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经历了充满传奇又匪夷所思的漫长一生后,阿朗·卡尔松栖息于他以为即将成为他在地球上最后,一站的老年公寓。问题是,他的健康却不肯屈从。一天,他居然活到了三位数的年纪。

华丽的庆典在等待着他,市长和本地的报纸都已就位……

打破壁垒,甚至出乎你的预料。《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作者约纳斯·约纳松不断留下伏笔,将现在和过去不着痕迹地融合,激发你对这个故事源源不断的兴致……充满乐趣和智慧!

内容推荐

《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讲述了:在经历了充满传奇又匪夷所思的漫长一生后,阿朗·卡尔松栖息于他以为即将成为他在地球上最后,一站的老年公寓。问题是,他的健康却不肯屈从。一天,他居然活到了三位数的年纪。

华丽的庆典在等待着他,市长和本地的报纸都已就位。阿朗却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他临时起意,从窗口爬出去,逃离了自己的生日聚会。仓促间,阿朗偶然得到一个旅行箱——原本他只需看管一下,町转眼间,他就成了犯罪团伙和警察们追寻的目标。

《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娓娓道来的是一场针对阿朗和他临时结识的伙伴们展开的追踪,足迹遍及整个瑞典,历时一个月。而与此同时,这本书也讲述了一趟穿越20世纪的旅行——无忧无虑的阿朗·卡尔松的人生之旅。

阿朗怎会救下了佛朗哥,还跟即将成为总统的杜鲁门共进晚餐?他为何搭上了前首相丘吉尔的便车,又被扔进中国的国共两党之争?还有,他是如何度过翻越喜马拉雅山的那几个月的?

尽管阿朗对政治和宗教完全不感兴趣,可是上个世纪绝大多数的全球重大事件,似乎他都现身其中并扮演了关键角色。这…百年间,只要阿朗·卡尔松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被搅得不太平。

而现在,他又不见了……

《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的作者是约纳斯·约纳松。

试读章节

阿朗·卡尔松站在老年公寓楼外面的三色堇花坛里犹豫了一会儿。他穿着棕色的外套,棕色的裤子,脚上是一双屋里穿的棕色拖鞋。他可不是什么追求时尚的潮人,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是什么潮人。他逃离了自己的生日宴会,这个年纪的人,也很少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这主要是因为,很少有人能活到这个岁数。

阿朗考虑了一番,有没有必要再从窗户爬回去,取他的帽子和鞋。不过当他发现,钱包好歹在衣服内袋里时,他就觉得够了。而且有好几次,爱丽丝小姐都表现出强烈的第六感(无论他把他的酒藏在什么地方,她都能把它找出来),没准此刻,她正在屋里走来走去,察觉到有什么事不对劲?

还是赶紧离开为好,阿朗心想。他抬起咯咯作响的膝盖,跨出了花坛。据他自己记得,他在钱包里存了几张一百克朗的钞票,这很好,因为要想逃离人群,肯定得要花钱。

他转过头去,看了一眼这幢老年公寓。就在刚才,他还以为这将是他在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居所了。而现在,他对自己说,他也许可以下一次再死,换个地方去死。

百岁老人穿着他的“尿点拖鞋”上路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男人一上了年纪,撒尿的时候总是射不远,免不了滴在鞋子上)。他先是穿过一个公园,然后沿着一片开阔的广场往前,那里时不时会举行集市,给这座安静的小镇带来些热闹。走出两三百米后,阿朗来到了本地引以为骄傲的那座中世纪教堂的后面,在几块墓碑的旁边找了张长椅坐下来,好让他的膝盖休息休息。这个地区信教的人不多,所以阿朗可以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坐上一会儿。他发现,他跟一个叫汉宁·阿尔古特松的是同龄人,而他就躺在那块墓碑下,正对着阿朗现在坐的地方。这太具有讽刺意味了。他俩的区别在于,汉宁在六十一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如果阿朗是个八卦的人,他也许会想,汉宁是怎么死的,他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但阿朗不关心别人的事情,能不去管就尽量不去管。而大部分时候,他也确实可以置身事外。

而现在他想的却是,他在老年公寓的时候,想要离开这个世界去死的想法也许是错的。因为无论身体多么痛苦,能够逃离爱丽丝小姐,总比安安静静躺在地下两米的地方要有意思、有意义得多。

