好准备。岱老这 些文稿和材料的内容集中在经济学问题上,兼及历史、文化、教育等;其中大 部分已经见诸报端,少部分则没有发表,或者即使发表了,人们也难得看到。 对于这些材料,只要以前没有收入陈岱孙教授其他各种文集的,这次都悉数 收入本文集了。这样一来,本文集除了摘自<政治经济学史>的部分外,其余 论著和材料均是第一次辑录。这些文论和材料依体裁分列为回忆、序言、讲 话和论著选辑等几个部分。在编辑过程中,我将手稿中明显简略或漏掉的 字,依照上下文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加在小括弧内;编者增加的字句则放 在方括弧内;所加其他脚注或说明以罗马数字标出;极少几处未能辨认出的字句以方括弧标出;此外在必要处加了标点符号以利阅读;为使读者对岱老文论发表背景等情况有更多了解,我还为部分文论加了题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文集中文章体裁不同,引文标注方式也不同,为保持发表时的原貌。未做统一。 在这本新文集之前,陈岱孙教授的文集已出版过四部。 《陈岱孙文集》(两卷本)是岱老的第一部文集,在岱老的亲自指导下。由我在经济学院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协助下整理编辑而成,于1989年底即岱老90寿辰前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文集汇集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全部论著,是对岱老学术成果的首次汇总和展示,成为此后了解岱老学术生涯和成就的主要来源,也是此后关于岱老的各种出版物的基础。 <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是岱老的第二部文集,也是他一生中亲自编辑出版的惟一文集。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编的《学术论著自选集》之一出版于1994年。该书收集了作者的论文和专著,还有一篇极富内涵的自序。 《陈岱孙学术精要与解读>是岱老的第三部也是他生前亲自审定的最后一本文集,但深为遗憾和不幸的是他没能够看到这本书的问世。关于这本书的立意和出版还有一段变化过程。当初应一家出版社之约编写此书,意欲揭示作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感受和体会,而不是系统展示学术成果本身。岱老年迈,自拟稿件颇感吃力,故而商定岱老口授,由我代笔。但工作尚未正式开始,岱老健康状况已不允许从事这项费神之事。于是征得岱老同意,改由我撰写对岱老论著的介绍和解读。这些介绍和解读文字在岱老住院前已写好大部分并交岱老过目;岱老住院后我又将赶着拟就的补充文稿向他作了汇报。记得那是1997年7月26日下午,在我向卧病在床的岱老汇报了编写和定稿的情况后,岱老还缓缓抬起消瘦的双臂抱拳致谢。没有想到第二天早晨8时许,岱老就匆匆地走了。岱老逝世次年,该书改作《中国经济学界一代宗师陈岱孙系列丛书>之一,由岱老家乡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东方赤子。大家丛书·陈岱孙卷>是岱老的第四部文集,是在岱老去世不久应华文出版社之约由我选编,1998年出版。该书除了编者寄语外,限于篇幅和特定的考虑,只收了岱老的七篇论著。 眼前这本《陈岱孙遗稿和文稿拾零——陈岱孙文集》应该是陈岱孙教授的第五部文集了,也是岱老过世后为他编辑出版的第二本文集。我希望这本富有时代特色和个人色彩的新文集的问世,能使读者对陈岱孙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点有更充分的了解。 陈岱孙教授是我国经济学界一代宗师,也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前身北京大学经济系的老主任(1954—1984年)。值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20周年之际,谨以这部新文集献给经济学院和中国经济学界,也借此寄托我们对这位杰出的世纪老人和我的恩师的深切怀念。 晏智杰 2004年8月15日 于北京·海淀·百旺家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陈岱孙遗稿和文稿拾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先贤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岱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962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首版时间 | 2005-09-01 |
印刷时间 | 200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