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舍自述
内容
编辑推荐

巴金称他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他曾执教于伦敦大学,并在美国生活了将近四年,他是惟一得到“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现代作家,他是一个能透视生命并勇于面对死亡的作家,他也是一个被世界文坛长时间关注并不断被神话的作家。

本书直接取材于《老舍文集》、《老舍书信集》(舒济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很大程度得益于胡絮青先生的《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外,参考了《老舍年谱》(甘海岚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老舍研究资料》(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内容推荐

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那是有名的戊戌年啊!在我降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皇城的什么角落值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自古为然。姑母是寡妇,母亲与二姐也是妇女,我虽是男的,可还不堪重任。

老舍(1899——1966) 现、当代作家。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老舍先生是一位全才的文学家,其作品除大量的小说外,有新旧体诗歌、散文、话剧剧作、歌剧剧本、电影剧本、曲剧、京剧、相声作品,等等,还可用英文写作。老舍先生有深厚的书法及诗词功底,提笔就写,一挥而就,即兴做诗,合辙押韵。

老舍先生的作品很多,有16卷《老舍文集》问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曲剧《柳树井》、京剧《青霞丹雪》等;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杂文集《过新年》、《福星集》、《小花朵集》、《出口成章》以及曲艺、散文、诗歌。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 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目录

第一章 童年习冻饿/1

1.“庆春”/1

2.父亲/5

3.母亲/10

4.入学/16

5.没有故事/2l

第二章 糊口四方/24

1.“五四”/24

2.小型的复活/27

3.英国/32

4.新加坡/55

第三章 壮岁饱酸辛/63

1.济南/63

2.青岛/93

第四章 八方风雨/112

1.开始流亡/112

2.在武汉/116

3.写通俗文艺/119

4.文协与会刊/121

5.入川 /133

6.滇行与青蓉行/146

7.多鼠斋与贫血/156

8.“文牛”与“愚人”/170

9.在北碚/177

10.望北平/187

第五章 旅美译介/188

1.旅美观感/189

2.写与译/192

3.启程/208

第六章 晚年逢盛世/209

1.由三藩市到天津/209

2.致劳埃得/216

3.“歌德” /222

4.在朝鲜/232

5.十年笔墨与生活/236

6.改造思想/252

第七章 滚滚横流水/259

第八章 茫茫末世人/261

附录:再谈老舍之死(舒乙)/262

后记/273

试读章节

3.母亲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警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工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我不知道母亲年轻时是什么样子。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但是,从我一记事儿起,直到她去世,我总以为她在二三十岁的时节,必定和我大姐同样俊秀。是,她到了五十岁左右还是那么干净体面,倒仿佛她一点苦也没受过似的。她的身量不高,可是因为举止大方,并显不出矮小。她的脸虽黄黄的,但不论是发着点光,还是暗淡一些,总是非常恬静。有这个脸色,再配上小而端正的鼻子,和很黑很亮、永不乱看的眼珠儿,谁都可以看出她有一股正气,不会有一点坏心眼儿。乍一看,她仿佛没有什么力气,及至看到她一气就洗出一大堆衣裳,就不难断定:尽管她时常发愁,可决不肯推卸责任。

母亲除了去参加婚丧大典,不大出门。她喜爱有条有理地在家里干活儿。她能洗能作,还会给孩子剃头,给小媳妇们绞脸——用丝线轻轻地勒去脸上的细毛儿,为是化装后,脸上显着特别光润。可是,赶巧了,父亲正去值班,而衙门放银子,母亲就须亲自去领取。我家离衙门不很远,母亲可还是显出紧张,好像要到海南岛去似的。领了银子(越来分两越小),她就手儿在街上兑换了现钱。那时候,山西人开的烟铺,回教人开的蜡烛店,和银号钱庄一样,也兑换银两。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但是这点银子关系着家中的“一月大计”,所以她也既腼腆又坚决地多问几家,希望多换几百钱。有时候,在她问了两家之后,恰好银盘儿落了,她饶白跑了腿,还少换了几百钱。

P10-11

后记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是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馆》震动欧洲,老舍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人们期望更多地了解老舍,了解他的经历、性情、思想、人格……这就需要传记:他传、自传,不止一种。

老舍曾经动过写自传的念头,后来又打消了。这给我们留下很大的遗憾。这本《老舍自述》其实是一本“准”《老舍自传》。准自传虽有编者的读解原则渗透其间,但读者也许更易从中获得彼时彼地真切的历史时空感。一般说来,人,尤其老人,总易于受一种潜在欲望的支配:在此时的认识、心境下重新度过彼时的生活。这样,自传便成了老人对自己青壮年往事的重新阐释甚至是塑造。从这样的角度说,准自传倒可以避免这种色彩与失误。虽然准自传的编者必不能如作者从头说起,逐时有序,到记忆中打捞沉淀,且在材料的安排上也难以做到严格的前后照应,但他的态度也许倒是更加冷静、更加理智、更加科学的,因而也许是更能接近真实的。

我从七七年人大学研读老舍,此后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心中逐渐有了一个完整的老舍活着。读了十六卷《老舍文集》,读了他的全部小说、戏剧、旧诗,迄今发现的新诗与散文、书信,我终于找到了“准”《老舍自传》的脉络。老舍经常像曾子那样“五日三省吾身”;像基督徒那样忏悔。老舍善于描述自己,他总是以“我怎样……”的形式向人们介绍自己剖析自己,剖析自己的行为经历,剖析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从容地在这些材料中获得一个老舍的全貌。

自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键在于怎样把握老舍的自传特质。他的自画像是:一个普通人、写家——会编写各种体裁的人物故事来抒发情感,追求真理的人——关心生命,关心人类的前途与未来,为此而甘心改造思想,包括舍弃自己的一切。我便是根据普通人、作家、求真理这三条线来组织老舍自传的。

最理想的做法是突出“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与行为趣味,将“写家”特质只作为行为之一种,而“求真理”的生命态度则完全藏在自叙事实的下面。然而客观材料不依我的意志为转移。看人生的少年、青年时代当然趣味盎然;而一个职业写家的生活自叙肯定比“明星”逊色;更甚者:为求真理而“改造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使命,只注意社会与思想发展,故意忽略身边小事,这无疑会引导我们走进传记的陷阱。老舍自传类文章就有这样的侧重:青壮年‘传行”,老来“传心”。要把这些协调好,实不易。我尽了最大努力,不致使自传像自然生命那样日渐萎缩。此外,在协调语调方面也是花了大力气的。

为使《老舍自述》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我将老舍的自传材料作了适当的调度,合并、删节、组合。但我的准则是:尽可能保持作品原貌。除删节、组合外,我仅仅加了极有限的几个贯通语气的字,用括号标出,想必能获读者理解。

《老舍自述》直接取材于《老舍文集》、《老舍书信集》(舒济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很大程度得益于胡絮青先生的《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外,参考了《老舍年谱》(甘海岚编,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老舍研究资料》(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老舍在我心中是神圣的。我不敢亵渎。

愿《老舍自述》能为读者喜欢,愿读者能像老舍那样做个普通的人,做个诚实的人,做个敬业的人,做个不懈追求真理的人。

徐德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舍自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德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6985
开本 32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7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55:40