寿星从那里站了起来,抚慰了一下令人苦恼的膝盖,跟汉宁·阿尔古特松说了再见,继续他那没有计划好的逃跑行动。

阿朗向南穿过教堂的墓地,直到一道用石头垒起来的篱笆墙挡住了他的去路。这道墙应该不会超过一米高,可是阿朗已经一百岁了,不是跳高健将。篱笆墙的另一头,是马尔姆雪平的游客咨询中心,老头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他那虚弱得快要散架的双腿,是想把他带去那里。有一次,那是很多年前了,阿朗曾经翻越过喜马拉雅山。那可真费劲啊。此刻,阿朗站在他跟游客中心之间最后的这道屏障面前,想起了当年的经历。他想得那么投入,以至于眼前的这道篱笆门也变小了,小到几乎什么都不是了。当他把它想象到最小的时候,阿朗爬了过去,尽管他已经一把年纪,膝盖也不利落了。

在马尔姆雪平,很少会有拥挤的时候,这个阳光灿烂的春日也不例外。自打阿朗匆忙之中做出决定逃避自己的百岁生日宴会以来,他还没有遇上一个人。阿朗穿着拖鞋溜进去的时候,游客咨询中心的等待大厅里几乎一片荒芜。不过只是“几乎”。大厅的正中,有两排背靠背的长椅,所有的座位都是空的。右边有两个办公柜台,其中一个关闭了,另一个柜台后面坐着一个细瘦的男孩,戴着小小的、圆圆的眼镜,头发稀疏,梳成中分,穿着制服背心。阿朗进门的时候,这个男孩从电脑屏幕上抬起不耐烦的目光。也许他觉得这个下午特别忙碌。阿朗这才发现他不是大厅里唯一的游客。在一个角落里,站着一个身材纤细的小年轻,一头金色的长发,油腻腻的,蓬乱的胡子,穿着牛仔服、背后写着“NeVer Agaill。”。

这个小伙子不知道是不是不识字,因为他站在那里,按着残疾人厕所的门把手,仿佛根本没有看到牌子上黄底黑字写着的“停用”二字。

他随即来到旁边的厕所门口,不过在那里却遇到了另一个问题。很显然,这个小伙子不愿跟他那硕大的、带轮子的灰色旅行箱分开,可是这间厕所太小了,没法把他和旅行箱都容下。阿朗认为,小伙子要么把他的旅行箱放在外面,自己进去方便,要么让旅行箱进去,自己待在外面。

可惜阿朗很难插手去管这个小伙子的烦恼。他迈着小碎步,走到柜台后那个男孩面前,努力地踮起脚,询问有没有什么公共交通工具,去往某个地方,哪里都行,要最近的,还有就是要花多少钱。p2-4

后记

我最早从编辑手里接过这部瑞典小说时,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回到家立刻找了一下,果不其然,我的书架上赫然插着四本瑞典语原版的《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这些年,很多瑞典朋友来中国时都会送书给我,这些书大多是瑞典当下最热门的文学作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部小说我竞陆陆续续人手了四本。那么多瑞典人,不约而同地向我推荐它,这可真是难得。如今,我又成了它的中文版译者,看来我跟这位“百岁老人”的缘分实在不浅。惊喜之余,有一个问题随即跳了出来:这部小说,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

很快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用回答——才读了寥寥几页,此书的奇妙就已跃然纸上。一直以来,以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为代表的瑞典现代文学,总是给人一种沉闷生涩的印象,就连近几年大热的“千禧年三部曲”,也不免带着北欧特有的灰暗、抑郁色调。我常跟朋友们开玩笑说,这也许是因为瑞典这个国家太过安逸了,近现代历史上既没有参与过大的战争,也没有经历过动荡的社会变革。因为缺乏生活,宗教和终极追问便趁虚而入充当了主角。然而这部《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却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明快色彩,乍一读,让人感觉根本就不像一部瑞典小说。

这部作品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冷幽默,字里行间,处处暗藏玄机,鲜活的语言,常常让译者抓耳挠腮,大费一番心思。随便翻开一页,就可以读到这样的语句:

