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用对联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有人曾撰文说,对联是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本书收集了既通俗明晓,又富有文采和时代感的对联数篇,既有通用春联、喜庆联,也有建屋迁居联、喻理联、哀挽联、哀挽联、各行各业联,并介绍了对联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撰写要领。

目录

一、前言

二、通用春联

三、喜庆联

四、建屋迁居联

五、喻理联

六、哀挽联

六、哀挽联

七、各行各业联

八、对联写作基本知识

试读章节

对联是由诗、词、曲、赋等文体综合演化而成的,兼有各种文体的优点,加上规整雅致、短小灵活、音韵和谐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

一、对联的特征

创作对联前,首先要弄通对联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创作对联的基本要求。一是数字相等,即上下两句要求字数相等,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上联是七字的"二二三"结构,下联也应是"二二三结构";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应相同。二是结构相应,对仗工整。简要说来,就是上下句语法结构对应一致,词性也应相对协调,以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三是平仄相对,声律和谐,就是上下句对应之处平仄要相反,同句中平仄要交替。汉语读音有"平、上、去、入"四声,除了"平"声字,"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字,一幅对联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的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四是内容相关,语言连贯。上下句的意思彼此要关联,使一幅对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牛头不对马嘴,语意相差太大。弄清楚对联的基本特点,有助于了解对联的写作方法。

二、对联的写作

对联的写作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一是集句式,二是脱化式,三是创新式,四是摘句式。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不同要求,一旦能够熟练应用,不难创作出妙对佳联。

1 集句法 集句式创作法就是把已公开出版和广为流传的诗词、文章中符合对联的文体规范、内容连贯的现成句子,组成一幅对联。例如:

江山如此多娇彩练当空舞

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

这是郭沫若集毛泽东词句联。又如:

万里秋风吹锦水

九重春色醉仙桃

(集杜甫诗句)

莫忧世事兼身事  

却道新花胜旧花

(集韩愈诗句)

以上都是精致、贴切、诗意盎然的对联佳作。

文章中的词句也能集联,如:

聚静于山寄情于水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这是集《兰亭序》字联。

十步之间必有芳草

八月既望常见浮槎

这是集史书句子的对联。

2 脱化法 脱化,指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诗词文句略加改动,表达出新的主题,作成新的对联。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下联原文是"辣手著文章"。又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相识倍相亲","待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等等,都是在原诗句的基础上改动了几个字,从而翻出了新意。以上是诗词脱化式,此外还有对联脱化式、添字脱化式、改字脱化式等。

3 创新法 创新写作法,就是用自己新编的词汇组成对联。这种方法比较常见、常用。主要方法一是扩联创新,把现成的对联扩充词语,使之成为新联。二是对句创新,即先由某方出上联,征求下联。三是定题创新,这是一种规定范围、主题的征联,长短、句式、节奏等可以自定。四是自由创新,此种方法更为常见,形式不受约束,具有灵活性,但是内容应当随社会发展而富有新意。P156-157

序言

对联,又称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源远流长,雅俗共赏。民间的婚丧嫁娶、社交中酬对应答需要它;名胜古迹、庭园风景、祠庙陵墓离不开它点缀;茶楼酒肆、饭馆商铺更是普遍应用它。在我国广大地区,新春佳节书写、张贴对联,祈福迎祥,表达美好祝愿是一大民俗。对联是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应当加以大力培育。

我国张贴对联的传统起源于扎桃人、书桃符的风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大门左右,以此驱鬼压邪。《后汉书·礼仪志》说:"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这种习俗自秦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木板上。《宋史·西蜀孟氏世家》曾记载蜀主孟昶题桃符板事。后蜀归宋前两年,除夕之日,孟昶令学士辛演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亲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一幅春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并且范围不断扩大,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宋代著名文人苏轼、黄庭坚等也都是撰写对联的高手。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钟爱和提倡,对联得到了新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春联的类别称呼也开始普及。《摘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除夕前,命公卿士庶家门必须张贴春联一幅,朱元璋微服出游,挨户观赏取乐。此后,文入学士都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清代从皇帝大臣到民间,出现了不少撰联大家,如乾隆、纪昀、翁方纲、郑板桥等。

此外,中国周边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也有张贴春联的习俗。

对联的种类非常多,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把对联分为十类,光绪年间出刊的《楹联汇编》又把对联分为二十类。参照古人的分类和对联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分类:

春联 为了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对联,内容多表达对新年新岁的美好祝愿和向往。这类对联还可分为通用、农村、城市、行业用联等细目。

喜庆联 对遇有生婚寿迁的人家表示庆贺、祝愿吉祥而写的对联。

喻理联 通过联语来表达哲理,借以抒情,加以劝勉、警诫,达到发人深思、促人奋进、使人受到教育和启迪的作用。

风光名胜联 以赞壮丽山河、名胜古迹为内容的对联,常见于游览胜景、历史遗迹、亭台楼阁等地。

哀挽联 主要用于凭吊哀挽的对联。人们借此寄托哀思,褒扬死者。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对联,大致是以上几类。其他如名人联、慧巧联、讥讽联、集句联等等,或是名人通过联语抒发胸怀,或是撰写者表现聪慧敏锐、知识渊博。这类对联能增加雅兴和情趣,但是形式束缚多,写作难度大,多为文士的游戏笔墨,不具实用性。

对联能够历经千年不衰,除了它本身具有极强的娱乐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具有实用价值,各行各业都能通过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志趣、品行、愿望和诉求,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商界,经常用对联形式来述说情感,宣传职业道德,寄托远大志向。对联独特的文学功能,从不同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书精选的对联既通俗明晓,又富有文采和时代感。从实用角度出发,所选对联都非常适合喜庆佳节和各个不同场合张贴悬挂。为了增强读者的参与意识,体会撰写对联的乐趣,特地撰写了"对联写作基本知识"一章节,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撰写要领,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用对联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游国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177809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9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3
137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