做出决定之后,他站了起来,告诉那男孩,如果他把这件事告诉警察或是其他人的话,他和老婆、孩子、家人会发生什么。

男孩既没有老婆也没有孩子,不过他还是非常希望,能好好地保住他的耳朵和小鸡鸡。于是他以国家铁路公司员工的荣誉承诺,他不会跟别人吐露一个字。  后来,他把这个诺言一直坚守到了第二天。

他说,他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如果说他学到了什么东西,那就是,地球上所能见到的最最大的、最最不可思议的冲突,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平台上的:“你很蠢,不,蠢的人是你,不,蠢的是你。”解决的办法,阿朗说,很多次都是,一起来一瓶75度的白酒,然后向前看。不过现在对本尼来说很不幸的是,他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人。阿朗当然可以替本尼喝掉他那份酒,不过他觉得这是不一样的。

“一瓶75度的白酒能解决巴以冲突?”阿布问,“这可得一直追溯到《圣经》上呢。”

“你提到的这个冲突,如果酒足够多的话,不是没有解决的可能。”阿朗回答说,“但原则都是一样的。”

“如果我喝别的能管用吗?”本尼问,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绝对主义的颠覆者。

鲜活幽默的语言风格,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但却远远不是最大的亮点。当你发现,作者借用百岁老人的人生经历,把佛朗哥、罗斯福、杜鲁门、宋美龄、蒋介石、丘吉尔、埃兰德、爱因斯坦、贝利亚、斯大林、苏哈托、戴焉乐、约翰逊、尼克松……所有这些影响了20世纪历史的大人物通通串联在一起,并且毫无“违和感”的时候,你不得不惊叹,这部小说实在太神奇了!“百岁老人”的人生履历,简直就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浓缩版。这一段段故事,衔接得如此严丝合缝,明明荒诞到极致,却又透着几分真实,让人不禁感叹,作者不仅是驾驭语言的大师,更是一位将历史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奇才。多少个深夜,我坐在电脑前,被小说的情节击中,兴奋得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若不是已到凌晨时分,我一定会抓起电话给编辑打过去的。这部小说我足足翻译了两年,交稿日期一拖再拖——每当我被书中的情节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心里总会涌起一阵惧意,生怕自己会因为拖稿太久,而失去这部小说的翻译资格。

书中令人玩味的还有无处不在的哲学思想。主人公阿朗’卡尔松信奉的是“是怎么样就怎么样,该怎么就怎么样”的无为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来不会生气,永远与世无争、随波逐流的人,却偏偏被卷入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中,并成为了那个在背后改写历史的人。阿朗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跟他谈论政治和宗教,可是在他一百岁的人生里,却处处要跟这两样东西打交道。当阿朗做好充分准备,打算坦然地迎接死亡的时候,命运却跟他开起了玩笑,让他的生命一而再再而三地延长。而在小说的另一条线,也就是“现在”这个时间轴上,阿朗交到了很多新朋友,他们中的好几个都是十恶不赦的惯犯,可就是在这样一个“犯罪团伙”里,却充满着让人动容的友谊与温情,到故事结尾,作者还不惜将他们的罪行——“洗白”……小说中,善与恶、正与邪、无为和有为,时时发生着碰撞,擦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火花。

在阅读和翻译的过程中,我感觉这部小说有很多细节值得细细推敲。比如主人公的全名是阿朗·伊曼纽尔·卡尔松。这个“伊曼-纽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伊曼纽尔.诺贝尔,即大家所熟知的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父亲,也是对诺贝尔影响最大的人。诺贝尔被称为炸药大王,而小说的主人公阿朗,也是一位炸药专家,正是他的炸药技术,让他卷入了各种政治纷争,改变T20世纪的人类历史。在书里“伊曼纽尔”这个中间名基本上是隐藏着不出现的,唯有尤里·鲍里索维奇.波波夫在称呼阿朗的时候用的是这个名字——而这个尤里,恰恰也是前苏联的原子弹专家,把阿朗称作“伊曼纽尔”,颇有些向另一位伊曼纽尔致敬的意味。

另外,在小说中,把阿朗和尤里-鲍里索维奇·波波夫接到苏联去的,是一艘等候在瑞典海域的潜水艇,这个情节,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发生的苏联潜水艇在瑞典海域搁浅的事件——尽管这件事发生在1981年,而小说中的情节出现在1948年,但这个桥段隐约带有些作者刻意安排的痕迹。

再比如,第十四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那个新手能在首相的位子上坐到年底,这就是轰动新闻了。”埃克伦德博士所指的“新手”,是当时刚刚接替佩尔-阿尔宾成为瑞典首相的塔格.埃兰德。此处其实是作者的一个反讽——在埃克伦德博士看来无法胜任首相一职、很快就将下台、“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埃兰德,恰恰是瑞典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首相。至于在第八章中提到的“扎着马尾辫的财政大臣”,更是对现实的一种调侃,因为瑞典当下的财政大臣安德土·博里正巧留着马尾辫。(据新闻报道,前不久安德士·博里已将马尾辫剪掉。)

小说的结局也相当耐人寻味。阿朗最后把原子弹技术卖给了印度尼西亚!?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在跟多位瑞典朋友探讨之后,大家得出一个未经证实的结论:在本书原作于瑞典首次出版的2009年,印尼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宣布,将搁置该国之前的核计划,因为印尼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小说会不会是在调侃,尤多约诺之所以搁置核计划,是因为他已经从阿朗那里得到了核技术?

像这样暗藏玄机的情节,在小说中还有很多很多,就留待读者朋友们去自己发掘吧。

《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自问世以来,五年间迅速成为瑞典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并在整个欧美获得了广泛好评。2013年平安夜,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欧洲上映,更是将大家对这部作品的关注推向了新的高潮。我所接触到的瑞典朋友,无不引以为豪。一位朋友的朋友听说我正将“百岁老人”翻译成中文,旋即通过E—mail跟我取得联系。他告诉我,他们组织了一个阅读协会,把“百岁老人”的逃跑路径设计成了一条旅游线路,利用小说的轰动效应,将多个原本默默无闻的瑞典小镇串联起来,展示给世界各国的读者。“有机会的话,真心希望你来瑞典亲身体验一下这条线路。”

作为一名翻译新兵,能够遇到这本书,实在是我的幸运,更让我诚惶诚恐。由于我在语言和知识上的欠缺,翻译中一定存在不少错漏,在这里恳请读者朋友们予以包容、谅解和指正。最后,真诚地希望中文版《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势能给您带来一场美妙的阅读体验。

徐昕

2014年1月26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已经很久没有捧着一本书笑成这样了……在全书中,过去和现在交替出现,技巧娴熟的悬念,不断提升着读者的兴趣……通篇都趣味横生,处处闪现着作者的灵光。

——瑞典《奈尔克集锦报》完全疯狂、超乎想象的有趣故事。描述一个百岁老人逃离老人院的疯狂旅程……

——《瑞典报》——阿富顿·布莱德

打破国界、有趣、充满娱乐性……你会发现他如此沉浸于自己笔下的故事。而读者也会迅速爱上他故事里的谎言、夸张的行径和不可思议的发明。

——瑞典《东约塔通讯报》——雅各·塔兰德

一个宛如《阿甘正传》的迷人故事,充满欢笑,一本让人难以置信、绝对有趣的书,清新异常……一场美妙、复杂而无私的冒险。

——瑞典《斯莫兰地方报》

打破壁垒,甚至出乎你的预料。读这本书,让我开怀大笑。作者不断留下伏笔,将现在和过去不着痕迹地融合,激发你对这个故事源源不断的兴致……充满乐趣和智慧!让每个动作和每个字都不断翻腾跳跃的故事,妙不可语吗,让人耳目一新。

——瑞典Nerikes Allehanda网站 克里斯蒂娜·弗洛德曼这是我读过的最有趣的一本书。

——瑞典著名音乐人、演员——拉塞·贝里哈根

非常好看……让我们了解瑞典作家不是只能写暗黑连环杀人魔一类的惊悚故事,轻松、逗趣、引人发笑的小说,他们一样写得极好。

——英国Hesperus Press出版社董事长——卡尔·巴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爬出窗外并消失的百岁老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典)约纳斯·约纳松
译者 徐昕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1745
开本 32开
页数 3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2014015510
中图分类号 I532.4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13—970
版权提供者 Jonas Jonasson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